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可以幫你逃跑
- 我是穿越者管理局的局長
- 小蝦眼
- 3340字
- 2021-01-06 00:10:42
“這是那里?你是誰?”我有點好奇地問道。
那個10歲的少年眼睛珠子一轉(zhuǎn),然后恭敬地向我鞠了一躬,說到:“這是公元前244年,七國時期。先生!”
“哦,原來是這個時代啊!這樣也好,亂世才能搞事情么!哦,不,應該是亂世才好建立穿越者管理局。對,這樣才合理。”我心里是這么想的。
刀老有點奇怪,這個人那里來的,看起來有點不一樣,人類總是對于未知之事感到恐懼,于是:“先生,請不要插手,我們捕捉趙氏質(zhì)子,請袖手旁觀,我們?nèi)f分感謝。”
“哦!抓人啊!那我就不妨礙你們了。對了,你們抓的趙氏質(zhì)子是什么意思啊?”我不想多管閑事,因為剛剛來到此地,人生地不熟的,還是要小心為上,不要當出頭鳥,不要太顯眼勒!但是,我還是有點好奇,這個趙氏質(zhì)子聽起來好像很是耳熟的,我總感覺在那里聽說過,或者在哪里見過。到底在那里見過還是聽說過,我好像、應該是真的,真的想不起來了。所以,為了那一股熟悉的感覺,我還是多問一下,這個趙氏質(zhì)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哦,先生,是這樣的。”這個狗腿子般的家奴長就開始多嘴地說了起來。
“這是因為,這小子不是在趙國做人質(zhì),而是他爹贏子楚在趙國做人質(zhì),然后在趙國娶妻后生了這個小子。后來子楚為了繼承秦國王位,和呂不韋一起逃跑了,把這小子和他媽扔在了趙國,這小子還等他父親來接他們娘倆,哼,我看是不太可能了。這小子都老老實實地呆了三年了,可惜,沒什么他父親的消息。哼,還一直想逃跑,都逃跑了300多次了,都以失敗而告終。怎么還不死心嗎?”這個家奴長還冷冷地瞪了幾眼這個10歲的少年。可是高傲的嬴政可并不理睬他,只是死死地抱緊自己的包裹,臉色有點發(fā)青。
“啊~”我大吃一驚,還是有點激動地問了一下那個10歲的少年叫什么名字?
那個10歲的少年盯了我仔細地看了一下,然后尊敬地說:“你好!先生,我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
“嗯,好,好!”我真是內(nèi)心有點激動萬分啊!我為了證明我不是白日做夢,還是發(fā)動了我的黑瞳技能,進行查看他的歷史背景,來看看和我以前高中時期所講的歷史是不是一樣的,是不是同一個人?
發(fā)動黑瞳,原本黑色的眼睛變得更加的漆黑,而且如黑洞般的轉(zhuǎn)動起來。查看到了如下結(jié)果:
嬴政在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HD,父親是秦公子異人(有一說為呂不韋),母親是趙姬。由于秦昭襄王采用了范睢“遠交近攻”的戰(zhàn)略,將近攻的對象選定為鄰國韓國和魏國,而和較遠的趙國停戰(zhàn)。按照當時的慣例,秦趙兩國需要互換人質(zhì)(質(zhì)子)以示真誠。
秦國派到趙國的質(zhì)子是秦始皇的父親異人(又名子楚,即秦莊襄王),異人當時是被秦昭襄王立為太子的安國君(即秦孝文王)的其中一個庶子。異人有20多個兄弟,加上他的母親夏姬不受安國君寵愛,因此他繼承王位的機會很低。更不幸的是,由于秦趙兩國已發(fā)生數(shù)次的軍事沖突,因此異人在趙國的待遇并不好。
異人就這樣成為趙國的人質(zhì),但是PY大商人呂不韋卻改變他晚年的命運。當時異人的父親安國君已即位為秦王,華陽夫人被立為王后,但華陽夫人無子,呂不韋便親自游說華陽夫人之弟陽泉君,指秦王年事已高,如無意外子傒便會登位,必重用士倉,陽泉君的權(quán)勢就會煙消云散。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tǒng)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秦始皇是出生于趙國都城HD(今HD),并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
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tǒng)一中國大業(yè),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quán)的強大國家——秦朝,并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gòu)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
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筑萬里長城,修筑靈渠,溝通水系。但是到了后期,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動搖了秦朝統(tǒng)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于邢臺沙丘。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咤風云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chǎn)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tǒng)時代,奠定中國兩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沒錯,沒錯,就是他了!我真的是激動萬分!開局就遇到了這么這么牛逼的新手大禮包啊!這是天意啊!如果我不好好地把握住機會,那我還是人嗎?還是人嗎?這就是機會啊!天大的機會啊!在這個七國時代,如果他不是天命之子,還有誰?還有誰有這個資格勒?還有誰能登皇位,來稱帝!
沒錯,就是他了。嘿嘿!
我看到寶藏黃金般的眼神,緊緊地盯著了他。
刀老發(fā)現(xiàn)我有點不對,或者說是我看這個趙氏質(zhì)子的眼神有點不對勁,很是不對勁。作為老江湖的人來說還是很沉得住氣的,還是耐心地問了一句:“先生,怎么了?不是剛說不插手這件事嗎?怎么,不會要失信吧。”
我嘿嘿地笑了幾聲:“老頭,我咋不記得我有說過不插手這件事情啊?我可沒有老糊涂了,看來是你老糊涂了!這個人,嬴政,我護下了!看誰敢來動一動,我讓他灰飛煙滅!”我霸氣地一說,我知道,這個時候要和他們反水,那就必須要拿出氣勢了,拿出底氣來。我可是見過造物主的人,還會怕幾個凡人嗎?哼!這個當然不會啦!
這個刀老果然有點被嚇到了,還是人老成精,耐心地回答道:“先生,我們可是將軍府的人,我們可是趙國HD的趙奢的手下,先生,可要想清楚哦!”
我仔細地想了想,好像想起來了,趙國有幾位很有名的將軍。第一位趙奢(生卒年不詳),嬴姓趙氏,名奢,趙國HD人(今河北HD),趙武靈王之子,戰(zhàn)國后期趙國名將,戰(zhàn)國時代東方六國八名將之一,簡曰馬氏。主要生活在趙武靈王(前324—前299年)到趙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時期,享年約60余歲。后埋在HD市區(qū)西北十五公里處的紫山地區(qū)。第二位廉頗,生卒年不詳,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趙國苦陘(今保定定州市邢邑)人,嬴姓,廉氏,名頗,戰(zhàn)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并稱“戰(zhàn)國四大名將”。
公元前283年,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于諸侯各國。長平之戰(zhàn)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國軍隊。
長平之戰(zhàn)九年后,擊退燕國的入侵,斬殺燕軍主帥栗腹,進軍包圍燕都三月,令對方割五城求和,并因此受任為相,封信平君。至趙悼襄王時,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國與楚國。奔魏時居于大梁,而后老死于楚地,葬于壽春。第三位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戰(zhàn)國時期趙國柏仁(今HEB省XT市隆堯縣)人,戰(zhàn)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并稱“戰(zhàn)國四大名將”。戰(zhàn)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生平事跡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后以抵御秦國為主,因在宜安之戰(zhàn)重創(chuàng)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quán),不久后將李牧殺害。
第四位扈輒,趙國將領(lǐng)。趙王遷二年(前234年),秦將桓齮進攻趙國的平陽(今河北磁縣東南)、武城(今河北磁縣西南),扈輒率軍救援,兵敗被殺,秦軍攻占平陽、武城,十萬趙軍戰(zhàn)死。
第五位龐煖,是戰(zhàn)國合縱家。“煖”字又作“援”、“煥”,即現(xiàn)在常用字中的“暖”,也有將龐煖誤作龐涓的。龐煖的家族出身不甚明確,但是在戰(zhàn)國時代龐氏知名的僅有三人,即龐涓、龐蔥、龐煖。
雖然說龐煖是戰(zhàn)國時代最后的合縱家,但是他的年紀卻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小。早在趙武靈王時,龐煖就曾經(jīng)與武靈王論兵,為武靈王闡釋了“百戰(zhàn)而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zhàn)而勝,善之善者也”的深刻含義。武靈王于前299年讓位于惠文王,前295年死于沙丘之亂。
“原來是趙武靈王的大將啊!趙武靈王之子啊!”
刀老笑笑道“先生,知道就好!”
可惜,我并沒有理睬他。而是盯著嬴政說道:“我,可以幫你逃跑,你做我的學生可好?”
嬴政又仔細地盯了盯我看了幾眼,然后,眼神忽然一閃,說道:“學生,愿意!”
“學生,拜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