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季曉每天都會做好晚飯等凌寒回來,兩個人的日子過的,跟新婚燕爾的小夫妻沒什么兩樣,也不再冷言冷語。
而奕江和張嵐這邊,也有了新的線索。說起來,這得多虧了張嵐,奕江這段時間,又采取了最原始的老辦法——走訪。他以車禍現場為中心,將附近的商鋪啊,小區啊全都跑了個遍,冒充保險員的身份,說是3年前有個車禍糾紛,責任人一直沒確定,想來調查一番,不愧是干記者的,口才好,愣是把大家忽悠的一愣一愣的,鬼使神差的就幫他開始回憶,不過,過去了很多天,依舊還是沒有結果。后來還是張嵐想了一個辦法,她寫了一個尋人啟事,說自己是3年前那場車禍的目擊者,自從親眼目睹了車禍發生后,肇事車輛大貨車逃逸的情景,就留下了心理陰影,每次開車在路上,就生怕被撞,怕被撞了之后撞她的人還逃跑了,留下她一個人傷痕累累。從此以后,她就再也不敢開車上路,為此看了3年心理醫生,依舊沒有好轉,醫生告訴她,想要完全從那次留下的陰影中走出來,得找到當年的肇事逃逸者,讓他得到應有的法律懲罰,她的病才能完全根治。希望大家一起幫助她找到當年的肇事逃逸者,讓他接受法律的制裁。據了解,當年肇事的是一個沒有上牌照的大貨車,警方在排查了相關線索后,依舊沒有找到肇事者。在此希望有當年的目擊者,或者有線索的人能夠聯系她,幫助她治好病后,她必有重謝。
其實,他們原本想的是找到那輛帶走季曉的車的車主,但是難度太大了,車禍發生后,大家在看到有人打了120后也就散了,就算看到有人帶走了季曉,也會認為是來救人的,不會有太多疑惑,也就不會去關注。而當時的那場車禍,肇事車輛是在車禍發生后便立刻逃離了現場的,所以對于那輛逃逸的大貨車,大家可能會更加的關注一點。尋人啟事寫好后,張嵐將它發布到了網上,并狠狠吐槽了一番奕江:“還記者呢,利用網絡你不知道么?現在都什么年代了,還在那挨家挨戶的走訪,唉,我真的是不忍心打擊你?!鞭冉粡垗拐f的臉紅,一副打碎牙往肚子里咽的氣勢,委屈的不得了。張嵐看著他那一副小媳婦受氣的表情,還別說,真有點可愛呢。
不得不說,信息化時代,利用網絡來找信息還是十分迅速有效的,這不,沒過幾天,就有人私信張嵐,說他就是當時報警的那個人,并且湊巧看到了事故發生的全過程,也看到了那輛大貨車的司機。
據這位知情人士透露,當時在那個十字路口,他正等紅綠燈準備過馬路呢,就看到一輛大貨車明明在紅燈的情況下,右轉駛入了一條直行車道,而此時季曉和阿英的那輛車正按照直行的路線行駛著,就這樣被突如其來的大貨車給撞了個措手不及,連剎車都來不及剎,于是,小轎車被撞得很慘,而那輛大貨車在撞了小轎車之后,便迅速直行逃離了現場。而當時,他恰巧看到了貨車司機的相貌,一個中年男人,帶著鴨舌帽。后來,他就馬上報了警。
聽這位目擊者的描述,奕江和張嵐對視了一眼,這,這分明是故意撞上的?。渴钦l要針對季曉和阿英?他的目的是什么?張嵐詢問目擊者還記不記得貨車司機的相貌,能不能幫她畫出來,好在,這位目擊者憑著記憶,簡單畫了一下。
接下來,奕江和張嵐拿著畫像去找了警方,跟他們說明了情況,解釋了這是三年前那場車禍的逃逸者,警方很感謝他們提供的線索,向他們保證一定會加快速度,立刻尋找嫌疑人,有消息就會通知他們。當然啦,找人抓人這種事,還是交給警方吧。
警方將這副畫像放在大數據庫里進行匹配,很快,就匹配到了嫌疑人。在經歷了幾天的摸查走訪后,最終在一個網吧里抓到了嫌疑人,那個肇事逃逸的貨車司機。貨車司機對自己當初做的事情供認不諱。據嫌疑人交代,當初是有人找到他,并給了他一筆錢,讓他開著大貨車,在那個路口埋伏,那個人給了他車的顏色,車牌號,車上坐的人等等信息,讓他一旦看到這輛車,就撞上去,但是切記,不能把車撞翻,車上的人必須活著。他說他當時也只是因為貪錢,才會接了這個活。警方問了他指使他的人是誰,他說他只見過那人一面,他是帶著口罩的,看不清長相,只能提供一個大致身高:男的,175cm左右,大概在40歲左右。警方告訴張嵐和奕江,他們會繼續跟蹤這條線索,把這個人找出來的。
男,175cm,40歲左右,這個線索太少了,且沒有針對性,總不能把全市滿足條件的男人都抓起來詢問吧,奕江和張嵐的調查似乎再次陷入了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