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爽一臉欣喜的看著鬼嬰,一副不敢置信的樣子,有些結(jié)巴地問:“孩子,你叫我什么”
鬼嬰繼續(xù)喊著媽媽,媽媽,說著還伸出手去擦拭錢爽臉上的淚水。
我驚奇的看著這一幕,兇惡的鬼嬰就這樣被錢爽感化了。我看著鬼嬰,頓時覺得它那張丑陋臉?biāo)坪跻矝]有那么恐怖,臉上紅色的魔紋像是小孩子在臉上的涂鴉,看著居然覺得有一絲小可愛。
更讓我感到驚奇的是,鬼嬰身體原本的黑青色慢慢褪去,臉上紅色魔紋也漸漸消失,眼睛變成正常的樣子,白色的眼白,黑色的瞳孔,猶如寶石一般明亮,嘴里尖利的牙慢慢恢復(fù),只留下兩顆可愛的小虎牙,鋒利的手指甲也慢慢脫落。十幾分鐘后一個白白胖胖,粉嘟嘟的嬰兒出現(xiàn)在我面前。
我不敢置信的看著這一幕,誰能想到眼前這個可愛的嬰兒十幾分鐘前卻是個兇神惡煞,面目猙獰的鬼嬰。
嬰兒笑起來甜甜的,活脫脫就是一個小天使啊。他張開雙手,口齒不清的說媽媽抱。
錢爽激動的張開雙臂,欣喜萬分的把嬰兒抱在懷里,輕輕的拍著嬰兒后背。嬰兒雙手捧著錢爽的臉,在她臉上親了一口,她頓時開心的手舞足蹈,眼中滿是寵溺之色。
錢爽慈愛的看著嬰兒說:“寶貝我給你起個名字吧”。嬰兒點點頭,奶聲奶氣的說好。
她想了半天想不出什么好名字,于是抱著嬰兒來到天正道人面前,對天正道人深施一禮說:感謝道長手下留情,我們母子在此謝過了。說完再次深施一禮開口說:“道長可否為孩子取個名字?”
嬰兒顯然還有些懼怕天正道人,一個勁的把腦袋往錢爽懷里鉆,錢爽則不時拍打后背輕聲安慰著。
天正道人顯然心情大好,哈哈一笑說小事一樁,這有何不可。說完低頭沉思片刻說,這孩子與我也算有緣,吾乃修道之人,希望這孩子下一世能做個不平凡的人,就取名“道凡”吧。至于姓氏就隨你姓錢。你看如何?
“道凡”
錢爽大喜,對天正道人表示感謝,說自己很喜歡這個名字,說完便在逗起小道凡來。
我看著和錢爽玩的不亦樂乎的小道凡,心情也好了起來,笑嘻嘻的湊到天正道人身邊,一邊給他捏肩膀,一邊獻殷勤的問他那幾招真厲害,能不能教教我。
天正道人一臉嫌棄的看著我說:“瞧你那點出息,這些小把戲就把你震住了,本道可還有不少的手段沒使呢”我一聽頓時對天正道人更加敬重,眉開眼笑的說不急不急,以后我一定認真學(xué)。
時間過得飛快,早上五點鐘,天邊泛起一絲魚肚白,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照射進來。正在座位上和錢爽嬉笑打鬧的道凡突然停下動作,站起身聲音稚嫩的對錢爽說:“媽媽,我要走了”說完向錢爽擺了擺手。
錢爽急忙想去抱道凡,手指卻穿過他的身體,她呆呆地看著道凡,道凡也看著她,小臉上滿是滿足和不舍。
道凡沖錢爽一笑說:媽媽再見。
她大叫一聲“不”,剛要沖過去,卻見到道凡的身體越發(fā)的透明,最后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點一點的消散。
錢爽呆呆的看著道凡消失的方向,久久不語。良久之后才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嘴里念叨著道凡,道凡……媽媽想你……
…………
火車緩緩?fù)O拢秸玖恕?
錢爽有些失落的看著我和天正道人,再三道謝,表示她以后會好好的生活,為道凡活著,為自己犯下的錯贖罪,或許她還能等到道凡,再續(xù)母子之緣,說完朝天正道人深深鞠了一躬便下車了。
我看著人群中漸漸走遠的錢爽,心想也許這是對她最好的結(jié)局吧。畢竟人鬼殊途,即便鬼嬰變的不再兇厲也不能長久的待在她身邊,或許有天她們母子二人還能見面。
經(jīng)過這些事,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忽然覺得天正道人或許早就看透了結(jié)局。即使是鬼也有生存的權(quán)利,世界上最可怕的也許不是鬼,而是人心,那個叫陳恒的人冥冥之中一定會受到懲罰。
我看著天正道人,心中對他的敬佩更重了,我在心里暗暗想著一定要跟著他好好學(xué)本事,將來也做一個像他一樣的人。
天正道人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摸著我的頭說:“大道三千,鬼也占一道,存在即合理,我等雖為修道之人,理應(yīng)除魔衛(wèi)道,不過修道修的并不完全是道法有多精湛,而是修自己的本心”
天正道人繼續(xù)說希望我能保持本心,才能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我若有所悟的點點頭,表示一定謹記他的教導(dǎo),他微笑點頭回應(yīng)。
天正道人說這幾天我也累了,讓我再休息一會,下一站我們也要下車了,我聽話的回應(yīng),不由得向往起即將到來的生活。
下了車,吃過午飯?zhí)煺廊藥е抑北寄康牡亍?
下午夕陽西下前,我們一行來到了一座小鎮(zhèn),我們一到小鎮(zhèn),鎮(zhèn)民就笑著跟天正道人打招呼,天正道人也微笑回應(yīng)。看來他跟這里的鎮(zhèn)民關(guān)系很好。
出了小鎮(zhèn)步行大約半小時左右,我眼前出現(xiàn)了一座山,曲折的山路蜿蜒向上一直隱沒在夕陽下的余暉中,古道旁立著一座古樸的石碑,上書三個大字。
“龍虎山”
相傳山本名云錦山,第一代天師于此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因以山名。”東漢年間,張道陵偕弟子到龍虎山修煉“九天神丹”。傳說三年丹成,有青龍白虎繞丹鼎。
張道陵在龍虎山前后達30余年,從事過煉丹創(chuàng)道、編寫道書、廣招弟子和以符水為人治病等大量活動,四方從學(xué)者達千余人。
龍虎山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張道陵于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后,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歷代天師華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shù),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yǎng)性,世襲道統(tǒng)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們均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
天正道人一邊和我講解龍虎山歷史,一邊向上走去。
走了三十分鐘左右,我們來到了龍虎山正一道山門前,山門前站立著三道人影,顯然是在等我們。
三人也看到了我們,緩步走下山對著天正道人一禮,為首之人恭敬的說道:“恭迎師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