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一茗從內心忽然很欣賞這個范老頭,人家都把他驅趕還鄉了,他還忠心耿耿地袒護舊主,冰心可鑒,于是說道:
“是啊,那是漢三年末四年初,項羽在滎陽雖然處于攻勢,卻一直未擊破劉邦主力。而自己的糧道一直面臨彭越的騷擾卻無計可使。北面的齊國處于對楚后方威脅,卻因為舊恨難平而彼此虎視眈眈。無非是因為齊國并不強大,且抱著做山觀虎斗的心理才彼此相安無事。
如果這個平衡被打破,齊投降漢合兵與韓信進攻楚大后方,楚地必然危機。韓信破齊楚聯軍項羽恐慌,派使者游說韓信亦是明證。而韓信偷襲‘友邦’,使齊反而投向楚合力抗漢,無疑是個巨大的轉機。項羽滿以為派龍且救齊是不得以而為之,可以解救此次危機,亦是對漢的一個強有力的反擊,偏害龍且將軍送了性命。
我甚至也猜測過,蒯通是不是在這個時期跟隨項羽呢,可以大膽推斷,蒯通為項羽設計出了一石二鳥之計策,而項羽后期要封他和安期生估計也是因為此計的大功吧,啊,當然,您堅持蒯通沒有為項羽所仕,那這種可能就不存在吧,項羽只是‘漁翁得利’吧。”劉可可忽然在這里插話:
“我看過的戲折子‘濰水之役’就是這件事留下的后遺癥吧?好在韓信將軍打贏了。”肖一茗笑:
“還有這樣的戲?哇,那戰場該怎么擺才能演出那驚心動魂的效果啊!”劉可可說:
“說實在的,記不太清了,但卻記得飾演龍且將軍的那個人穿著一身白色盔甲,英姿颯颯,我還說真乃一大將軍也。唱詞里講,齊楚聯軍的實力占優勢,又擁有天時地利,齊王田廣和司馬龍且兩支部隊合兵一起要與韓信作戰。
還沒開始打,就有一人出來規勸龍且,想是楚軍的什么將領,卻也沒提名字,唱詞大意是說:
‘漢軍遠離國土,拼死作戰,其鋒芒銳不可擋。齊楚兩軍在本鄉本土作戰,士兵容易逃散。不如深溝高壘,堅守不出。讓齊王派他親信大臣,去安撫已經淪陷的城邑,這些城邑的官吏和百姓知道他們的國王還在,楚軍又來援救,一定會反叛漢軍。漢軍客居兩千里之外,齊國城邑的人都紛紛起來反叛他們,那勢必得不到糧食,這就可以迫使他們不戰而降。’我也不會唱,就記得龍且的唱詞大意是:
‘我一向了解韓信的為人,容易對付他。而且援救齊國,不戰而使韓信投降,我還有什么功勞?如今戰勝他,齊國一半土地可以分封給我,為什么不打呢?’于是決定開戰,與韓信隔著濰水擺開陣勢。就見韓信的兵都拿著些布口袋做出鏟土裝上的動作,聽肖主編之前一講,才知那是韓信下令讓連夜趕做的一萬多口袋,裝滿沙土,要堵住濰水上游,并帶領一半軍隊渡過河去,攻擊龍且,隨后又假裝戰敗,往回跑。龍且這時唱道:
“我本就知道韓信膽小害怕。”于是龍且就渡過濰水追趕韓信。韓信的兵就撤去了那些布口袋拿下臺,意思是挖開堵塞濰水的沙袋,任河水洶涌而來,讓龍且的軍隊一時間無法渡過河去,韓信立即回師猛烈反擊,殺死了龍且。我當時還想,這么英俊的白袍將怎么這么快就被殺死了呢,太可惜了,太可惜了,也只是記住,他叫龍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