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鐘繇勸降
城頭上的廝殺聲,夾雜著血腥味傳進內城。
看守這處城門的士兵,只覺得聽覺、嗅覺甚至嗅覺,都被慘烈的戰爭味所充斥。
每個人都在擔憂城外的大軍,什么時候會攻破城池,以及援軍能否及時趕到。
戰事如此持續下去……
那么毫無疑問,他們將因為兵力不足被朝廷大軍所擊敗。
破城只是早晚的問題,朝廷大軍展現出的強大戰斗力,令所有守軍都膽戰心驚。
他們去年和袁紹的軍隊交過手,但翼州軍展現的戰斗意志,遠沒有城外的敵人強大。
鐘繇選的這處城門,并非朝廷大軍的主要進攻方向。
城頭上運送下來的尸體,其實是從別處搬運下來,若是朝廷大軍主攻這里,恐怕戰爭氣氛會強烈十倍百倍。
要知道戰斗最激烈的區域,就連坡道上都擠滿了守軍,哪有空閑的道路運送尸首?哪有他們感受氛圍的機會?
他們腦海中的意識非常簡單:殺人,或者被殺。
除此以外,沒有任何多余的念頭。
當然,那種情況下也沒人理會鐘繇,可能一刀就把他殺了。
尚未經歷生死廝殺的守衛,意識正在克制和癲狂兩種狀態中,不停搖擺。
鐘繇領著那名校尉,朝遠離城門口的位置走了幾步。
此刻城門附近沒有其他百姓,空蕩蕩的,只剩下了手握刀劍的士兵。
鐘繇停下腳步,低聲對他說道:“魏將軍,你可知我是誰?”
“贖在下眼拙,一直未認出兄臺?!蔽翰攀掷镂罩疱V,低聲回應。
“我乃社縣鐘氏族人,姓鐘名繇,曾官居黃門侍郎。”
“原來是鐘侍郎,失敬失敬!”
大名鼎鼎的社縣鐘氏,怎么會給自己這個小人物送錢財?
魏才突然覺得手里的金錠有些燙手。
鐘繇從袖口又拿出來一枚金錠,偷偷塞給了他,低聲笑道:“實不相瞞,我來之前已經去過了其他兩處城門。”
“看到的、聽到的,都和東城一般無二。”
“我若沒猜錯的話,東城后備軍,應該已經被抽調去了南城?!?
“將軍可知,為何朝廷大軍會選擇攻擊南城,而對其他三座城門置之不理?”
“那還用說,當然是南城墻頭矮容易攻克,因此……”魏才的聲音突然止住了。
情況有點不對??!
鐘繇說自己去過其他兩座城門,是什么意思?
他莫非也送了其他人錢財?
鐘繇扭頭朝身后的仆人點了點頭,眾人將懷里的金銀亮了亮。
魏才看得心神蕩漾、眼花繚亂,收回目光后,他快速將金錠塞進懷里,用手握住了刀柄。
對方的來意他已經明白,平白無故那這么多錢財來找自己,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了。
“原來你們鐘氏族人想造反?”魏才眼中露出了兇光。
只要他殺了面前的人,那些錢財同樣會進入自己的腰包,說不定上官還有額外賞賜。
鐘繇直了直脖子,見面無懼色:“魏將軍,識時務者為俊杰。實話告訴你,城中早已潛伏了朝廷的軍隊,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廝殺,特派我前來勸降爾等?!?
“北城和西城兩處守衛已經歸順朝廷,只等朝廷大軍轉換主攻方向,城內伏兵便與城外大軍里應外合?!?
“即便守軍援兵到來,呵呵,恐怕也守不住社縣?!?
“你若帶領手下將士歸順朝廷,這些錢財全是你的,執迷不悟下去只有死路一條。魏將軍可要三思啊?!?
魏才聽得汗毛倒豎,若當真如此,朝廷大軍將守軍吸引到南城,也就解釋得通了。
前來勸降自己的人,身份非同一般,絕不敢拿鐘氏一族的生死做兒戲。
這種情況下,自己還要反抗嗎?
他深呼吸了幾下,無奈接受了眼前的事實,顫聲問道:“鐘侍郎,末將愿投靠朝廷,將功贖罪。只是城下士兵,并非全聽我的號令?!?
“不知城內伏兵何時前來接應?末將也好早做準備?!?
鐘繇心中大喜,剛才的話都是他自己瞎編的,城內哪有什么朝廷的伏兵,而且他根本就去過另外兩座城門。
勸降這事風險重重,不成功便成仁,失敗就意味著死亡,那容他一個個問?
鐘繇欣慰道:“將軍能懸崖勒馬,可喜可賀!你放心,本官將來定在天子面前為你請功!將來做個太守應該不成問題?!?
“半個時辰后,我領著城內伏兵前來接應,到時魏將軍與我一起立功!”
魏才聽了心里一陣激動,他一個小小 的校尉,還能做太守?
但想到鐘繇曾經做過的職位,他恭敬道:“末將唯鐘侍郎馬首是瞻!還望看在同鄉的份上,以后多多提攜。”
鐘繇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笑了起來:“那是當然!大事當前,我們以后再續敘,為兄這就告辭了。”
“兄長請!”魏才畢恭畢敬做了個請的手勢,腰桿站的挺直。
鐘繇拱了拱手,領著十幾名仆人匆匆離去。
魏才回去后立即將自己的手下喊了出來,偷偷將眼前的險峻形勢和他們說了一遍。
經過他的威逼利誘,三百多號人達成了一致。
眾人站在城門兩側,等著鐘繇帶兵前來。
半個時辰還沒到,城內果然來了一千多號人。
來人一臉兇光,軍武之氣顯露無遺。
盡管穿著普通百姓的衣物,可任誰看了都會將他們當成兇悍的兵卒。
只不過情況出了些差錯,來人中并沒有鐘繇的身影。
魏才顧不了那么許多,噌地一聲拔出了腰間的長刀,扯著喉嚨吼道:“將士們!快隨我反了袁術!速速打開城門!”
三百多號守衛聞言倒戈,紛紛將手里的刀槍指向了擋在城門口的士兵。
守衛城門的另外兩百多名士兵,尚不知情。
面對突發變故,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
及時扔下刀槍的士兵,被踹去了一邊。
負隅反抗的守軍,則被魏才帶兵壓縮在了城門洞內,死死封住了他們通風報信的去路。
變故發生得過于突然,過于迅速。
城內殺來的伏兵,看到城門口發生的事情,表情明顯有些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