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課題四 銼削 |

用銼刀切削工件表面多余的金屬材料,使工件達到零件圖紙要求的形狀、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等技術要求的加工方法稱為銼削。銼削加工簡便,工作范圍廣,可銼削工件上的外平面、內孔以及溝槽、曲面和其他復雜表面。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不便機械加工的,也需要銼削來完成。銼削的最高精度可達IT8~IT7,表面粗糙度可達Ra1.6~0.8μm。可用于成形樣板,模具型腔以及部件,機器裝配時的工件修整,銼削是鉗工的一項重要的基本操作。

【學習目標】

◎ 了解銼刀的種類、規格并能正確選用

◎ 掌握銼削的基本方法、要領,初步形成銼削平面的技能

◎ 學會銼刀的正確保養

◎ 了解銼削安全知識

任務一 銼削基本技能練習

進行銼削基本技能的練習,必須了解銼刀的種類、規格,并根據實際加工表面和零件材料、加工余量等因素正確選用銼刀;要掌握銼削的基本方法、要領,如銼刀的握法、銼削時人的站立姿勢、雙手用力方法等。養成良好的姿勢,不僅是提高銼削質量的基本保證,也是鉗工基本素養非常重要的體現形式之一。

【技能目標】

◎ 學習掌握銼削時的正確站立姿勢,雙手用力的科學方法

◎ 學會用銼刀完成平面、曲面的銼削加工,達到平面度、垂直度小于0.05mm

◎ 學會使用量具對銼削精度進行測量與判斷

一、基礎知識

視頻11 認識銼刀的種類

視頻12 認識銼刀的結構

1.銼刀

銼刀是銼削的主要工具,常用碳素工具鋼 T12、T13制成,并經熱處理淬硬至62~67HRC。它由銼刀面、銼刀邊、銼刀舌、銼刀尾、木柄等部分組成,如圖1.60所示。

圖1.60 銼刀

銼刀按用途可分為普通銼、特種銼和整形銼(什錦銼)3類。

普通銼按其截面形狀可分為平銼、方銼、圓銼、半圓銼及三角銼5種。圖1.61所示為普通銼刀的種類及其相應適宜的加工表面。

圖1.61 各種普通銼及其適宜的加工表面

整形銼(什錦銼)主要用于精細加工及修整工件上難以機械加工的細小部位。它由若干把各種截面形狀的銼刀組成一套,如圖1.62(a)所示。特種銼是加工零件上特殊表面用的,它有直的、彎曲的兩種,其截面形狀很多,如圖1.62(b)所示。

2.銼刀的規格

銼刀的規格主要指尺寸規格。鉗工銼的尺寸規格指銼身的長度,特種銼和整形銼的尺寸規格指銼刀全長。日常生產中,銼刀還必須明確銼齒粗細和截面形狀。銼齒規格指銼刀面上齒紋疏密程度,可分為粗齒銼、中齒銼、細齒銼、油光銼等。截面形狀指銼刀的截面形狀。銼刀齒紋有單紋和雙紋兩種,雙紋是交叉排列的銼紋,形成切削齒和空屑槽,便于斷屑和排屑。單齒紋銼刀一般用于銼削鋁合金等軟材料。

圖1.62 整形銼刀和特種銼刀

3.銼刀的選用

合理選用銼刀,對保證加工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長銼刀壽命有很大的影響。

一般選擇原則是:根據工件形狀和加工面的大小選擇銼刀的形狀和規格;根據材料軟硬、加工余量、精度和粗糙度的要求選擇銼刀齒紋的粗細。粗銼刀的齒距大,不易堵塞,適宜粗加工(即加工余量大、精度等級和表面質量要求低)及銅、鋁等軟金屬的銼削;細銼刀適宜鋼、鑄鐵以及表面質量要求高的工件的銼削;油光銼只用來修光已加工表面,銼刀越細,銼出的工件表面越光,但生產率越低。

提示

銼刀規格是按銼刀齒紋的齒距大小來表示的。按齒紋粗細等級分為五種。

① 粗齒銼刀:齒距為0.83~2.30mm。加工余量為0.50~1.0mm時選用。

② 中齒銼刀:齒距為0.42~0.77mm。加工余量為0.20~0.50mm時選用。

③ 細齒銼刀:齒距為0.25~0.33mm。加工余量為0.10~0.20mm時選用。

④ 粗油光銼刀:齒距為0.20~0.25mm。加工余量為0.05~0.10mm時選用。

⑤ 細油光銼刀:齒距為0.16~0.20mm。加工余量為0.02~0.05mm時選用。

4.銼刀柄的裝卸(見圖1.63)

圖1.63 銼刀柄的裝卸

先用手將銼刀、銼舌輕輕插入銼刀柄的小圓孔中,然后用木錘敲打。也可將銼刀柄朝下,左手扶正銼刀柄,右手抓住銼刀兩側面,將銼刀撴入銼刀柄直至固定緊為止。

拆銼刀柄要巧借臺虎鉗的力。將兩鉗口位置縮小至略大于銼刀厚度,用鉗口擋住銼刀柄,用手用力將銼刀拉出柄部。

5.銼刀的正確使用和保養

(1)新銼刀先使用一面,等用鈍后再使用另一面。

(2)在粗銼時,應充分使用銼刀的有效全長,避免局部磨損。

(3)銼刀上不可沾油和沾水。

(4)不準用嘴吹銼屑,也不要用手清除銼屑。當銼刀堵塞后,應用銅絲刷順著銼紋方向刷去銼屑。

(5)不可銼毛坯件的硬皮或淬硬的工件,銼削鋁、錫等軟金屬,應使用單齒紋銼刀。

(6)鑄件表面如有硬皮,則應先用舊銼刀或銼刀的有側齒邊銼去硬皮,然后再進行加工。

(7)銼削時不準用手摸銼過的表面,因手有油污,會導致再銼時打滑。

(8)銼刀使用完畢時必須清刷干凈,以免生銹。

(9)放置銼刀時,不要使其露出工作臺面,以防銼刀跌落傷腳。也不能把銼刀與銼刀疊放或銼刀與量具疊放。

(10)銼刀不能作橇棒使用或用來敲工件,防止銼刀折斷傷人。

二、課題實施

銼削基本技能的練習

銼削如圖1.64所示的C面和D面(A面和B面均已加工好)。銼削基本技能包括銼刀的握法、銼削時人的站立姿勢、雙手用力方法、平面銼削方法等。

進行銼削基本技能的練習,操作時應根據要求細心體會、感悟、感知,才能有良好的“手感”。

圖1.64 零件圖

操作一 裝夾工件

工件必須牢固地夾在虎鉗鉗口的中部,需銼削的表面略高于鉗口。夾持已加工表面時,應加鉗口銅。

操作二 練習銼刀的握法

應根據銼刀種類、規格和使用場合的不同,正確握持銼刀,以提高銼削質量。

視頻13 銼削的基本操作要領

(1)大銼刀的握法。

右手心抵著銼刀木柄的端頭,大拇指放在銼刀木柄的上面,其余4指彎在木柄的下面,配合大拇指捏住銼刀木柄。左手根據銼刀的大小和用力的輕重,可有多種姿勢,如圖1.65(a)所示。

(2)中銼刀的握法。

右手握法大致和大銼刀握法相同,左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銼刀的前端,如圖1.65(b)所示。

(3)小銼刀的握法。

右手食指伸直,拇指放在銼刀木柄上面,食指靠在銼刀的刀邊,左手幾個手指壓在銼刀中部,如圖1.65(c)所示。

圖1.65 銼削時手的姿勢

(4)什錦銼的握法。

一般只用右手拿著銼刀,食指放在銼刀上面,拇指放在銼刀的左側,如圖1.65(d)所示。

操作三 練習銼削的姿勢

正確的銼削姿勢能夠減輕疲勞,提高銼削質量和效率。銼削姿勢與銼刀大小有關。

下面介紹大銼刀的銼削姿勢。

(1)站立姿勢。

人站在臺虎鉗左側,身體與臺虎鉗約成75°,左腳在前,右腳在后,兩腳分開約與肩膀同寬。身體稍向前傾,重心落在左腳上,使得右小臂與銼刀成一直線,左手肘部張開,左上臂部分與銼刀基本平行,如圖1.66所示。

(2)銼削姿勢。

左腿在前彎曲,右腿伸直在后,身體向前傾斜(10°左右),重心落在左腿上。銼削時,兩腿站穩不動,靠左膝的屈伸使身體做往復運動,手臂和身體的運動要相互配合,并要使銼刀的全長充分利用,如圖1.67所示。

圖1.66 站立姿勢

圖1.67 銼削姿勢

操作四 掌握銼削時的用力

銼削時銼刀的平直運動是銼削的關鍵。銼削的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壓力兩種。推力主要由右手控制,壓力是由兩只手控制的。

由于銼刀兩端伸出工件的長度隨時都在變化,因此兩手壓力大小必須隨著變化,使兩手的壓力對工件的力矩相等,這是保證銼刀平直運動的關鍵。銼刀運動不平直,工件中間就會凸起或產生鼓形面。在銼削過程中,兩手用力總的原則是“左減右加”。這需要多次反復練習、體會,才會慢慢有所感覺。

操作五 掌握銼削速度

銼削速度一般為每分鐘40次左右。太快,操作者容易疲勞,且銼齒易磨鈍;太慢則切削效率低。

操作六 銼削C面

視頻14 平面銼削方法

用交叉銼法、順向銼法及推銼法銼平面。

(1)交叉銼。銼刀貼緊工件表面,運行方向如圖1.68所示。由于銼刀與工件接觸面較大,較易把握銼刀的平衡,同時注意兩手壓力的“左減右加”。以交叉的兩方向順序對工件進行銼削。由于銼痕是交叉的,容易判斷銼削表面的不平程度,因而也容易把表面銼平。交叉銼法去屑較快,適用于平面的粗銼。

銼削后檢查C面的平面度和與A面的垂直度以及80±0.05尺寸余量。

① 平面度檢查。用刀口尺以透光法來檢查。檢查部位如圖1.69(a)所示,用“縱橫交錯”法。根據刀口尺刀口與被檢查面C面間的光隙判斷被檢查平面的直線度或平面度。如圖1.69(b)所示光隙均勻,表示該處平直;如圖1.69(c)所示中間光隙大,表示該處內凹;如圖1.69(d)所示兩邊光隙大,表示該處中凸。

圖1.68 運行方向

圖1.69 平面度檢查

提示

檢查過程中,檢查不同的位置應當將刀口尺提起后再放下,以免使刀口磨損影響檢查精度。

② 垂直度檢查。用直角尺采用透光法檢查。將角尺尺座(短邊)貼緊工件基準面 A 面,長邊輕緩向下移動至觸碰被測表面C面上某點,觀察長邊與表面間的光隙判斷垂直度誤差,如圖1.70 (a)所示。

如圖1.70(b)所示,被測處垂直;圖1.70(c)所示被測處左側有光隙,表示小于90°。而圖1.70(d)所示則表示大于90°。

圖1.70 垂直度檢查

提示

① 角尺尺座應始終貼緊工件基準面,手持尺座向下的力要輕,不能因為看到被測面的光隙而松動角尺,否則測量不準確。

② 與刀口尺一樣,角尺也不能在工件表面拖動。

③ 檢查尺寸。用游標尺在不同尺寸位置上多測量幾次,明確各處尺寸余量,并和垂直度、平面度的檢查結果綜合,分析C面的銼削誤差存在情況。

(2)順向銼。不大的平面和最后銼光可以采用順向銼。如圖1.71所示,銼刀沿著工件表面橫向或縱向移動,銼痕正直。銼削后平面度和垂直度、尺寸的檢查方法同上。

(3)推銼。如圖1.72所示,兩手對稱地握住銼刀,用兩大拇指推銼刀進行銼削。這種方法適用于在表面較窄且已經銼平、加工余量很小的情況下,來修正尺寸和減小表面粗糙度。

圖1.71 順向銼

圖1.72 推銼

銼削后質量檢查方法同上。

在銼削過程中,表面粗糙度的檢查一般用目測,也可用表面粗糙度樣板進行對照檢查。

操作七 銼削D

銼削基本方法同銼削C面,但銼削過程中除檢查與B面的垂直度外,還應注意檢查與C面的垂直度。

操作八 倒角、倒鈍與去毛刺

倒角 一般在圖樣上注明,如倒角1×45°,表示倒角深1mm且與邊成45°角。

倒鈍 一般在圖樣上注明倒鈍R≤0.03mm,表示需倒出0.01~ 0.03mm的棱邊。

去毛刺 如圖樣上注明不準倒角或倒鈍和銳邊,則去毛刺處理即可(去毛刺≤0.010mm后手摸銳邊不扎手)。

如圖樣上不注明倒角(倒鈍),一般需對銳邊進行倒鈍(倒角)處理。

提示

銼削口訣

兩手握銼放件上,左臂小彎橫向平, 右臂縱向保平行,左手壓來右手推,

上身傾斜緊跟隨,右腿伸直向前傾, 重心在左膝彎曲,銼行四三體前停,

兩臂繼續送到頭,動作協調節奏準, 左腿伸直借反力,體心后移復原位。

三、拓展訓練

圓弧凸板圓弧部分的銼削

視頻15 外圓弧面的銼削方法

視頻16 內圓弧面的銼削方法

如圖1.73所示的圓弧凸板零件,在劃線后可先加工成“T”形件,然后再加工R25、R20圓弧。圓弧銼削時銼刀的運行軌跡、用力不同于平面銼削。外圓弧粗銼采用橫向銼法,銼成菱形,精銼采用順向銼法。內圓弧用半圓銼(或圓銼),粗銼采用橫向銼法,精銼采用推銼法。

圖1.73 圓弧凸板零件圖

【操作步驟】

(1)45°斜向裝夾工件,如圖1.74(a)所示。目的是用銼平面的方法去除加工余量。但余量去除至一定程度后需要適當旋轉零件在臺虎鉗上裝夾的角度,以便于形成R25圓弧的包絡線,使得加工余量較小。

(2)用橫向銼法粗銼R25圓弧。

銼刀主要沿著R25的圓弧軸線方向做直線運動,同時還沿著圓弧面做適當的擺動。如圖1.74 (b)所示。一般橫向銼法適用于粗銼圓弧面。

粗銼接近劃線時,用R規檢查圓弧輪廓,判斷誤差大小。用角尺檢查R25圓弧面與大平面的垂直度誤差大小。

(3)用順向銼精銼R25圓弧面。

如圖1.74(c)所示,順向銼圓弧面時,銼刀需同時完成兩個運動:一是銼刀的前進運動,另一個是銼刀繞圓弧軸心的擺動。多次反復,并結合用R規檢查R25輪廓,用角尺檢查圓弧面與大平面垂直度,用游標卡尺檢查圓弧高度65mm等,根據綜合檢測結果,修正銼的位置,直至達到圖紙要求。

圖1.74 銼削凸板圓弧

(4)去除R20內圓弧余量,用半圓銼推直線銼R20至劃線外0.2mm左右處,用橫向銼法繼續去除余量,同時用R規檢查R20的輪廓,用角尺檢查圓弧面與大平面的垂直度。

(5)用細齒半圓銼,采用推銼法精銼R20內圓弧,測量方法同步驟(4)。

(6)各邊倒棱、去毛刺。

四、小結

在本任務中,要了解銼刀的種類、規格并根據實際加工表面和零件材料、加工余量等因素正確選用銼刀;根據要求正確使用銼刀;要理解銼削的基本方法、要領,如銼刀的握法、銼削時人的站立姿勢、雙手用力方法等;熟練運用各種平面銼削方法銼削,并正確、熟練使用刀口尺、角度尺、游標卡尺等量具測量銼削的平面度、垂直度、尺寸等。

任務二 銼削長方體

銼削長方體練習,有助于提高平面銼削技能并達到一定的銼削精度;同時,運用前面所學的劃線、測量方法,根據圖紙的要求正確劃線、找正,并熟練使用刀口尺測量平面度、角尺測量垂直度和用游標卡尺正確測量尺寸。

【技能目標】

◎ 鞏固正確的銼削姿勢

◎ 提高平面銼削技能

◎ 正確使用量具

一、基礎知識

銼削如圖1.75所示的長方體。毛坯為φ35的45#鋼經粗車削端面和外圓,車削后外圓直徑φ32mm、長度115mm。加工成21mm×21mm×115mm的長方體,要求為圓柱體的內接長方體,保持長方體各棱邊成一條直線。

1.圖紙技術要求

根據加工圖紙,21mm×115mm 的表面平面度允差0.05mm,與端面和相鄰面垂直度允差0.06mm。長方體兩相對面的尺寸分別為(21±0.06)mm 和(115±0.10)mm。六個平面的表面粗糙度允差Ra 3.2μm。長方體內接于圓柱體。

圖1.75 長方體零件圖

2.加工要點分析

加工要做到內接,需要劃線時先找出圓鋼的端面圓的中心,根據中心劃線。圓鋼轉位90°后必須進行找正后才劃線。測量時第一個平面的位置要通過面至圓鋼母線的尺寸來控制,測量相對面時再控制(21±0.06)mm。由于21mm×115mm的面需要與相鄰面垂直,因此,各面的平面度誤差要盡可能小,否則將影響垂直度的誤差的大小。同時,加工時,先加工的面垂直度誤差要盡可能小,這樣測量第四個側面與相鄰面的垂直度誤差時,才會得到比較小的垂直度累積誤差。表面粗糙度的控制主要靠銼刀的選擇和用力的控制。在精銼時選用細齒銼刀,使得銼削紋理成縱向并獲得較好的表面粗糙度。

二、課題實施

操作一 確定加工余量

根據圖紙檢查毛坯尺寸,明確加工余量。

操作二 劃線

(1)將圓鋼穩定地放置于V形鐵上,利用高度游標卡尺在劃線平板上測量和劃線。

(2)用高度游標卡尺量取圓鋼放在 V 形鐵上的最上面母線高度 L,根據步驟(1)量得的圓鋼直徑D,計算出中心線的位置尺寸L0=L?D/2并劃線。

(3)根據L0在高度游標卡尺上的讀數,用(L0±15.5)mm分別劃出長方體的加工界線。

(4)將工件在V形鐵上旋轉90°,根據已劃的線條用角尺找正圓鋼的位置。

(5)同步驟(2)、(3)劃線。

(6)將圓鋼從V形鐵拿下,將A面放在劃線平板上,以A面為基準劃長度方向線。

劃線后的工件如圖1.76所示(注意不要漏劃線條)。

圖1.76 劃線后的工件

(7)檢查所劃的線條是否符合圖紙要求。

操作三 粗、精銼端面基準A

粗銼用300mm的粗齒扁銼,精銼用250mm的細齒扁銼,達到平面度要求和Ra3.2μm。

操作四 粗、精銼基準面B

先用300mm的粗齒扁銼粗銼,留0.15mm左右的精銼余量,再用250mm的細齒扁銼精銼,使B面達到平面度要求和Ra 3.2μm。銼削時注意用刀口尺測量該面的平面度,用角尺測量與基準A面的垂直度。尺寸的控制為(D/2+10.5)mm,如圖1.77(a)所示。

操作五 粗、精銼B面相對面

銼刀選用和銼削方法同操作三。使該面達到平面度要求和Ra3.2μm,尺寸控制為(21±0.06)mm。銼削時注意用刀口尺測量該面的平面度,用角尺測量與基準A面的垂直度。測量時需要將垂直度、平面度、尺寸誤差進行綜合分析,以確定應該銼削的部位,如圖1.77(b)所示。

操作六 粗、精銼B面相鄰面

銼刀選用和銼削方法同上。使該面達到平面度要求和Ra 3.2μm,尺寸的控制為(D/2+10.5)mm。除測量平面度、尺寸外,該面還必須測量與已加工好的兩個面以及與A面的垂直度,并對垂直度、平面度、尺寸誤差進行綜合分析,以確定應該銼削的部位,如圖1.77(c)所示。

操作七 粗、精銼第4個長平面

銼刀選用和銼削方法同操作三。使該面達到平面度要求和Ra3.2μm,尺寸的控制為(21±0.06)mm。除測量平面度、尺寸外,該面還必須測量除相對面外的其余三個已加工好的相鄰面的垂直度,并對垂直度、平面度、尺寸誤差進行綜合分析,以確定應該銼削的部位,如圖1.77(d)所示。

圖1.77 銼長方體

操作八 粗、精銼最后一個面——端面

使該面達到平面度要求和Ra3.2μm,尺寸的控制為(115±0.10)mm。應測量該面與已加工好的四個長面的垂直度,并綜合垂直度、平面度、尺寸誤差確定應該銼削的部位。

操作九 檢查修正

全部復檢,并作必要的修正銼削,然后各去棱邊毛刺。

操作十 對照評分標準進行自我測評(見表1.3)

表1.3 長方全零件圖評分表

提示

AB面是測量基準,必須達到規定的精度要求后才能銼削其他的面。

② 銼削時尺寸的控制必須要與垂直度、平面度的測量協同進行,要做到勤看勤量,以免精度超差。

三、拓展訓練

銼削質量分析

通過任務一和任務二的練習,在操作過程中或加工完工件后,會發現出現尺寸精度超差或形位公差(如平面度、垂直度等)不符合要求、加工表面較粗糙等情況,以至于工件精度不符合圖紙要求而成為廢品。因此,了解廢品存在的形式、分析產生原因并明確如何預防,有助于進一步提高銼削技能和水平。

1.銼削常見的質量問題

銼削常見的質量問題有:平面中凸、塌邊和塌角;形狀、尺寸不準確;表面較粗糙;銼掉了不該銼的部分;工件被夾壞等。

2.銼削質量分析及預防辦法

銼削質量分析及預防辦法,如表1.4所示。

表1.4 銼削產生廢品的種類、原因、預防辦法及檢驗工具和方法

【操作步驟】

(1)取自己做的如圖1.75所示的長方體銼削工件,對照圖紙進行測量,并做好相關記錄。

(2)用刀口尺分別測量四個長面平面度,在中凸或塌角處做好記號;確定自己在加工過程中的問題,對照表1.3分析產生中凸或塌角的原因,明確預防措施。

(3)用角尺測量任意兩個相鄰面的垂直度,并在誤差處做好記號。確定累計誤差的所在,對照表1.3分析垂直度誤差的原因,明確預防措施。

(4)用游標卡尺分別測量(21±0.06)mm(二處)、(115±0.10)mm三個尺寸。注意在不同位置測量并記錄最大值和最小值。對照表1.3分析尺寸超差的原因,并綜合垂直度、平面的誤差分析,確定平面加工誤差的大小和產生的原因,明確預防措施。

(5)目測六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觀察表面有否明顯的銼痕,檢查銼削時所用銼刀有無嵌入的銼屑,對照表1.3分析表面粗糙的原因,明確預防措施。

(6)根據所做記錄以及相關的預防措施,按照任務二中銼削長方體的主要操作步驟,將尺寸銼小0.5mm。

(7)對所銼的工件重新檢測,分析質量問題以及產生的原因,并進一步明確相關預防措施。

四、小結

在本任務中,要理解長方體的加工順序,明確加工工藝重要性。通過銼削、劃線、測量等操作,習得平面銼削技能并能達到一定的銼削精度。在操作中要注意綜合運用各種測量方法,根據測量結果綜合分析,確定銼削位置和余量,以確保加工精度。同時,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加工速度。

課題總結

本課題以銼削凸板零件、將圓鋼銼成內接長方體等為例,介紹了有關銼刀的基本知識、銼刀握法、銼削站立姿勢、銼削力運用、銼削質量的檢驗銼削的廢品分析以及相關安全文明生產知識。通過對本模塊的學習,要了解銼刀的種類、規格,能根據圖紙和工藝要求正確選用銼刀。有正確的握銼姿勢、銼削站立姿勢。通過反復的銼削練習,體會感悟銼削力的運用。能運用刀口尺、角尺、游標卡尺等量具進行簡單的銼削質量檢驗,并知道銼削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和預防方法。

銼削是鉗工的基本技能之一。良好的銼削動作、姿勢的養成將對今后的鉗工操作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要樹立質量意識、效率意識,追求銼削質量,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銼削速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莒南县| 封丘县| 罗平县| 涪陵区| 筠连县| 义乌市| 诏安县| 法库县| 永善县| 荥阳市| 桂林市| 兖州市| 吉木萨尔县| 吉木乃县| 夹江县| 政和县| 尖扎县| 连江县| 宜川县| 东明县| 碌曲县| 巴彦淖尔市| 浪卡子县| 镇江市| 楚雄市| 庆阳市| 泽州县| 霞浦县| 黎川县| 清镇市| 平安县| 榆林市| 宜宾市| 新泰市| 芮城县| 屯留县| 张家川| 瓮安县| 江永县| 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