第157章 借兵?
- 大唐:從手刃李建成開始
- 小阿七
- 2004字
- 2021-03-23 23:34:21
“而渭水之戰(zhàn),突厥以絕對的優(yōu)勢取得了勝利,逼的大唐不得不求和,但結(jié)果卻連一座城池都沒有得到,他們又怎能甘心?”
言罷,李淵輕嘆一聲,繼續(xù)道:“且突厥內(nèi)部關(guān)系亂的很,頡利和突利已達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這次頡利出了這么大的失誤,其突厥將領(lǐng)和朝臣或多或少的肯定會對他有些意見,向突利那邊倒。”
“這種情況之下,就算頡利有心為了突厥將士休戰(zhàn)休養(yǎng)生息,也會不得不為了重獲朝臣的信任再舉戰(zhàn)旗的。”
李淵面色復(fù)雜,眸中帶著幾分惋惜。
他深刻的知道此刻的大唐已是強弩之末,若是和突厥再有一戰(zhàn)無疑是以卵擊石,必敗無疑。
李世民聞言微微垂眸,隨后點了點頭,“父皇真是寶刀未老,分析的絲毫不差。”
“前陣子鎮(zhèn)守并州的侯君集來信,稱突厥現(xiàn)已開始四處買戰(zhàn)馬和糧草,應(yīng)該不日就會南下了。”
李淵微微蹙眉,“侯君集鎮(zhèn)守并州?鎮(zhèn)守并州的不是羅臏嗎?”
“………”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不知該怎么向李淵解釋自己的小心思。
畢竟他對羅臏無端的猜忌始終都不是君子所為。
知子莫若父,李淵一眼便看出了李世民的心中所想,嘆了一口氣道:“羅臏算是個絕世奇才,若他真心效忠于你,那便無疑會成為你手中最鋒利的刃,所向披靡。”
“但此人心思深沉,權(quán)謀無敵,若他有一日動了二心,你的所有謀臣加起來恐怕都不是他的對手。”
李世民點了點頭,隨后有些無奈的揉了揉眉心,“羅臏對大唐貢獻巨大,冷落他也并非朕心之所愿,只是若是朕在重用他勢必會加大他在朝中的勢力,而他在民間的聲望已是非常高了,朕怕……”
說到這里,李世民抿了抿唇,隨后嘆了一口氣道:“您也知道,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不渴望權(quán)利的男人,他已經(jīng)擁有整個大唐最強的軍隊,和比朕還要高的民間聲望,在這種情況下,朕又如何能重用他,讓他得以拉攏朝中勢力啊。”
“這并州是羅臏的大本營,他若在長安朕還能管一管,要是他回到了并州,那就徹底脫離朕的管轄范圍了。”
“到時他若是真的懂了什么心思,朕也……”
說到這里李世民便沒有再繼續(xù)了,畢竟他的言外之意已經(jīng)十分明顯。
李淵聞言抿了抿唇,其實在通過這些陣子和羅臏的相處,他并看不出來羅臏有什么反心。
但李世民的擔(dān)憂也并不無道理,這個世界上最難猜透的就是人心,權(quán)利二字真的可以改變太多人了。
對于一個被所信的人多了帝位的皇帝,他太知道相信一個人的代價,所以即便如此,他還是點了點頭道:“你有些防備是好的,羅臏的確有些功高蓋主了。”
“父皇放心,他這邊現(xiàn)在不足為慮,但是突厥那邊……”
李世民說著垂下了眸子,他是恥于向李淵詢問這些的。
但是事到如今他是真的沒有辦法了。
李淵聞言到是輕笑了一聲,“若朕今日沒有找你,你當(dāng)如何?”
“就這么一直拖著不管?”
“兒臣沒有不管,兒臣只是不知如何如管。”李世民皺了皺眉頭,“若是兒臣現(xiàn)在有十萬大軍,兒臣自然不會懼怕突厥,但是大唐現(xiàn)在……”
“既然沒有,那就去要!”李淵沉聲道。
“要?”李世民微微一成,隨后蹙眉道:“沖誰要啊?又有誰能給啊。”
“高句麗。”李世民微微抿唇,隨后挑眉道:“高句麗不是一直像大唐稱臣嗎?現(xiàn)在大唐有難,他們不會不管吧。”
“………”
李世民聞言雙唇抿成了一條直線,在想這個方法的可行性。
但最后還是搖了搖頭道:“父皇,高句麗雖然已經(jīng)對大唐稱臣,但他們的心里卻并不是完全衷于大唐的,恐怕他們不會同意啊。”
“朕就是只要他們許是對大唐有二人,才要你沖他們借兵。”李淵點了點頭,眸中帶著幾分算計。
李世民一驚,隨后恍然大悟道:“父皇是想要一石二鳥?用高句麗去攻打突厥,讓他們兩敗俱傷,我們坐收漁翁之利?”
“嗯。”李淵應(yīng)了一聲,隨后抿了抿唇繼續(xù)道:“你別看高句麗只是一個小國,但隋煬帝可是三征高句麗都沒有結(jié)果,他們的戰(zhàn)斗力同樣不容小覷。”
“但他們會同意嗎?”李世民皺了皺眉頭,眸中帶著幾分擔(dān)心,“高句麗的君主也是頂聰明的一個人,他必然會猜中我們的想法,又怎么會跳進我們挖好的坑中?”
“他就是不想同意也要同意。”李淵冷哼一聲,隨后道:“他們既然臣服于大唐,那么在享受大唐庇護的同時就必須要付出些什么,不然就是公然與大唐為敵。”
“但現(xiàn)在以大唐的實力已經(jīng)沒了威脅他們的資本了……”李世民微微垂眸,有些底氣不足。
大唐兵力強盛之時,高句麗或許還會將大唐當(dāng)回事。
如今大唐已是強弩之末,高句麗不和突厥勾結(jié)攻打大唐他就謝天謝地了,又怎么可能會主動威脅高句麗呢?
“大唐是沒有,但是突厥有威脅高句麗的資本啊。”
李淵抿了抿唇,隨后輕嘆一聲道:“高句麗是一個小國,人人都想分一杯羹,自從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后便足以可見他們的實力。”
“若是突厥攻打大唐成功,那么下一步你猜會是哪個國家?”
言罷,李淵又冷哼一聲道:“突厥蠻人野心之大人盡皆知,唇亡齒寒的道理高句麗不會不懂。”
“只要他們想明白了這個道理,便不會不出兵了,畢竟像大唐稱臣他們還有機會休養(yǎng)生息動一些有的沒的的歪心思,但若是大唐亡了,突厥可不會給他們肆意生長的機會。”
李淵的這番話簡直是說到了李世民的心坎里。
原本困惑已久的事情瞬間都有了眉目,之前壓抑的心情也順暢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