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書讀懂風險投資與股權管理
- 赫利明
- 2851字
- 2021-01-22 19:21:30
二、我國風險投資的行業發展狀況
我國的風險投資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我國的風險投資事業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在投資領域,20世紀90年代,VC在中國所投資的企業幾乎全部都是互聯網企業,比如新浪、搜狐、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都是在這一時期得到風險投資青睞的。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地高速增長和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我國的資本市場在最近幾年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投資于中國市場的高回報率使我國成為全球資本關注的戰略要地。
風險投資在我國將迎來“由弱到強”、飛速發展的“黃金十年”,我們需要以長遠的眼光和全球視野來正視中國風險投資事業所面臨的發展機遇。在未來十年內,期望我國能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歐洲的風險投資強國。無論是從宏觀經濟發展勢頭、自主創新國家戰略的需要、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來看,還是從風險投資業自身的發展態勢來看,這一愿望都是有可能實現的。
(一)我國風險投資市場的現狀及特征
1.“互聯網+”已成為新常態
在經歷社交媒體、網絡游戲、電子商務、在線旅游等消費互聯網熱潮后,更多風險資本開始向產業互聯網延伸。智能農業、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數字化能源等領域醞釀的投資機會開始凸顯。與此同時,“互聯網+”已經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成為了各產業的新常態。
2.多樣化的創新、創業與創投生態
從全球來看,除了風險投資機構外,養老基金、對沖基金、公司級投資機構、天使投資機構、新型孵化器、創客空間、股權眾籌平臺、商業銀行等主體正在加大對風險投資領域的滲透力度,并推動了創新、創業與創投產業鏈的完善以及風險投資機構自身的變革。
3.投資“井噴”背后的“平靜”
雖然近幾年各產業交易數量、企業估值、交易額、大額交易都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但創新技術與商業模式尚未出現更多的新突破,同質化競爭大行其道。未來的勝出者將是那些遠離空洞概念,靜下心來練內功,并在其產業領域不斷精耕細作的企業。
4.新興市場強勢崛起,差距仍不容忽視
如今,以我國和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在全球風險投資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領域都正在催生未來的領軍者。但這些市場在技術驅動型創業企業比例、基礎與前沿技術水平、以互聯網促進傳統產業創新升級方面,離歐美市場還有很大差距。
5.“沖突”中擋不住的“野蠻”進化
無論是打車應用對現有政策的挑戰、反壟斷監管與互聯網巨頭的矛盾,還是網絡安全問題與物聯網快速發展的糾纏、人工智能美好前景與可能帶來威脅的爭論,新技術、新模式與傳統思維、政策、模式間的沖突越發明顯。而這種沖突將擋不住商業、科技的“野蠻”進化,并在沖突中孕育更多的商業與投資機會。
(二)我國風險投資市場交易規模的現狀
1.2014年風險投資規模
2014年,我國市場風險投資事件有1245起,較2013年增長33.4%,披露交易額226.6億美元,增長97.2%;并購事件2154起,增長62.6%,披露交易額2901.6億美元,增長136.3%。具體如圖1.8所示。

圖1.8 2014年風險投資規模
2.2015年風險投資規模
在我國市場,2015年第四季度的風險投資金額僅為72億美元,較第三季度環比下滑29%,交易數量環比下滑39%。
在2015年全年的中國市場,公司風險資本參與了66起風險投資,較上年增長16%;投資額達到62億美元,較上年增長5.8倍。投資額的大幅上漲主要來自:大眾點評在4月獲得的8.5億美元E輪融資,以及滴滴、快的在7月獲得的20億美元F輪融資。具體如圖1.9所示。

圖1.9 2015年風險投資規模
3.2016年風險投資規模
2016年,我國風險投資行業的特點之一就是投資案例趨于大型化。2016年第二季度,在全球市場宣布的十筆大規模投資交易中,有七筆來自中國,五筆來自交通運輸行業。
在我國的七筆投資交易中,有螞蟻金服的45億美元B輪融資,投資方為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人壽等,滴滴出行的三次28億美元、10億美元、4億美元融資,鏈家的60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平安好醫生的5億美元A輪融資,以及電影票預定平臺微贏的30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
2014—2016年我國風投市場的季度交易量和季度資本配置如圖1.10所示。

圖1.10 2014—2016年我國風投市場的季度交易量和季度資本配置
(三)我國創業投資政策環境的現狀及引導方向
2016年4月29日,證監會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證監會私募基金監管部主任肯定了創投基金在支持創新創業、支持高新技術和中小微企業發展、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的作用。下一步,證監會將積極推動相關促進政策。
第一,與財稅部門溝通,推動為各類私募基金創造公平的稅收環境,并在此基礎上完善細化創業投資基金稅收優惠政策。
第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動進一步提高保險資金和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的比例,鼓勵企業年金和各類公益基金等長期資本投資創業投資基金。
第三,鼓勵創投機構開發符合創新需求的金融產品,研究發行股債結合型產品,提高創投機構的募資能力。
我國創業投資行業承擔了支撐技術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的使命,是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但創投行業在長期承擔創新風險的同時,一直沒有享受過稅收方面等優惠政策,相反稅負水平較高,特別是股權上市流通后所得稅等綜合負稅率超過30%,投資收益也不能抵扣其他項目的虧損,建議財稅部門對基金整體收益情況課稅,對天使投資基金有更大優惠稅率。
另外,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社保基金和保險基金參與創業投資基金的比例太小,建議大幅度提高相關比例,改變當前我國創業投資基金來源單一、期限較短、成本居高的局面。銀行、保險、信托等金融機構對創業投資行業的服務不到位,傳統金融機構風控模式、服務方式沒有跟上新興產業和創投行業的發展步伐,應開放股權投資基金結構化產品的試點。同時,建立試點符合資格的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機構對外直接投資和募集海外資金制度,允許一批優秀國內創投公司發展海外業務,在外匯制度上予以進一步放開。
當前私募基金監管遵循“統一監管、功能監管、適度監管、分類監管”的基本原則,按照“扶優限劣”“差異化監管”的方法路徑展開。
分類監管就是在統一立法、統一登記備案的基礎上,根據各類私募基金投資標的不同,對私募證券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等分別進行備案,提出不同的監管要求。
在差異化監管方面,前期基金業協會對不同類別私募基金的從業人員資格考試范圍、信息披露內容和頻率、托管機構資質要求、合同指引版本等進行了差異化自律探索,但是相關的差異化制度安排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如在事后風險監測領域,對于證券類基金,將主要關注其杠桿使用情況以及是否涉嫌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股權類基金應主要關注資金募集的合規情況和利益沖突情況。考慮到股權創投類基金已經有一定的自律管理基礎,可以充分發揮各地股權、創投協會的作用,在考試、培訓、信用體系建設和行業最佳實踐等方面開展合作。
另外,私募機構掛牌新三板被叫停一事有了新的監管動向。
2015年12月底,社會各界對新三板掛牌的私募機構融資金額大、次數多、募資使用不規范等問題提出質疑,認為偏離了股轉系統支持創新創業成長、中小微企業的定位,這種情況下,證監會暫停了相關企業掛牌和融資。隨后證監會赴各地對私募機構掛牌情況進行調研,對私募機構掛牌估值、信息披露、利益沖突等問題進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