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百善孝為先
- 武漢社區工作者戰役日記
- 楊孜子
- 2006字
- 2021-01-21 17:39:00
2021年1月2日,我家住在長江邊,早晨的江邊的景色顯得格外的祥和,一位老者推著一位年事已高的親人在江邊的綠道走路,他們也帶著口罩,我與他們相對而過,雖然他們步履蹣跚但眼里閃爍著幸福的光芒,江風吹在人有些冷但陽光撒在身上帶著一絲暖意,看著這畫面不禁讓我觸景生情,百善孝為先,中國人骨子里的孝道是不會隨著時代“淡化”的,父母在辛勤養育著自己的子女長大成人時自己也漸漸老去,當人到暮年,完成了養育后代的使命時父母更多的需要的是陪伴和照顧。??在“封城”的通知實施之后,我通過排查得知碧盛花園還有幾戶高齡老者,其中有一戶高齡老者是獨居,生活自理上有些困難,當我正愁聯系不上他的家人時,老郭給我打了電話,這位高齡老者是他的父親,老郭告訴我他的父親年事已高一人獨居在家,生火做飯之前都是他在料理,他的父親爬不了步梯很長時間都沒有下過樓了,現在城封了,老人的衣食起居都成問題,老郭住在我們同一個街道的其他社區相距不是很遠,老郭跟我合計著能不能跟他出一個證明,因為老郭的情況比較特殊,我與老郭社區的社區工作者通了電話講述了老郭家的情況,兩個社區聯合開出了一份證明,老郭在約定的時間段可以測量體溫登記完之后出他所住的小區,老郭到碧盛花園后測完體溫登記之后進碧盛花園小區,證明只能用7天,7天之后需要再確認再更換。??每天老郭早上會帶著自己家里的做好的飯菜來到碧盛花園看他的父親,他騎著一輛自行車每天很準時,時間長了大家都熟悉老郭了,有時我也會跟老郭聊上兩句,問一下他父親的身體狀況,每次看著老郭我想起了我的爺爺,我的爺爺也是一位高齡的老人,由于疫情原因我一直沒去看他也沒打過電話,每當想到這里心中酸澀無比,因為防疫工作需要一直堅守在一線不敢有絲毫怠慢,全身心的投入在碧盛花園小區里,不過還好我的爺爺在桂小妹書記的社區里,后來也在新聞上看到了她們的故事讓我無比感動,我心里也踏實了許多,同在一線服務居民,同是社區工作者,同在堅守自己的使命保護好轄區的居民,我相信善有善報。??有時熱心人士捐贈的物資和街道派發的物資,我能碰到老郭都會給他留一份,老郭來碧盛花園的時間都很固定,無論刮風還是下雨他都會騎著那輛自行車,老郭把自己的父親照顧的很好,也讓我能安心,畢竟小區里需要幫助的高齡老人還是有一些的,由于碧盛花園都是步梯很多的高齡老人不會經常出門,所以當時的排查很辛苦,有的婆婆爹爹敲門時也聽不見,需要反復核查那家是否在家。??碧盛花園里向這類特殊的高齡老人的家庭還有一戶,陳阿姨照顧的兩位年過80的老人,一個住七樓一個住八樓,陳阿姨告訴我她跟這兩位老人沒有親屬關系,他們二老屬于獨居老人,因為一些原因她代為照顧著這兩位老人,由于疫情封城的原因,對生活上產生了很多的不便利,我了解到情況后向書記反應,之后的每次發放福利都會發放給那兩位老人,有時一些社會捐贈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我都會給兩份陳阿姨,陳阿姨不怎么會用團購買的東西有限,由于需要照顧兩位老人,陳阿姨買東西也很不方便,所以對他們的關注我會多一些,我給陳阿姨留了我的手機號碼,如果有什么特殊情況可以找我,不過還好由陳阿姨細心的照料二老身體很健康。??向老郭和陳阿姨這樣的“榜樣”,在“疫情”肆虐的時候給我們詮釋著敬老愛老的精神,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一種社會責任感,我們定期會排查轄區內的老人情況,一但通過上門或者居民反饋有老人在碧盛花園獨居我們會馬上了解情況,送去一些食物等物資,每一位確認過的老人和困難家庭都會單獨記著,有免費發放的會優先保障他們,對于一些社會捐助我會把受助的情況和具體幫助哪些戶在群里公布一下(PS:隱私信息會打馬賽克),碧盛花園的居民多數是老街坊大家彼此之間都有所了解也能理解,所以每次群里發布受助名單的時候質疑聲和抱怨的聲音比較少,只會有居民在群里說漏了哪位鄰居之類的事情,居民群里發消息我每一條都會很認真的去看并做好記錄和備注,由于我手上的事情比較雜,不做記錄肯定會忘記,我在碧盛花園開展的各項工作比較順利,也是因為有了很多居民的支持,在最難的時候大家都能相互理解是很不容易的,我同居民守在在同一個“戰場”,等待著碧盛花園的確診清“零”,碧盛花園里的老人是我重點的“守護”對象,因為他們不會用微信不會團購,為了方便他們日常的生活,我聯系到了兩家碧盛花園的居民,他們原本是附近的菜鋪老板,因為也做不了生意,家里囤一些米油,如果有老人需要希望他們能幫忙送貨上門,他們同意了,為了確保安全他們每天會給我報備體溫,后來的一段時間需要米油不方便購買的居民我都會推薦他們去送。??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于口頭上,而且應體現于實際中。(戴維·德克爾)。我很喜歡這句話,在碧盛花園這句話成了我踐行了這句話,封城的武漢有上千個社區也都踐行著同樣的事情——關護老年人,沒有祖輩就不會父母,沒有父母也就不會有我們,在父母將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我們,在他們老去之時最好的報答一定是陪伴和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