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業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技術路線圖(2019)
-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
- 904字
- 2021-02-26 11:41:44
目標
到2020年,步入世界造船強國行列:建成較為完善的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設計、總裝建造、設備供應、技術服務產業體系和技術標準規范體系;主要裝備設計制造能力、建造效率與質量水平居世界前列,骨干企業國際知名度不斷提升;部分前沿技術和重大裝備的概念/基礎設計達到世界先進/領先水平;形成國內海洋石油勘探裝備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基地、海洋石油勘探裝備制造與應用基地;基本實現海洋工程裝備水面/水下核心設備自主配套,具備500 m級水下生產系統與專用系統生產與試驗能力;開展海洋礦產資源、天然氣水合物等開采裝備、波浪能/潮汐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裝備、海水淡化、深遠海漁業養殖等新型海洋資源開發裝備關鍵技術研發,突破部分關鍵核心技術;構建船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開展船舶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試點示范。
到2025年,成為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制造強國:基本形成完善的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設計、總裝建造、設備供應、技術服務產業體系和標準規范體系;擁有五家以上國際知名的海洋科技裝備制造企業,部分領域設計制造技術和建造效率、質量水平國際領先;全面實現海洋裝備自主配套水面核心設備,具備1500 m級水下生產系統與專用系統生產能力與試驗能力,突破3000 m水深水下生產系統設計、制造、測試、安裝和認證等關鍵技術;具備海洋礦產資源、天然氣水合物等開采裝備、波浪能/潮汐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裝備、海上衛星發射、海上旅游空間資源開發、海水淡化等新型海洋資源開發裝備研制能力,并開展部分裝置的試點應用;全面建成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設計制造體系。
到2030年,具有引領世界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發展的能力:通過若干技術系統性、集成性突破,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研制水平大幅提升,能夠完全滿足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能夠為我國海洋資源開發、海洋貨物運輸、海洋科學研究、海洋權益維護等活動提供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裝備;成為行業主要技術的引領者和重要標準的制定者;關鍵系統和配套設備自主創新能力極大增強,優勢產品技術水平世界領先,弱勢產品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產業發展模式轉為科技創新驅動型,智能制造模式行業普遍應用,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由生產制造變為服務型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