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貿易概論(第3版)
- 金煥
- 668字
- 2021-01-22 18:50:35
項目1 國際貿易認知
導讀
國際貿易是指世界各國(地區)之間所進行的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活動。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活動日益頻繁。相對于國內貿易而言,國際貿易在交易環境、交易條件、面臨的風險、具體操作方法等方面都相對復雜,且中間環節較多,需要辦理的手續要比國內貿易煩瑣,國際市場競爭較激烈。國際貿易從不同的角度分為不同的種類,使用頻率較大的是按照商品的移動方向分,分為出口貿易和進口貿易等。出口貿易可以為國家創匯;進口貿易可以為國家引進別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增加本國消費者的選擇機會。近年來,世界各國在進出口貿易結構上都有所調整,工業制成品和服務貿易的比重逐漸加大,這對促進國家的經濟增長有重大意義。
從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后,就開始有了少量剩余產品,于是在氏族公社之間、部落之間出現了剩余產品的交換。隨著貨幣的出現,在第三次社會分工后,商品交換開始超越國界,對外貿易開始產生。15世紀初到17世紀末,為了促進資本的原始積累,西歐各國實行重商主義下強制性的保護貿易政策,通過限制貨幣(貴重金屬)的輸出和擴大出口的辦法積累財富。國際貿易隨著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不同的階段,各國開始探索不同的政策來保護本國經濟。經濟學家們對國際貿易的產生原因、國際貿易的影響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現了自由貿易理論、保護貿易理論、新貿易理論等。
項目1包括兩個任務:任務1.1讓讀者對國際貿易有一定的認識;任務1.2讓讀者對對外貿易政策及理論有一定的了解,從理論層面理解國家實行對外貿易政策的原因及意義,引發讀者對國際貿易進行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