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平安生態戰貧

三村、三環、三保,打造產業扶貧的全鏈條閉環。

(記者 韓璐 編輯 譚璐)

烏蘭察布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內,地處中國正北方,由于天寒風大、土地貧瘠等自然劣勢,所轄11個旗縣區中,10個是貧困旗縣,深度貧困人口一度占內蒙古的46.2%。

過去數年間,這片土地經歷了從貧困到富庶的嬗變,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此后又不斷獲得“中國草原避暑之都”“中國燕麥之都”等美稱,并吸引了大量知名企業聚集于此,全部貧困縣均已摘帽,進入了高質量發展態勢。

烏蘭察布的致富是產業造血的結果,將其作為精準扶貧、“三村建設工程”第一站的中國平安,便是這條脫貧攻堅路上的重要力量。

從金融到科技生態,在貧瘠土地上,平安打造了一個“產前、產中、產后”的創新機制,通過“產前”扶智培訓,“產中”扶貧貸款、保險擔保、貼息支持,“產后”消費扶貧等三個環節,并融入“扶貧保、溯源保、防貧保”三種保險產品,構建出“三村”“三環”“三保”的平安特色扶貧模式。

扶智起步

自1988年創建以來,平安時刻關注著國家發展、積極回饋社會民生。在馬明哲的帶領下,平安一直積極響應黨中央關于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緊扣“精準”二字,創新扶貧理念、扶貧機制和扶貧方式,聚焦產業、健康、教育三大根源性致貧問題。

1993年,公司成立的第五年,平安的扶貧工程正式啟動。因為深信“扶貧必先扶智,教育是阻止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平安最初的扶貧領域落子教育。彼時,在董事長馬明哲的倡議下,平安成立了希望工程救助小組,設立“中國平安希望小學建設”項目,幫助失學兒童重返課堂,讓周邊鄉村的兒童都有學可上、有書可讀。

1994年,位于安徽六安的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學落成。在此后長達20年時間里,平安陸續在全國30個省市的偏遠地區援建了114所希望小學,并為學校提供了以校舍等基礎設施修繕為重點的百萬維護計劃、網絡電教室搭建、校長老師培訓、希望獎學金、鄉村教師心理培訓等公益行動,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貧困地區兒童上學難問題,幫助逾30萬偏遠農村孩子實現了“讀書夢”。

2007年,馬明哲以個人名義,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指導下設立明園基金,致力于扶貧幫困和賑災、關愛婦女兒童以及貧困地區青少年成長、支持文化發展等公益慈善事業。目前已援建了13所明園學校,開展支教活動、獎學金、獎教金、豎笛特色培訓等公益項目。

在過往的教育扶貧經驗中,平安逐漸形成了一套規范的幫扶模式,并在公司業務從傳統金融走向科技生態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嘗試不同的扶貧場景。

例如,平安產險在全國首推免息免擔保落地,使貴州山區的蘑菇產業種植戶可以低門檻參與,無風險經營;配合衛星遙感、物聯網、DRS鷹眼風控等先進技術,農戶們從種植到銷售全程無憂;平安萬家的互聯網遠程診療服務“醫視平臺”走進鄉村,依托平安大健康服務平臺的醫療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讓河南的山村基層患者通過電視與專家面對面交流。

2015年,黨中央發出到2020年消滅絕對貧困、一定讓廣大農村地區百姓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號召之后,馬明哲開始思考,平安還能做什么,怎么做才會產生最大的社會價值?

2018年,適逢平安成立30周年的契機,馬明哲在元旦致辭中首次沒有提及未來的業務規劃,反而描繪了一幅扶貧藍圖——“三村建設工程”,面向“村官、村醫、村教”這三個方向。

其中,“村官”項目以綜合金融扶貧閉環為重心,幫助村集體做實產業,培育“造血”能力。“村醫”計劃強調“病有所醫”,讓鄉村家庭健康有托付,讓鄉村居民看病不再難。“村教”計劃則是延續此前教育公益的“學有所教”,讓農村孩子享受更高質量的教育服務。

平安還專門設立“三村建設工程”扶貧委員會及扶貧辦公室,馬明哲擔任扶貧委員會主任,動員公司上下積極參與扶貧工作,確保“三村建設工程”扎實落地。

扶貧閉環

烏蘭察布是平安“三村建設工程”的第一站。2018年正式簽署戰略框架協議書后,平安計劃用3-5年時間,大力提升烏蘭察布的經濟、醫療與教育水平,將其打造為扶貧樣板與保險精準扶貧典型。

平安在“三村建設工程”的幫扶框架下,以“村官”項目為基礎,啟動了“平安三村百寶”項目,具體做法是聯動當地政府、扶貧企業、合作社及農戶,建立“金融+科技+產銷”合作模式,挑選市場潛力大、區域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主導產品或產業,集中創造品牌化、特色化產業鏈,并通過“三村暉”公益平臺APP接入平安旗下海量銷售渠道,融合B端和C端,實現扶貧產品銷售的線上線下“多點開花”。

平安設立了一套匹配各地域差異性的綜合金融扶貧解決方案,由平安產險實施:產前扶智,開展致富帶頭人培訓班;產中產業造血,以“扶貧保”提供信用保證保險撬動貸款;“溯源保”提供前沿技術溯源產品品質;加上產后防貧保、消費扶貧,形成了“三環”“三保”模式。

以烏蘭察布為例,平安通過“扶貧保”模式向陰山優麥食品有限公司發放“免息免擔保”扶貧貸款9000萬元,支持其建立了3萬噸燕麥香米、2萬噸燕麥片、2000萬支燕麥杯加工生產線、3萬噸級原糧及產品倉儲庫。同時,平安與定點幫扶的土牧爾臺鎮、科布爾鎮貧困戶簽訂訂單,按高于市場價20%的價格回收產品;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采取分紅形式,邀請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公司,并與嘎查村簽訂了協議,公司每年給付村委會不低于6%的入股分紅。自2018年起,陰山優麥項目已成功帶動1085戶(1746人)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增收約3535元。

在平安的扶貧計劃中,不僅包產,還包銷。平安打造了兩種消費扶貧模式:集團采購與銷售專區。在烏蘭察布、西安等多場扶貧農產品洽購會上,平安在公司活動、工會福利上優先采購扶貧農產品。

此外,平安還將助力脫貧攻堅與防疫戰疫有機結合,今年3月,為緩解湖北地區果蔬短缺問題,從內蒙古、新疆、甘肅、陜西、云南、四川等地的貧困地區采購1000多噸愛心助農蔬果馳援武漢。今年上半年,中國平安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累計捐贈公益善款超1.22億元,捐助各種物資價值超5300萬元。

在集團采購之外,平安通過“村官”工程,鏈接了貧困地區政府、農民合作社、扶貧企業及致富帶頭人等群體,聚合成多渠道銷售,幫助貧困地區的優質農產品打開銷路,從大山深處走向城市中心。

平安將自己的帶銷場景,稱為“金融流量轉換成產品銷量”的消費扶貧,不只集團包產包銷,還牽頭平安壽險、平安銀行、平安產險等公司在深圳、上海、廣西百色、四川涼山、內蒙古烏蘭察布組織開展消費扶貧直播帶貨,邀請當地網紅、村集體、鄉代表等積極參與,目前已累計完成超過150萬元的扶貧產品帶貨,觀看人次逾千萬。

今年5月27日,在32周年司慶日上,平安發起大型網絡消費扶貧公益項目“平安云農場”,平安員工和志愿者以認領“一棵果樹”“一畝地”等形式,幫助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平安云農場”依托平安電商渠道,精準對接市場、農戶、政府,打通平安線上與線下資源,陸續完成涼山橄欖油、內蒙古陰山優麥、贛南臍橙、百色芒果、臨洮百合、南疆大棗和青海牦牛奶等農產品的設計、上線,實現銷售額近1900萬元。

像陰山優麥,在平安助力下,產品品類從最初的十幾個初加工單品發展到近70個單品,銷售網絡覆蓋全國,線上線下均有銷售,截至今年3月末,帶動銷售額達5393.85萬元。

烏蘭察布的產業扶貧取得成效后,平安的扶貧閉環也逐步推廣到四川、廣西、江西、云南、重慶等中西部地區。譬如,結合四川涼山州的油橄欖等優勢產業,為當地油橄欖種植產業培訓了130名創業致富帶頭人;通過“扶貧保”為中澤超過8000畝橄欖園提供累計4100萬元的“扶貧保”免息免擔保產業貸款,其中,帶動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懸崖村)開展油橄欖種植項目,幫助懸崖村112戶貧困戶年均增收3200元;通過區塊鏈溯源技術,打造智慧農業產銷溯源平臺,幫助橄欖油產業增產增收。

截至目前,平安累計上架扶貧農產品150種,覆蓋21省區,累計采購及協銷扶貧產品近3.5億元。

生態加持

過往32年間,平安經歷了從傳統保險公司、綜合金融公司到“金融+科技”生態公司的轉變,構建了涵蓋“醫療健康、金融服務、汽車服務、房產服務、智慧城市”的五大生態圈。這些生態所積累的資源、技術、經驗都得以運用在平安的扶貧工程中。

譬如,“村醫”工程便是由平安好醫生、平安租賃、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平安養老險等共同負責。

保險本就有健康、醫療的基因,平安從2014年孵化平安好醫生開始,就在謀劃搭建醫療產業,如今形成從政府、用戶、服務方、支付方、科技等5個方面發力構建的醫療生態閉環。

其中,平安智慧醫療服務政府端,平安好醫生占據用戶及線上醫療服務端、平安智慧醫療占據線下醫療服務端,平安人壽、平安養老險、平安醫保科技、平安健康險來服務支付端,平安醫療科技研究院等提供技術研究支撐。平安醫療生態圈包括多家“線上+線下”的醫療健康相關公司,業務之間形成有效互補。

這些業務都在“村醫”工程中發揮著各自價值。基于現有業務,平安創建了“4+1智慧醫療”,包括村衛升級、村醫幫扶、醫視平臺、醫療援助以及為村民建立專屬健康管理檔案。

在烏蘭察布當地,平安“村醫”為當地1000名貧困患者提供了免費白內障手術,并且組織名醫下鄉義診,為當地村民解決健康醫療問題。同時通過村醫APP,提供日常健康提醒與數據監測,讓鄉村居民有專屬的健康管理流程。

在“村教”工程上,平安則發揮AI和大數據優勢,開發了線上智慧教學平臺,在試點區域打造“雙師”課堂,將頂尖院校、知名教師等優質教育資源,通過遠程培訓、義務講座、專項課程等“輸送”到偏遠貧困地區。

不只是提供產品與技術,平安的“全員”參與,還體現在從上至下人員調動。近年來,馬明哲鮮少在公眾場合出現,卻可以經常在平安希望小學中看到他的身影。在他的帶動下,一大批平安高管組成支援隊伍來到各地貧困村縣,走進產業、課堂、衛生站和醫院,親力親為改變當地貧困現狀。

脫貧非一日之功,精準、有效扶貧背后,是平安金融、科技的不斷進擊。過去3年,中國平安“三村建設工程”已在全國21個省或自治區落地,通過扶貧保、發債、貸款等多種形式,共發放扶貧資金265.96億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47036人,人均增收2500元,惠及貧困人口73余萬人;援建升級鄉村衛生所1210所,培訓村醫11175名,體檢義診覆蓋9萬余人;援建升級鄉村學校1054所,培訓鄉村教師14037名,受益學生約30萬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白县| 江达县| 鸡泽县| 青州市| 美姑县| 苏尼特右旗| 惠东县| 雷州市| 惠水县| 资阳市| 曲水县| 甘谷县| 大港区| 望都县| 德兴市| 镇康县| 莆田市| 永清县| 中方县| 石家庄市| 哈巴河县| 陆川县| 东台市| 新源县| 西华县| 峨山| 定南县| 大洼县| 梧州市| 苗栗县| 肇庆市| 应城市| 琼中| 富顺县| 平定县| 马山县| 平阳县| 探索| 洪湖市| 伊吾县| 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