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魏國朝會
- 戰(zhàn)國風云之大魏天下
- 井不是二二
- 2284字
- 2021-01-25 09:55:30
魏瑩郁悶的回到家中,婉兒正等院中,飯菜已備好。
魏瑩不知怎地開口,吃飯的時候幾次三番地想告訴婉兒父親不同意自己娶她,反而要他娶公叔痤之女的事情,但欲言又止,不知該如何面對她。
反倒是婉兒,見魏瑩支支吾吾的樣子,主動問道:“哥哥心中有事的樣子,君上對公子說了什么嗎?”
魏瑩只好說:“今日我見到父親,起初還有父親對我在趙國為人質(zhì)一事心存愧疚,我想借著這個機會懇求父親娶你為妻,可父親不同意,非要我去丞相公叔痤的女兒,我。。。”
“如果哥哥可以娶丞相的女兒,對哥哥是更好的,不是么?”姜婉懂事的說。
“我已經(jīng)說過娶你為妻,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可我又不敢再次和父親力爭,上次和父親爭吵之后我就到趙國了。”魏瑩惱道。
“哥哥千萬不可同君上爭吵。經(jīng)過趙國公主一事,我已經(jīng)知曉哥哥的心意,婉兒別無他求。”姜婉說。
“而且哥哥娶了公叔丞相的女兒,哥哥在朝中就有一個得力的支持者,對哥哥當魏候很有用,婉兒也不愿意因為自己誤了哥哥的大事。”
“我心中有愧啊!想到公叔丞相對我很重要,我心中確實有動搖。”
“哥哥眼下還不是國君,做事情自然要多想一些。”姜婉說。
“可是,我的確不愿讓你難過。”魏瑩看著她平靜的樣子,心中愈發(fā)羞愧難當:“我心中有你,也說過娶你為妻。可我為了國君之位,又不得已要娶丞相的女兒。你這般說,我愈發(fā)的難受了。”
“婉兒年幼,又是女子,可婉兒知道,大丈夫志在天下,行事當剛毅果斷,公子不要再做這扭扭捏捏的婦人態(tài)。”婉兒玉面一沉,說道。
見她沒有叫自己哥哥,魏瑩心中一痛,不知為的是婉兒的懂事,還是婉兒說到了自己的痛處,默默點頭。
“哥哥說過,哥哥是要一統(tǒng)天下的人,婉兒原本不信的,天底下那么多諸侯,哪一個不是存世千百年的。但和哥哥在一起半年多,婉兒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佩哥哥,哥哥想做的事情沒有做不到的。”姜婉看著魏瑩的眼中,已然有了淚光。
魏瑩低頭吃飯,二人一夜無語。
次日清晨,烏云掩日,白霧似霜。
魏國朝會大殿,莊重森嚴,甲士手身披重甲,手持長戟列于兩側(cè)。
文武群臣立于殿上,著黑色微微泛紅的官服,丞相公叔痤一人坐在殿下的左側(cè)的桌前。
魏武侯身穿一襲赤紅、金色相間的長袍,頭戴冕冠,端坐于臺上。
魏承晉國正統(tǒng),以紅色為尊。
公子緩穿著出征前魏武侯送給他隨魏武侯征戰(zhàn)十余年的盔甲,立于屋右,雖在屋中,盔甲仍舊射出陣陣寒光。
“諸位,中山之敗,盡寡人一人之過。今日只議一事,我大魏國眼下到底如何破此死局。”魏武侯環(huán)視眾人。
公子緩連忙上前跪下:“君上,此次之敗全賴上將軍魏錯和緩指揮不力,同君上謀劃不相干,兒臣請父親責罰!”
公叔痤也站起身來,不緊不慢的說:“君上承文侯之志,討伐中山恢復(fù)我魏國舊土,怎會有錯?”
魏武侯叫停眾人,強調(diào):“寡人說了,今日不討論中山之敗是誰的過錯,寡人只想聽聽各位覺得我魏國該何去何從!”
“寡人每日看地圖,看我大魏國一周,秦君同我有故交,秦魏十年未開戰(zhàn)端,韓國畏我魏國如虎,兩國也算和睦,然而南邊的楚國、東邊的齊國、北邊的趙國,哪一個沒有同我魏國大打出手過?”
“我魏國原在中原只有一點零碎土地,先君和寡人兩代人,帶著三晉同盟先后打敗齊國和楚國,割走兩國一百余城,才有今日之魏東,今日之大梁。”
“趙國背盟,我魏東中原之地竟落入四面皆敵之處境!趙弱于我,我欲攻之,可每每受制于齊楚。我欲伐楚,則需三晉聯(lián)軍,伐齊,亦需要趙國援軍。單我魏國之力,面對人口、土地數(shù)倍于我的齊楚、沒有必勝的把握,還要擔心有人從后面偷襲。”
“眼下我魏國是霸主,靠的是三晉余威,可三晉終會分崩離析,到時我大魏該何去何從?諸位都說說,今日我們君臣開誠相見,言者無罪!”
大臣們面面相覷,不知國君心意,不敢妄言,魏武侯可沒有從諫如流的傳統(tǒng),今天一反常態(tài),大家無所適從。
這時位高權(quán)重的大臣是不能說話的,萬一說錯了失去國君的寵幸,就會失去國君的重用。
重臣的話要交由他們的門生故吏來講,百官之首丞相公叔痤沉默不語,他的學(xué)生中大夫王惠便站出來答到:“臣有話講。”
“中大夫直言!”
“臣以為,我大魏當遷都大梁,全力東進,集泗上十二諸侯,爭霸中原!”
“那河?xùn)|河西之地呢?”
“先君文侯派吳起攻占河西之地后,命吳起修筑長城,一防秦國,一防蠻胡,自此大魏在西邊一直都是守勢!秦國是大國,我大魏也是靠著三晉之力才打下河西之地這個安邑的屏障。然君子不立危墻之下,臣以為,魏國要繼續(xù)稱霸,唯有力圖中原之地。中原之地,鄭國、宋國、衛(wèi)國等,都是小而富的國家,滅掉他們才可使我大魏國更加強大!”
“那趙國呢?”趙敬候最擔心這個不聽話的兄弟。
“趙國也有進軍中原之意,才把都城從晉陽簽到了邯鄲,如此看來我大魏更需要盡快遷都大梁。”
“寡人聞的是如何處理趙國?”趙敬候不悅到,一個小小的中大夫,怎么滿口遷都。
這時公叔痤站了出來,說道:“公子瑩一年前曾說,中山才是趙國心腹之患,君上只需讓趙國把注意力放到中山,趙國便同大魏無利益之爭。而且趙國一國無力面對中山和中山背后的齊國,定需要我大魏背后協(xié)助,魏趙之盟自然而成。”
魏武侯見眾人都贊同丞相的意見,就看向魏瑩:“瑩兒,你覺得丞相的看法如何?”
魏武侯主動問魏瑩,朝中大臣們已經(jīng)嗅出一絲不同于一年前的味道。
“兒臣贊同丞相的看法!”魏瑩已察覺到魏武侯贊同丞相的看法,不敢多說:“只是,兒臣有一憂慮。”
“什么擔憂?”
“兒臣的擔憂便是秦國,秦國虎踞關(guān)中,沃野千里,號稱可戰(zhàn)之眾五十萬。我大魏如果戰(zhàn)略東移,一旦秦人來犯,河西之地怕很難守住!河西一丟,安邑便危在旦夕。”
“這個不用擔心,魏、秦十多年和平,秦公有言,寡人在一日,秦永不犯魏。”
“緩兒呢?”
“兒臣也贊同丞相的看法,只盼著戴罪立功,領(lǐng)兵征戰(zhàn)中原,一雪中山之恥!”魏緩咬著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