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指南
- 黎曉貞等
- 1832字
- 2021-01-22 18:41:55
實驗13 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線路的連接與調試
1.實驗目的
(1)通過對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電路的安裝接線,掌握由電氣原理圖接成實際操作電路的方法。
(2)加深對電氣控制系統各種保護、自鎖、互鎖等環節的理解。
(3)學會分析、排除繼電-接觸控制電路故障的方法。
2.原理說明
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電路可通過相序的更換改變旋轉方向。本實驗給出兩種不同的正、反轉控制電路,如圖13-1、圖13-2所示。

圖13-1

圖13-2
(1)電氣互鎖
為了避免接觸器KM1(正轉)、KM2(反轉)同時得電吸合造成三相電源短路,在KM1(KM2)線圈支路中串接有KM1(KM2)動斷觸頭,可保證電路在工作時,KM1、KM2不會同時得電(見圖13-1),達到電氣互鎖的目的。
(2)電氣和機械雙重互鎖
除電氣互鎖外,可再采用復合按鈕SB1和SB2組成的機械互鎖環節(見圖13-2),以求電路工作更加可靠。
(3)電路具有短路、過載及失、欠壓保護等功能
3.實驗設備與元器件
(1)三相交流電源(220V)。
(2)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DJ24)。
(3)交流接觸器(JZC4-40)。
(4)按鈕。
(5)熱繼電器(D9305d)。
(6)交流電壓表(0~500V)。
(7)萬用表。
4.實驗內容
認識各個元器件的結構、圖形符號、接線方法;抄錄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的銘牌數據;用萬用表的歐姆擋檢測各電器線圈、觸頭是否完好。
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接成三角形;電源端接三相自耦調壓器的輸出端U、V、W,供電線電壓為220V。
(1)接觸器聯鎖的正、反轉控制電路
按圖13-1接線,經指導教師檢查后,方可進行通電操作。
①開啟電源總開關,按啟動按鈕,調節自耦調壓器的輸出,使輸出線電壓為220V。
②按正向啟動按鈕SB1,觀測并記錄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的轉向和接觸器的運行情況。
③按反向啟動按鈕SB2,觀測并記錄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和接觸器的運行情況。
④按停止按鈕SB3,觀測并記錄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的轉向和接觸器的運行情況。
⑤再按啟動按鈕SB2,觀測并記錄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的轉向和接觸器的運行情況。
⑥實驗完畢后,按停止按鈕,切斷三相交流電源。
(2)接觸器和按鈕雙重聯鎖的正、反轉控制電路
按圖13-2接線,經指導教師檢查后,方可進行通電操作。
①按啟動按鈕,接通220V三相交流電源。
②按正向啟動按鈕SB1,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正向啟動,觀測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的轉向和接觸器的動作情況;按停止按鈕SB3,使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停轉。
③按反向啟動按鈕SB2,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反向啟動,觀測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的轉向和接觸器的動作情況;按停止按鈕SB3,使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停轉。
④按正向(或反向)啟動按鈕,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啟動后,再按反向(或正向)啟動按鈕,觀測有何情況發生。
⑤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停穩后,同時按正、反向兩個啟動按鈕,觀測有何情況發生。
⑥失壓與欠壓保護。
a.按啟動按鈕SB1(或SB2),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啟動后,按停止按鈕,斷開實驗線路的三相電源,模擬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的失壓(或零壓)狀態,觀測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和接觸器的動作情況后,再按啟動按鈕,接通三相電源,但不按SB1(或SB2),觀測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能否自行啟動。
b.重新啟動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后,逐漸減小三相自耦調壓器的輸出電壓,直至接觸器釋放,觀測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是否自行停轉。
⑦過載保護。
打開熱繼電器的后蓋,當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啟動后,人為撥動雙金屬片模擬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的過載情況,觀測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和接觸器的動作情況。
注意:此項內容較難操作且危險,有條件時可由指導教師做示范操作。
實驗完畢后,將自耦調壓器調回零位,按停止按鈕,切斷實驗線路的電源。
5.故障分析
(1)接通電源后,按啟動按鈕(SB1或SB2),接觸器吸合,但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不轉且發出“嗡嗡”的聲響,或者雖能啟動,但轉速很慢。這種故障的原因大多是主電路的一相斷線或電源缺相。
(2)接通電源后,按啟動按鈕(SB1或SB2),若接觸器通、斷頻繁,且發出連續的“劈啪”聲或吸合不牢,發出振動聲,則原因可能為:①線路接錯,將接觸器線圈與自身的動斷觸頭串在一條回路上了;②自鎖觸頭接觸不良,時通時斷;③接觸器鐵芯上的短路銅環脫落或斷裂;④電源電壓過低或與接觸器線圈電壓等級不匹配。
6.預習思考題
(1)在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電路中,為什么必須保證兩個接觸器不能同時工作?采用哪些措施可解決此問題?這些措施有何利弊?最佳措施是什么?
(2)在控制電路中,短路、過載及失、欠壓保護等功能是如何實現的?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這幾種保護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