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6 實戰演練

2.6.1 初試身手——使用絕對坐標繪制正三角形

本實例主要講解通過坐標輸入的方式進行正三角形的繪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Step 01 啟動AutoCAD 2020,在快速訪問工具欄中單擊“保存”按鈕,將文件保存為“案例\02\正三角形.dwg”文件。

Step 02 剛進入工作界面時,圖形區域滿柵格顯示,如圖2-79所示。在命令行輸入“SE”命令并按Enter鍵,彈出“草圖設置”對話框;在“捕捉和柵格”選項卡中將柵格X軸間距和柵格Y軸間距都設置為10,并取消選擇“顯示超出界限的柵格”復選框;單擊“確定”按鈕,如圖2-80所示。

圖2-79 啟動時窗口的顯示狀態

圖2-80 “草圖設置”對話框

Step 03 設置柵格以后,柵格將以原點坐標開始顯示,且每格間距為10mm,如圖2-81所示。

Step 04 按F12鍵關閉動態輸入,執行“直線”命令(L);命令行提示為“指定第一個點:”,此時在命令行輸入(10,10),然后按空格鍵,確定起點。

Step 05 此時命令行提示為“指定下一個點:”,在命令行輸入(@40,0),然后按空格鍵,從而確定第二點。

Step 06 命令行提示為“指定下一個點:”,輸入(@40<120),然后按空格鍵,從而確定第三點。

Step 07 此時命令行提示為“指定下一點或[閉合(C)/放棄(U)]:”,選擇“閉合(C)”或輸入(10,10)與起點閉合,從而完成正三角形的繪制,如圖2-82所示。

圖2-81 設置柵格后的顯示效果

圖2-82 使用絕對坐標繪制的正三角形

Step 08 至此,正三角形繪制完成,按Ctrl+S組合鍵保存。

2.6.2 深入訓練——利用對象捕捉繪制兩圓的外切線

本實例以啟用對象捕捉來繪制兩圓的外切線,操作步驟如下。

Step 01 啟動AutoCAD 2020,在快速訪問工具欄中單擊“保存”按鈕,將文件保存為“案例\02\圓切線.dwg”文件。

Step 02 單擊“繪圖”面板中的“圓”按鈕,在繪圖區域任意繪制兩個圓,如圖2-83所示。

Step 03 在命令行輸入“SE”并按Enter鍵,彈出“草圖設置”對話框;切換到“對象捕捉”選項卡,勾選“啟用對象捕捉”和“切點”復選框;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如圖2-84所示。

Step 04 單擊“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將鼠標指針靠近到小圓的右下側,待出現“遞延切點”標記時單擊,從而捕捉第一切點,如圖2-85所示。

Step 05 將鼠標指針靠近大圓的下側,待出現“遞延切點”標記時單擊,捕捉第二切點,按Enter鍵確認,從而完成兩圓相切直線段的繪制,如圖2-86所示。

Step 06 按照與前面兩步相同的方法,繪制兩圓的另外一條外切線,如圖2-87所示。

圖2-83 任意繪制兩個圓

圖2-84 “草圖設置”對話框

圖2-85 捕捉第一切點

圖2-86 捕捉第二切點

圖2-87 繪制兩圓外切線的效果

Step 07 至此,兩圓的外切線繪制完成,按Ctrl+S組合鍵保存。

2.6.3 熟能生巧——繪制連桿平面圖

本實例主要利用圖層、對象捕捉等相關知識繪制連桿平面圖,操作步驟如下。

Step 01 啟動AutoCAD 2020,在快速訪問工具欄中單擊“保存”按鈕,將文件保存為“案例\02\連桿平面圖.dwg”文件。

Step 02 使用“圖層”命令(LA)打開“圖層特性管理器”面板,按照表2-1分別新建相應的圖層,并將“中心線”圖層設置為當前圖層,如圖2-88所示。

表2-1 圖層設置

圖2-88 將“中心線”圖層設置為當前圖層

Step 03 單擊“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在繪圖區域的任意位置指定一點,作為直線的起點;再輸入“@110,0”,即繪制長110的水平線段,如圖2-89所示。

圖2-89 繪制水平線段

Step 04 使用“草圖設置”命令(SE)打開“草圖設置”對話框,在“對象捕捉”選項卡中勾選“啟用對象捕捉”復選框和“端點”復選框,如圖2-90所示。

圖2-90 勾選“啟用對象捕捉”復選框和“端點”復選框

Step 05 單擊“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輸入“捕捉自”(From);根據命令行的提示,捕捉水平線段的左端點作為基點,輸入“@28,26”,確定直線的起點;再輸入“@0,-52”,即可繪制高度為52的垂直線段,如圖2-91所示。

Step 06 單擊“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輸入“捕捉自”(From);根據命令行的提示,捕捉水平線段的右端點作為基點,輸入“@-16,15”,確定直線的起點;再輸入“@0,-30”,即可繪制高度為30的垂直線段,如圖2-92所示。

Step 07 使用“草圖設置”命令(SE)打開“草圖設置”對話框,在“對象捕捉”選項卡中勾選“啟用對象捕捉”復選框、“端點”復選框和“交點”復選框,如圖2-93所示。

Step 08 在“圖層”面板的“圖層”下拉列表中,將“粗實線”圖層設置為當前圖層,如圖2-94所示。

圖2-91 繪制高度為52的垂直線段

圖2-92 繪制高度為30的垂直線段

圖2-93 勾選“啟用對象捕捉”復選框、“端點”復選框和“交點”復選框

圖2-94 置換當前圖層

Step 09 單擊“繪圖”面板中的“圓”按鈕,捕捉右側中心線的交點作為圓心,繪制直徑為13的圓,如圖2-95所示。

Step 10 單擊“繪圖”面板中的“圓”按鈕,分別捕捉交點作為圓心,繪制直徑為20、28、42的圓,如圖2-96所示。

圖2-95 繪制直徑為13的圓

圖2-96 繪制直徑為20、28、42的圓

Step 11 使用“草圖設置”命令(SE)打開“草圖設置”對話框,在“對象捕捉”選項卡中勾選“啟用對象捕捉”復選框、“端點”復選框和“切點”復選框,如圖2-97所示。

Step 12 單擊“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將鼠標指針靠近左側外圓的右上側,待出現“遞延切點”標記時單擊,捕捉第一切點,如圖2-98所示。

Step 13 再將鼠標靠近右側外圓的左上側,待出現“遞延切點”標記時單擊,捕捉第二切點,如圖2-99所示;按Enter鍵確認,從而繪制兩圓之間的相切線段,如圖2-100所示。

Step 14 按照與前面兩步相同的方法,繪制兩圓底側的相切線段,如圖2-101所示。

圖2-97 勾選“啟用對象捕捉”復選框、“端點”復選框和“切點”復選框

圖2-98 捕捉第一切點

圖2-99 捕捉第二切點

圖2-100 繪制的相切線段的效果

圖2-101 繪制兩圓底側的相切線段

Step 15 按F8鍵,打開“正交”模式。

Step 16 單擊“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輸入“捕捉自”(From);根據命令行的提示,捕捉左側線段的交點作為基點,輸入“@18,4”,確定直線的第一點,如圖2-102所示;鼠標指針垂直向下,輸入8,這樣垂直線段就繪制完成了,如圖2-103所示。

圖2-102 確定直線的第一點

圖2-103 繪制垂直線段

Step 17 單擊“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捕捉上一步繪制的垂直線段的上端點和下端點,分別向左繪制長度為5的水平線段,如圖2-104所示。

Step 18 單擊“修改”面板中的“修剪”按鈕,選擇左側的圖形對象,如圖2-105所示;然后分別單擊需要修剪的線段,修剪后的效果如圖2-106所示。

圖2-104 繪制水平線段

圖2-105 選擇左側的圖形對象

圖2-106 修剪后的效果

Step 19 至此,連桿平面圖就繪制完成了,按Ctrl+S組合鍵保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亭| 昭觉县| 岳普湖县| 武义县| 静安区| 巴马| 南澳县| 正蓝旗| 辛集市| 股票| 仙游县| 同江市| 稻城县| 本溪市| 师宗县| 建平县| 黎川县| 绥阳县| 杭锦后旗| 喜德县| 万盛区| 格尔木市| 呼伦贝尔市| 卓尼县| 盐城市| 渝中区| 南皮县| 兴化市| 新乐市| 酉阳| 青海省| 福泉市| 富蕴县| 大同县| 松桃| 子长县| 金塔县| 望谟县| 弥渡县| 永靖县| 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