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七五三年正月,劍南節(jié)度使鮮于仲通使人為楊國忠立碑于省門。九月,隴右節(jié)度使哥舒翰兼任河西節(jié)度使,并封為西平郡王。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
李白早春,自睢陽北上走魏郡(今河北省魏縣東)留詩《魏郡別蘇明府西北游》
魏都接燕趙,美女夸芙蓉。
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沖。
青樓夾兩岸,萬室喧歌鐘。
天下稱豪貴,游此每相逢。
洛陽蘇季子,劍戟森詞鋒。
六印雖未佩,軒車若飛龍。
黃金數(shù)百鎰,白璧有幾雙。
散盡空掉臂,高歌賦還邛。
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從?
遠別隔兩河,云山杳千重。
何時更杯酒,再得論心胸。
到介休,留詩《贈郭季鷹》
河?xùn)|郭有道,于世若浮云。
盛德無我位,清光獨映君。
恥將雞并食,長與鳳為群。
一擊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經(jīng)西河郡,留詩《留別西河劉少府》
秋發(fā)已種種,所為竟無成。閑傾魯壺酒,笑對劉公榮。
謂我是方朔,人間落歲星。白衣千萬乘,何事去天庭。
君亦不得意,高歌羨鴻冥。世人若醯雞,安可識梅生。
雖為刀筆吏,緬懷在赤城。余亦如流萍,隨波樂休明。
自有兩少妾,雙騎駿馬行。東山春酒綠,歸隱謝浮名。
繼續(xù)沿汾水南下。春入潼關(guān),到達長安。在長安李白寫詩《述德兼陳情上哥舒大夫》
天為國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擁靈臺。
浩蕩深謀噴江海,縱橫逸氣走風(fēng)雷。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軍皆披靡。
衛(wèi)青謾作大將軍,白起真成一豎子。
以國家英才相許,期得任用,無果。逢故人獨孤駙馬,留詩《走筆贈獨孤駙馬》
都尉朝天躍馬歸,香風(fēng)吹人花亂飛。
銀鞍紫鞚照云日,左顧右盼生光輝。
是時仆在金門里,待詔公車謁天子。
長揖蒙垂國士恩,壯心剖出酬知己。
一別蹉跎朝市間,青云之交不可攀。
倘其公子重回顧,何必侯嬴長抱關(guān)。
亦無果。經(jīng)過惠莊太子陵廟,留詩《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
學(xué)道三千春,自言羲和人。
軒蓋宛若夢,云松長相親。
偶將二公合,復(fù)與三山鄰。
喜結(jié)海上契,自為天外賓。
鸞翮我先鎩,龍性君莫馴。
樸散不尚古,時訛皆失真。
勿踏荒溪坡,朅來浩然津。
薜帶何辭楚,桃源堪避秦。
世迫且離別,心在期隱淪。
酬贈非炯誡,永言銘佩紳。
寫了樂府詩《遠別離》
遠別離,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瀟湘之浦。
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離苦?
日慘慘兮云冥冥,猩猩啼煙兮鬼嘯雨。
我縱言之將何補?
皇穹竊恐不照余之忠誠,雷憑憑兮欲吼怒。
堯舜當(dāng)之亦禪禹。
君失臣兮龍為魚,權(quán)歸臣兮鼠變虎。
或云:堯幽囚,舜野死。
九疑聯(lián)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
帝子泣兮綠云間,隨風(fēng)波兮去無還。
慟哭兮遠望,見蒼梧之深山。
蒼梧山崩湘水絕,竹上之淚乃可滅。
李白見長安不得用,于是離去。此時,還留詩《古風(fēng)其四“鳳飛九千仞”》、《古風(fēng)其八“咸陽二三月”》、《古風(fēng)其二十五“世道日交喪”》、《古風(fēng)其三十“玄風(fēng)變太古”》、《古風(fēng)其三十一“鄭客西入關(guān)”》、《古風(fēng)其三十六“抱玉入楚國”》、《古風(fēng)其四十六“一百四十年”》、《古風(fēng)其五十一“殷后亂天際”》、古《風(fēng)其五十四“倚劍登高臺”》。
夏,游曹南。留詩《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
我昔釣白龍,放龍溪水傍。
道成本欲去,揮手凌蒼蒼。
時來不關(guān)人,談笑游軒皇。
獻納少成事,歸休辭建章。
十年罷西笑,覽鏡如秋霜。
閉劍琉璃匣,煉丹紫翠房。
身佩豁落圖,腰垂虎鞶囊。
仙人駕彩鳳,志在窮遐荒。
戀子四五人,裴回未翱翔。
東流送白日,驟歌蘭蕙芳。
仙宮兩無從,人間久摧藏。
范蠡說句踐,屈平去懷王。
飄飄紫霞心,流浪憶江鄉(xiāng)。
愁為萬里別,復(fù)此一銜觴。
淮水帝王州,金陵繞丹陽。
樓臺照海色,衣馬搖川光。
及此北望君,相思淚成行。
朝云落夢渚,瑤草空高堂。
帝子隔洞庭,青楓滿瀟湘。
懷君路綿邈,覽古情凄涼。
登岳眺百川,杳然萬恨長。
知戀峨眉去,弄景偶騎羊。
回梁園。又至歷陽橫江浦渡長江。秋,應(yīng)從弟宣城長史李昭來信相邀,南下宣城,游敬亭山、陵陽山、秋浦、清溪、玉溪潭、魚段湖等地。留下《題宛溪館》、《觀胡人吹笛》、《獨坐敬亭山》、《又敬亭寄崔侍御》、《贈宣州靈源寺仲濬公》、《聽蜀僧濬彈琴》、《寄崔侍御》、《與謝良輔游涇川陵巖寺》、《觀魚潭》、《早過漆林渡寄萬巨》、《白鷺鷥》、《涇川送族弟錞》、《過崔八丈水亭》、《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是年。丹陽進士殷璠編選《河岳英靈集》竣,收有李白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