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別父母尋覓人間
- 天上掉下個魚妹妹
- 戀夢癡人
- 2544字
- 2021-01-29 14:30:45
魚妃與研祥聞言面面相覷,內心十分糾結。
遲疑良久,研祥終于松口道:
“罷了—— 若是宿命,只怕我們強留無益……她既然想去,就去吧……那人如今已經更改了相貌,料她難尋到,也好借此機會,讓她出去好好歷練一番!令她知曉人間百苦,她才能夠甘心而退……”
“可是……”魚妃還是不放心。
研祥看得出魚妃擔憂金夙緣,溫語寬慰妻子道:
“你不必太過憂心,若真有緣,光靠你我是無法阻攔的。世間唯情最苦,偏偏這些癡兒不知苦味……‘夙緣’便是宿命中的緣分,當年神龍為緣兒起名時,今后的事便是注定了的,主要看我們的緣兒能否很好的掌控了。”
“哎——”魚妃無奈地搖搖頭,緊皺的眉頭始終不能展開。
“緣兒”研祥慈愛地對女兒道,“你可記得為父與你講過的人生八苦?
金夙緣點點頭,認真地回答父王的問話道:
“人生八苦,便是——生苦、老苦、痛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熱苦。”
研祥聞言微微點頭,卻又嘆息道:
“你既然知道,何苦執著?他如今已是凡人,慢說不易找到;即便是找到,又有什么用?再美滿的夫妻,總有分離的時候。世間一切,不過是鏡花水月,虛幻無根,倒不如我們一心修行得勝凈土,才是最真切的啊!”
“父王,這些道理,女兒自是明白,只是……女兒難明其真意,更不能身受體會,女兒,只想試試……既然是情最苦,為何人們那般向往?您與母后,不也恩愛千年,不曾分離么?”
“孩子啊!我與你母親雖然恩愛千年,但我們的仙壽將近,一旦仙壽盡了,我們依然難逃離別之苦。所以,我與你母后才勤加修煉,為的是,同生凈土,那才是真正的永遠不分開。”
“可是女兒我……不想等那么久……他如今是怎樣的狀況,我不得而知,萬一,他不懂這些道理,我們豈不永遠難見了么?父王母后,你就讓女兒去試試吧?”
“哎……罷了!這也許是你必要經歷的一劫吧?若你能夠尋到他,或許就是神龍所說的未了之緣吧?若緣了了,你才會真正悟道吧?罷了罷了!去吧……”研祥既心疼又無奈地搖搖頭。
金夙緣見父王終于答應了,頃刻破愁為笑,高興地拍手歡叫:
“好極了!多謝父王母后成全!”
“不過——”研祥遲疑了一會兒,又補充道,“你不能單獨前往,讓玉石蘭翠鳥和鰱兒跟著你去,父王和母后方能放心!何況你已收鰱兒為徒,你就要擔起為師的責任!”
“玉石蘭翠鳥?”金夙緣聞言好奇地抬頭尋望,就見一只如野雞般大小的藍色鳳尾鳥歡快地撲騰著羽翅,歡叫著沖她示好。金夙緣有些不情愿,便找理由婉拒道,“父王,蘭翠鳥就不必跟我去了吧?只鰱兒跟著便好了,何況它是鳥,我是魚,我如何帶它?除非它可潛水……”
“當然可以——”研祥溫和地微笑著,轉臉對蘭翠鳥點頭示意。
蘭翠鳥會意,又一聲歡叫,瞬間化作一條一米多長的藍色鳳尾魚“噗通”一聲跳入海中,喜悅地繞著金夙緣撒嬌。
金夙緣沒想到蘭翠鳥竟能幻化成魚入水,一時驚在原地,更深知沒辦法再拒絕父王為自己安排的這條“尾巴”,只好勉強接納了——不就是一條“尾巴”嗎?跟著就跟著,只要能夠去凡間,怎樣都好!她如此一想,心內也寬松了不少。
“切記,凡間不比神龍島,一切要謹慎行事才好。再者,人世之苦,你難以想象,你既然決心要去,便要做好萬分準備。遇事皆要三思而后行。到人間后,務必廣積善緣,多行善事,幫助苦難眾生……蘭翠鳥會替我們好生照看你。女兒,萬望好生照顧自己……”研祥依舊面帶溫暖的微笑叮嚀道,眼角卻含著不被人察覺的淚。
“還有,你入凡間后一定要擇一處人跡罕至的水潭或河流修行,不可輕易使用法術!凡事要量力而行,不可一味逞強。還有最重要一點,切不可動凡間男女之情!你可記下?”魚妃也不放心地囑咐道。
“請父王母后放心,緣兒定會好生照看自己,在凡間廣積善行,多助苦難之人,不會叫父王母后為女兒憂心。一旦尋到修行之所,緣兒定派蘭翠鳥回來報信。”
魚妃仍不放心,便又重新叮囑玉石蘭翠多加監督提醒十公主,切莫讓她與善毓再續前緣!萬萬不可動情!
蘭翠認真的一一記下,但金夙緣此刻早已興奮得不能自己,無論父母叮嚀什么,她都點頭一一應諾,最后迫不及待地揚手對父母和眾姐妹告別,帶著鰱兒與蘭翠鳥翻身扎入海中繼續自己的凡間之旅……
研祥望著金夙緣離去的方向,眼淚終于忍不住滑落……
“你既不放心緣兒,如何忍心叫她離開?”魚妃瞧見研祥竟在女兒離開后落淚,她也不禁聲音哽咽。
研祥回頭看看雙眼紅腫的魚妃,深嘆一口氣:
“你也知我們女兒的脾氣,她既然認定的事,就要去證實,我們是阻攔不住的!何況這是她的劫,也唯有她自己能夠解開,旁人,誰都幫不了她啊!但愿緣兒能夠早日認識到這人生之苦,免得受罪……”
“哎……”魚妃也含淚重嘆一身,飛身向島上飛去。
海中,金悅默默注視著這一切,他雖然心里有金夙緣終究要離島的準備,但此刻的他還是忍不住心如刀割。忽然,他下定決心——無論她去哪里,他都要默默守護在她身后,只要能看到十公主,他即便是遠遠望著,也是開心的……
如此想著,便也尾隨而去。
行了不久,鰱兒忍不住開口問金夙緣:
“師父,凡間是怎樣的?”。
“我也不知,你也沒去過凡間么?”金夙緣好奇地問。
鰱兒搖搖頭,說:
“鰱兒的父母親也不讓鰱兒入凡間,說凡間有降妖道士,遇到了就會沒命……鰱兒害怕,故而不敢去……”
金夙緣聞言不禁呵呵而笑,說:
“道士皆是大善之人,他們不會隨意捉妖的,只要你不危害人間就好。”
鰱兒聞聽師父之言睜大眼睛驚訝地問:
“但我爹娘不是這樣說的呀!他們說,很多捉妖道士,都是不分青紅皂白就捉妖,哪管你是善是惡?他們……真如師父所說,分得清善惡么?”
“這個……我也說不好……我也聽說過道士捉妖的。但無論是道是佛,他們都是以救渡眾生為己任。若真正修道之人,我想他們定會善惡有辨,不會肆意亂抓的。若他們亂抓了,那便是他們曲解了道的真意。”
“果真如此么?”
“我父王曾這樣對我說過:一個真正修行之人,在他看來,天下蕓蕓眾生,除自己之外,皆是善人。所以,即便他們遇到惡人,他們也會苦口婆心勸化,使他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我才說,如果一個真正修行好的道士,他們是不會亂抓妖的。即便遇到惡妖,他也會想辦法勸化,而不是肆意抓去處置。”
“鰱兒明白了,鰱兒的心也放下了……”鰱兒長舒一口氣笑道。
“傻丫頭!你跟著我,自然沒錯,若遇到不分善惡的道士,自有師父幫你,你無需擔心。”金夙緣一面游著,一面回頭微笑著寬慰鰱兒。
“鰱兒多謝師父疼愛!”鰱兒高興地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