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逸和李晴兒隱居在風鈴谷中,終于過上了他們一直向往的生活!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粗茶淡飯倒也安然。或是去那山間采藥,或是自那水畔放歌。或為鄉民問診探病,或帶孺子識字學文。真真萬千名利不如閑。
這一日,二人正在院中晾曬藥材,卻發現之前晾曬的山藥少了一大片。四下尋找,發現草垛后顫顫巍巍,約有聲響,走進一看,竟然是一只小鹿,原來是它偷了山藥吃食。再看那小鹿胎毛未褪,生的甚是可愛。晴兒一把將它抱在懷里,貼在臉上親了一口。小鹿也不怯生,只往晴兒懷里鉆。
子逸一旁看了大笑,用手摸了一摸小鹿的頭,對它言道:“
愿有來生換作君,
貪嗔妄欲總無心。
遠離塵世煩憂地,
樂駐蓬萊自在林。
漫臥花間觀秀色,
信足水岸賞流云。
得逢公子癡如許,
笑賦詩詞對我吟。”
晴兒側過頭笑對子逸道:“公子好來著招笑,人家是對牛彈琴,你這是對鹿吟詩。這鹿兒豈能聽得懂人言?”
那小鹿兒偏會討巧,話音未落便朝著二人一個勁兒點頭,逗得他們哈哈大笑。
正然笑著,聽籬笆墻外有人道:“魯王千歲好來清閑啊!”
二人就是一驚,自他們隱居此地之后,一直沒有公開原來身份,怎會有人知曉子逸“魯王”的封號,又聽這說話聲音似乎有幾分耳熟,抬頭一看,原來是他!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說自打太宗趙光義繼位之后,朝野上下就一直傳聞不斷,說什么燭影斧聲,弒兄謀逆啊!傳得真而且真。更有異議說他才德不及先帝阿,武功不行,不會用兵如何如之何貫滿了太宗之耳。平息謠言,鞏固權利,證明實力的最好方法莫過于發動一場對外戰爭并且能取得大勝。于是急于證明自己的太宗皇帝毅然決然發動了針對北漢和遼國的戰爭,想要一舉完成統一大業。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太宗皇帝親自率大軍十二萬號稱百萬,出征北漢,期間宋軍先是擊潰了馳援而來的遼軍,而后又圍攻漢都晉陽,北漢皇帝劉繼元自知難以抵抗,只得主動請降,就此北漢滅亡,享國二十八載。
北漢亡國后,太宗遣人勸降了大將楊業。為了絕后患,他還下令將城中百姓遷到開封洛陽,而后一把大火盡焚晉陽城,如此這般還不罷了,他還下令決汾晉之水淹了城池廢墟。
這晉陽古城乃是李唐王朝的發跡之地,五代十國,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和劉崇兄弟也都據此而奪天下,先后建立了后唐、后晉、后漢、北漢。這樣一座龍興之城就此被徹底從地球上抹去了。人傳那里是李唐龍脈所在,所以太宗才如此決絕,許有此一說。倒是自那后唐、南唐之后再無朝代冠之以唐。
在滅漢之后,太宗又不顧群臣反對,馬不停蹄,兵不修整,立即轉戰攻遼,欲乘其不備收復燕云。
一路上大軍幾乎未遇到成建制的抵抗,直抵幽州城附近。即在城北大勝一路援軍耶律奚底部。這日大軍在得勝口(今昌平縣北部)營扎寨,入夜時分,親軍護衛突然見中軍帳外鬼火繚繞,忙四處尋找,不見有人蹤影。轉眼翌日,日上三竿不見太宗動靜,曹彬為首文臣武將進帳察看,發現太宗直挺挺躺在床上面無血色。眾人上前呼喚半天不見蘇醒。有人眼尖注意到床頭用匕首插著一塊娟子,打開觀看,上寫:現已拘走趙宋皇帝三魂七魄,鎮在四方陣中央,欲救其性命,七日內破我大陣,若不然則魂飛魄散。
眾人看了書信,滿腹狐疑。向本地人打聽得知,離此地二里有靈山曰黃土山(今北京市昌平區北部的天壽山)近日卻有大遼軍兵在山中擺下軍陣。眾人登上一旁山頂大略看了陣勢,轉回營帳商應對策,商議來商議去并無結果,只是決定暫時立太祖之子武功郡王趙德昭主持軍政,不過于如何破陣,眾人還是一籌莫展。正在此時,聽帳外有人道:“無量壽福,諸位兄弟,貧道來也!”
有人聽出來這不是軍師苗訓的聲音嗎,包括趙德昭眾人一起出帳迎接。果然是苗訓,一旁還有一位老者鶴發童顏,瑞彩仙姿,正是陳摶老祖。雙方見禮已畢,眾星捧月一樣將二人迎至帳中。
趙德昭哭訴道:“二位來的正好,為今陛下身中妖術,對方將他魂魄拘在大陣之中,要我方在七日之內破陣。否則、否則恐有不測。”
陳摶點頭:“我正為此事前來,陛下乃是被那赤眉老祖用拘魂之法拘了魂魄。來此之前我已經探聽了消息,對方擺下這四方大陣,押陣的不單單是赤眉老祖和他門下四大真人,還廣邀了眾多截教仙人,要破此陣單憑我師徒二人遠遠不夠,我方也須廣邀仙道友。”
又對趙德昭道:“殿下須在營前修筑接仙臺,我在那臺前立升霄云香一柱,點燃之后,其香貫徹九霄,凡有道友聞之,便會前來助陣。”
德昭連連點頭:“如此甚好。”
德昭又拱手道:“仙長您既然有破陣之法,不如由您全全主持此事。”
陳摶道:“殿下,我還另有一位貴賓要請,要破陣非有此人不可。將軍放心少則一日,多則三日,我定然回來。至于主持破陣,不如讓我徒兒代勞。”
德昭點頭:“如此甚好。”
陳摶轉頭對苗訓道:“徒兒,事在緊急,你不必等我歸來,如你四位師伯到齊,讓他們各自前往破陣便是。”
苗訓從旁應:“謹遵師命。”
陳摶駕云斗前去請人。苗訓吩咐人按照師父要求在營前設立接仙臺。立起升霄云香,召喚仙人來助。
四陽真人最先到齊,分別是正陽真人鐘離權,凝陽真人李鐵拐,純陽真人呂洞賓,華陽真人施肩吾。再有不足兩日又陸陸續續有約百位仙人前來。好來聲勢廣大。
到在約期第三天上,眾仙人齊聚中軍帳中,事在緊急,苗訓也不客氣,秉正歸座,遣仙派將,分別作:
正陽真人和大將呼延贊,隨同一眾仙人,帶兵八百攻打東陣門,自東陣門攻入,直達中央戊己土。
凝陽真人和大將楊業,隨同一眾仙人,帶兵八百攻打南陣門,自南陣門攻入,直達中央戊己土。
純陽真人和大將高君寶(高懷德之子)隨同一眾仙人,帶兵八百攻打西陣門,自西陣門攻入,直達中央戊己土。
華陽真人和大將石保興(石守信之子)隨同一眾仙人,帶兵八百攻打北陣門,自北陣門攻入,直達中央戊己土。
眾將領命,在營前設擺香案,眾人焚香祭拜天地,各自沿不同向前往大陣而去。
單說攻打東陣這一路,東方甲乙木駐守東陣門的乃是清源山霧虛觀觀主龍云子。眾人進入陣門,早有龍云子立于高處,見有人前來破陣,他從肩擔布袋中取出一個葫蘆,掰開葫蘆嘴兒,朝向陣門方向,口中念念有詞,啪啪啪一拍葫蘆底,從嘴口噴出四枚金丹!那些金丹隨風脹大,到在地上已經小山大小,聽卡吧吧聲響連連,金丹隨即裂開,顯出四只蛇皮怪獸,攔擋住眾人去路,他們或類鱷魚,生得擴口咧腮,鋸齒獠牙,卻雙腿直立而行;或若霸下(山海經古獸),卻頭生三角,背覆短芒;或似鵬鳥,巨翼遮天,扶搖九霄;或如龍蛟,卻長頸短尾,四足憨實。這四獸各有其名,雙足行走者曰作撼山,似大鵬鳥者曰作浩鵬,頭生三角者曰作梵麟,長頸者曰作咬月。它們皆是那上古的巨獸。如今被龍云子使用喚獸大法復活。但見四獸齊逞威猛,各顯其能,或是橫沖直撞、搖頭擺尾將宋軍將士撞得滿天亂飛。更甚者亮出尖牙利齒逮到宋軍便是一頓撕咬,也或用巨足踩踏,或以利爪掏扯,致使不少將士血肉橫飛,尸身遍地。正陽子見狀,只得下令退守。正在無計可施之時,聞身后有人道:“真人勿須憂慮,某家前來助陣!”眾人循聲看去,見來了這位:貓首人身,身后拖著一條紅狐貍尾巴,正是前文逍遙洞主毛道通。見他從腰間掏出一個蛇皮撥浪鼓,書中交代這小鼓可是非同一般,說在唐德宗貞元十二年,這毛道通救治了一個波斯老者,那老者感念他救命之恩,臨走時將這小鼓贈他,并說了它的來歷和用度,原來這鼓乃是希羅古教蛇發女妖美杜莎的頭發制成,蛇發女妖顧名思義,頭發皆是條條長蛇,而且凡看見她的雙目者瞬間就會被石化。后來這女妖被教主宙斯的私生子珀爾修斯施計所殺,死后頭發被做成七面小鼓,其聲可迷惑三界眾生,非入圣神佛不能避免。七面中的一面幾經輾轉傳到了老者手中。老者又將它轉贈了毛道通,還教授了他這鼓的使用方法。后來毛道通還按照自己的喜歡把它改裝成了如今撥浪鼓的模樣。今朝面對四獸正好得了它的妙用。只見他手持鼓身指向四獸,口中念念有詞,轉動手柄,只聽“咚咚咚咚”鼓響連聲,再看四獸,兩眼均釋放出紅光,仿佛癡苶,那撼山一口咬住咬月的脖子,咬月甩頭叼住浩鵬的翅膀,浩鵬戳了撼山的雙眼,梵麟刺入撼山的尾巴,撼山踢了梵麟的臀側。如是亂斗在了一處,你來我往,互有所傷。戰到后來,紛紛躺倒在地,奄奄一息。龍云子見勢不好,還想往陣中逃遁,對面正陽子豈肯放過于他,抽出寶劍和他戰爭一處。身后呼延贊率軍從旁殺入陣中。一時雙方混戰在了一處。
再說攻打南陣這一路,南方丙丁火駐守南陣門的乃是金霞山火云宮觀主火云子。凝陽子和楊業為首眾人攻入陣中,對面火云子見有人攻陣,一躍身跳上一塊大石。雙手作劍訣無名指及小指壓住大指,口中念念有詞,猛地向身前頭上一揮掌,掌心向天,一個掌心雷,半懸空中雷聲轟鳴,順時間紅云驟起,云頭交疊,說話間雨落傾盆,雨可是雨,并非常雨,乃是如巖漿般的火雨。澆在人身上頃刻肉化骨銷。這一招飛火紅云乃是截教絕學,神仙難抵。眾人不敵,忙又撤出陣口,正此時,聽半懸空中有女子道:“師兄勿憂,看貧道前來助你!”眾人循聲望去,見瑞彩云霞之中來了一位道姑,五十歲上下,一身素白色道袍,仙容尊貴,法相端正。來者非是旁人正是黎山老母,老母站立云端,手持一個寶瓶,羊脂白玉制成,光華繚繞,正是太上老君的羊脂玉凈瓶,《西游記》中銀角大王所據五件法寶之中,正有此物。老母此次正是從兜率宮借來此件法寶助陣。此時間老母輕輕一扭瓶底,開啟了放水模式,隨即稍稍一斜瓶口,一注仙水高空建下,正淋在紅云之上,剎那間云消火散。書中交代,那瓶中乃是元啟純根之水,別說是你紅云飛火了,就是蘑菇云原子彈也照樣澆滅火。火云子還想掙扎,換了一處所在再次使出紅云飛火,黎山老母調轉瓶口再給澆滅。如是者三次,火云子暗道不好,轉身想要敗入陣中,被黎山老母和凝陽子一起將他圍住。老母運用神槍凝陽子用拐和龍云子戰在一處。身后楊業楊繼業趁機率軍殺入陣中。雙方混戰在了一處。
再說西方,西方庚辛金,駐守西陣口的乃是碧清山浮云洞洞主靈云子。純陽子和高君寶為首帶領眾將士進入陣門,眾人方行不遠,聞有人朗聲大笑,眾人抬頭見土坡上戰定一人,正是靈云子,見他從懷里掏出一只白**蟆,朝著它頂梁輕輕吹了一口仙氣。那蛤蟆身體脹大,活動四肢,張開大嘴,呱呱作叫。靈云子一抖手將玉蟾祭出,那蛤蟆隨風漸大,落地時竟已如小山一般大小。見它先是張嘴一陣聒噪,其聲讓人聽了頭皮發麻。而后深深吸了一口氣,兩眼圓睜,雙腮鼓起,肚子脹大,背脊高高隆起,隨即背上無數騷疙瘩綻開,從中噴射出無數道毒液。宋軍將士被那汁液濺到,先是皮膚灼傷,而后創口延至全身,不停潰爛,期間傷處如針刺火燒一般奇痛無比。將士們發出陣陣哀嚎慘叫,見他們面目猙獰,身體就地扭動,毒發至后來更是全身爛得血肉模糊,不成人形,令人慘目忍睹。純陽子只得下令退出大陣,留下陣中無數枯骨。眾人見這等慘狀不免唉聲嘆氣。正在此時,聞有奶腔童音道:“師父勿須憂慮,徒兒前來助陣!”
眾人循聲望去,見來人十五六歲。生得虎頭虎腦,身材不高,身量胖圓,頭上梳著日月雙髻;面如滿月,光彩煥然;兩只彎眉,一對笑眼;懸珠鼻頭兒,圓臉蛋兒;小嘴兒一張,微笑間露出銀牙皓齒。身上敞懷穿著一件灰色道袍,袒胸露乳,腰系黑色大帶,斜插一個金葫蘆外放光華繚繞。身背后背著一個背搭子,足下無襪一雙黑白格灑鞋。
純陽子見來人大喜道:“徒兒你怎來的?”
原來來的這位正是呂洞賓的愛徒劉海。
劉海道:“我聞師父奉祖師之命前來破陳,故此特來相助。”
純陽子道:“你可有法降那玉蟾嗎?”
劉海道:“我正是為它而來,破陣要緊,你我師徒有空再作寒暄,師父你暫且讓在一旁,看徒兒我收了這妖怪。”
純陽子心疼徒弟,害怕他新來不知現場狀況有個閃失,從旁提醒他道:“這玉蟾所噴毒液甚是厲害,徒兒你多加小心。”
劉海微微一笑道:“師父放心,我留心便是。”
說完觀察了一下周圍的地形,一躍身跳上周遭一塊大石,從腰上摘下金葫蘆,拔去葫蘆嘴,輕輕一拍葫蘆肚,從葫蘆嘴里竄出一只小蝌蚪,小蝌蚪一擺尾巴,身子隨之變大,尾巴漸短,如是數次,變化一只三足金蟾,也和對面玉蟾一般大小,它口銜銅錢,朝向對面怒目而視。這一處金蟾對上了玉蟾。玉蟾一看對面來一哥們兒,和自己杠上。也不顧陣前宋軍,直朝向金蟾而來。見它猛鼓腮幫,朝向金蟾狂噴毒液。可那毒液落在金蟾身上,卻只是一陣白煙,白煙散盡,金蟾安然無恙。輪到金蟾出招,見它張開大嘴,舌尖猛的一頂口中銅錢,那銅錢箭也似一般,射向玉蟾頭頂,于此同時一枚變兩枚,兩枚變四枚,須臾作千枚。千枚銅錢攔腰將玉蟾牢牢鎖住,一旁高處劉海見時機已到,自背搭子里取出一根錢貫(拴錢用的線),輕輕向空中一甩,隨即變長便粗,穿了那千枚銅錢,將玉蟾攔腰圈住。
劉海再道了聲“收”,錢貫即刻收緊。生生將那玉蟾勒回原形,落在劉海手中。劉海反復擺弄甚是喜愛。喜道:“善哉善善哉!美哉美哉美美哉!這下金蟾玉蟾皆歸我了。”書中交代這銅錢和錢貫皆是太上老君所賜。當初劉海正是用它們收了金蟾。如今劉海又收了玉蟾,他回頭對純陽子道:“師父,接下來看您的了。”
純陽子從背后抽出純陽劍,一個健步竄到靈云子面前,不容分說揮劍便斬。靈云子舉兵刃招架。二人你來我往戰在一處。一時難分勝負。身后高君寶趁機率軍殺入陣中。
再說北方,北方壬癸水駐守北陣門的乃是南海太虛觀觀主棲云子。以華陽子和石保興為首眾人奉命攻打此門。他們方才進去陣門,就聞有四下有悲哭之聲,徇聲看去周遭有鬼千眾,手持利刃,瑩瑩之軀,綠火繚繞直奔己方而來。這其中或為橫死之鬼,其性頑劣,殺心決絕,或有鬼之再死者乃曰為魙,橫骨插心,人性泯然,嗜殺成性,雖有萬人,難敵一魙。還未等眾人回過神來眾鬼卒便沖上來一陣掩殺,直殺得宋軍尸橫滿目。原來棲云子已經修煉成喚靈大法第九級喚靈絕,可令鬼魂死而用生,能仗器行兇。這下可把宋軍難住。
正在作難之時,聽空中有人高聲道:“道兄勿憂,某家來助你一臂之力。”
眾人循聲望去,見云斗之上站立一位,身高過丈,豹頭環眼,鐵面虬鬢,好不駭人,穿著一件紅色官袍,頭戴烏沙,身背后披一件黑色袍子,足下青緞官靴。來者乃是終南山天師鐘馗。見他來在眾鬼面前,從身背后掏出法寶拘魂幡,高高拋起祭入鬼卒陣中,那寶幡迎風漸大,須臾頂天立地。見它原地旋轉,放射萬道金光,仿佛有磁性一般將眾鬼卒吸在其下,牢牢拘住動彈不得。鐘馗又從背后抽出斬妖劍口中念念有詞,撒手將劍祭出,見它一劍變二劍,二劍變四劍,轉眼萬劍刺向幡下眾鬼卒。隨著一陣哀鳴,眾鬼卒魂飛魄散,灰飛煙滅作罷此往。鬼影散盡,露出棲云子本尊,他還妄想退入陣中,被華陽子擋住去路,二人揮劍相向,打在一處。身后石保興帶領手下宋軍殺入北陣。
說話間,四面大陣已經分出勝敗,赤眉門下四真人紛紛被殺,死于陣中。宋軍四路人馬匯合在中央戊己土。眾人見那陣中央忽明忽暗有亮光閃爍,亮光中隱約見一處洞穴的入口,方圓余丈,眾人沿著洞口進入洞中。只見洞穴中央高高樹立一塊巨冰,釋放晶瑩亮光,遠遠傳來陣陣寒氣。見那巨冰高有三丈長寬一丈,標準六角柱體,說它是冰,只是似冰,卻比任何世間的冰都還晶瑩透亮。冰晶之中有一個赤裸男子,披頭散發,其身形如煙似霧,周圍熒火縹緲,其形時大時小,大則充斥整個冰晶,小則如芻狗一般。那人見有人來,忙作呼喊狀,面目猙獰,卻并無聲音傳出。眾人細細分辨,原來正是太宗皇帝的形容,猜那想必是他的魂魄。想到此眾人一涌而上想要前去解救,可隔著數丈的距離,就被那寒氣逼退。眾人只覺寒氣侵入骨髓,冷得不停打起擺子。眼見著被拘的魂魄就在眼前,卻不能解救,眾人氣急敗壞取出兵刃法寶向那冰晶擲去。卻不想這些兵刃在距離兩丈多遠,就被凍在半空之中。眾人見狀一時愣在當場,這時聽身背后有人道:“諸位閃開,看我來救圣駕!”
眾人循聲看去,來的正是程子逸,身后還跟著陳摶老祖。
原來陳摶早就探知赤眉將皇帝的魂魄拘在這冰鉆之中,想要用兵刃破冰,其一必須要堅利無比,其二性必須要熾。符合這兩個條件的非程子逸的赤煉神劍不可。他這才提前動身,前去相請。正遇上前文子逸和晴兒正在和小鹿玩耍。這才向二人訴說究竟。子逸從老祖口中得知是太宗有難,想起昔日兄弟情分,這才跟隨陳摶前來破陣。
臨走之前救治兩個危癥的病人,還做一個外科的手術。命不分貴賤,你太宗皇帝和漁樵耕讀一視同仁。這樣一來一回耽擱了約有兩日。恰在此時趕來出現,子逸按陳摶老祖的指令祭出手中赤煉神劍。只聽嘭的一聲,寶劍刺入冰鉆之內,隨之玄光四溢,“咔嚓嚓”冰柱從中裂開,轟然倒塌。從那冰鉆之內一道綠光飛升而出,直奔宋營而去。眾人自知是太宗的魂魄還身,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可這時聽洞穴暗處有人朗聲大笑。緊接著從中閃出一人,正是那赤眉老祖。見他腰展臂高聲于眾仙道:“緣何只有那玉帝老兒能統御天庭,憑甚唯有三清老官兒能主宰仙道,緣何人、不知敬天愛物,禍害蒼生,卻恬作靈長!憑甚這世間帝王更替皆須要受命于天。若是這一切都要歸于天道,那某家我今天就要毀天滅道,顛倒乾坤。”
言罷,口中默念咒文,使出一招萬妖朝宗。眾人都把注意力放在太宗魂魄之上了,未曾注意這那冰鉆之下,原來還有一處地穴。隨著赤眉老祖出招那地穴之內無數紫色火焰的妖靈受喚而出。與此同時,自那地穴深處還不時傳來陣陣怪笑。眾人聽了心神失主,魂膽俱喪。
書中交代原來這地穴所在黃土山源自昆侖山脈。這昆侖山脈乃是盤古身上督脈所在,秦嶺山脈是任脈所在,他們是我華夏龍脈。昆侖山脈上共有二十八處玄穴,對應督脈之上二十八要穴,乃精氣交通所在,暗合天上二十八星宿。正所謂天人合一。每處玄穴內都有一處三界玄門。這黃土山正守著一處玄穴。若提黃土山無人知曉,提到它后來的名字“天壽山”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再說后世在山上建的明十三陵那就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陵墓所在乃是朱棣的國師廖均卿所選。正是有這般理論。
而所謂三界包含仙界又作天界,冥界和妖界。
其仙界者,人修仙得道成于正果而入仙界,就曾經高僧在黃土山一處的玄門坐化升天。赤眉也正是得知此事才察覺此處玄穴。
再者其冥界:凡人死后歸入冥界,去往六道輪回。
其妖界:是修邪門入旁道者,人非是人,獸非是獸死后則進入這妖界。
為防妖界亂世。這二十八出妖界玄門,依其陰陽屬性,或為冰封,或為火駐,冰可是冰并非常冰,乃是創世元冰,火可是火并非凡火,乃是地心熾火。黃土山一處就是被創世元冰所封。
番外論道:于風水玄學,你信也罷,不信也好。幾千百年過后,真正流傳下來的,為人們所記住的典故都是“準的”,“靈驗了的”,因此越傳越神。本書中就多有引用借鑒。但有沒有必要用那套理論解讀現實生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回頭再說事發現場,可惜那陳摶,雖修得一雙慧眼,辨知出這創世元冰。卻未曾料想,其下鎮著妖門。他令程子逸祭出赤煉神劍將這元冰擊碎。一下子妖門大開。什么黃河陣,誅仙陣,十絕陣,萬仙陣,陣中所死眾妖靈受赤眉召喚而出,一旦他們附在人的肉身之上,則可以憑借法力,左右世事,統御人間。
此時間赤眉見計謀得逞仰天大笑:“法我之法,道我之道,毀天滅道正在此時!”
眾仙人還欲上前阻止赤眉,奈何他身遭妖氣充盈,眾仙縱有法力也不得近身。
眼看眾妖即將禍亂人間,正此時,見天穹之上,突然現出慶云萬丈,瑞彩千條,隨來異香絕塵,光彩之中現出一位仙尊,見鶴發童顏,身材偉岸,仙風道骨,玉樹臨風,一身紫色道袍,手持拂塵,福壽帶旁掛得一個紫金葫蘆。眾仙見來者紛紛下跪,有的道:“恭迎師父”,有的道:“恭迎師尊”,總總。來者非是旁人,正是太上老君,老君張手祭出太極圖,隨著一束金光,陽之為天,陰之為地,生鬼殊歸,妖門封閉。又撒手祭出七星寶劍,隨著那劍光所至,逃出妖界的眾妖靈轉瞬就都灰飛煙滅。
赤眉見狀跌坐在地,渾身顫抖。
老君又揮長袖祭出一棵青苗,那青苗須臾長成大樹,并且自樹身傳出奇香,香氣四溢,噬人靈肉。再見那樹,枝干扶疏捆住赤眉的雙手,藤蔓交錯箍住他的雙腿,老君又抖擻元氣,翻掌祭出數枚問天釘,分別釘在赤眉的手腕和腳踝。赤眉只覺得痛入骨髓,慘叫之聲撕心裂肺。老君聞聲不忍,轉身要去,一旁眾仙一涌而上,紛紛拱手于老君道:“師父/師尊,此等逆賊,何不令他灰飛煙滅,魂魄斷絕。”
老君不答反冷冷問道:“方才他所說,你可曾聽真?”
眾仙道:“我等聽真。”
老君斥道:“聽真了還來問我?”
而后合上雙目低聲道:“怕是這逆賊易除,爾等心賊難滅吧!”
又手指赤眉老祖道:“他原就是我道門中人,論及也是你們的同道,不過師出異門,不必斬盡誅絕。更何況他還有一段可憐的身世,自小受盡欺凌,才使他最終誤入歧途。”
老君緣何如此說呢,原來赤眉老祖原是那是觜火猴和人間女子所生,所以才有上文在遼國赴壽宴之時,他被赤煉神劍燙了一下的經歷,皆因他本性非人非獸。他自小身形似猿,一雙赤眉,形容丑陋,因此受盡歧視霸凌。后來偶遇機會投在截教門下,修成道法。卻一心想要毀天滅道,滅天道,滅王道,滅人道,滅眾生道。如是才有后來這番所作所為。
回頭說太上,他早已知曉赤眉的身世,深深嘆了口氣道:“奈何其情可憫,其罪難饒!”
又對眾仙道:“今日我將他盤在這檀仙樁上,又用問天釘釘上他的手腳。自此后,檀樹不死,他命不決,檀樹枝干生長,拉他筋絡,問天釘定住他手腳,刺其骨髓,他如是每日受刑,日夜悲哭嚎喊,其聲上貫天庭下徹地府,汝等聞聽此聲,當以為我之訓告,居靈長而從善行,列仙班而修善道,常自省其心,勿負我心。(你們就給為師我長點心吧!)”
最后太上再正色對眾仙道:“鴻蒙至今,一切有前緣方得后果,是所謂天道歸之,至于未來,爾等好自為之吧。”說完祂拂袖而去。
留下眾人望著老君遠去的余霞,愣在原地冥思良久,所謂各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其后眾仙也依尊卑長幼各自失禮道別,回轉仙山洞府去了……
其中陳摶老祖還想要送子逸回歸紫團山。子逸只說自己還想去祁州(今河北安國)購些常備的藥材。二人就此別過。子逸兌了輛驢車,奔祁州去了。
再說破陣的將士,待他們回歸宋營時,太宗已經逐步恢復神色。又過了約有兩刻工夫見他十二瓊樓血氣涌上,舒展二臂打了一個懶腰,口中道:“好睡好睡!”
一旁凝神觀看的眾文武這才深深舒了口氣,口中輕聲呼喚:“陛下……”
太宗聞聲睜眼觀看:“諸位愛卿,你們怎么都圍在寡人身旁做甚?”
曹彬上前道:“陛下有所不知——”這才將數日來的經歷講于太宗。太宗聞聽解救自己的經過嘖嘖贊嘆:“難怪了那日我見帳篷有鬼火縈繞,出營觀瞧只覺一股沖氣貫頭,須臾不知。原來此后經歷了這么許多啊!但不知眾仙人和我程大哥何在!”
群臣答:“他們皆已不辭而別各自回歸了。”
太宗嘆道:“可惜朕錯過機會親面答謝眾他們的救命之恩。”
想來又恨恨道:“好來遼賊,戰寡人不過,竟然想出如此卑鄙無恥的手段加害于朕!來人傳寡人旨意大軍繼續北上,破遼賊之日,讓他們玉石俱焚!”
令下如山倒,六軍其響應,宋軍將士們再拔營啟程,殺向幽州!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