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得很經典,不知道出自誰的手筆,這里請允許我引用一下:
“30年前說下海能賺錢的人,被認為是不贊同。
20年前說炒股能賺錢的人,被認為是不贊同。
15年前說保險能幫到大家的,被認為是不贊同。
10年前馬云說互聯網能改變人們的生活,也被認為是不贊同”
然而,不管你贊同與否,每一次新機遇的到來,都會造就一批富翁!每一批富翁都是:當別人不明白的時候,他明白他在做什么;當別人不理解的時候,他理解他在做什么;當別人明白了,他富有了;當別人理解了,他成功了。
前面這段話提到了下海、提到了股票、也提到了保險。回首往事,下海我固然沒有這個膽量,這個詞也不是用來形容一般人的。那時候我還很年輕,在帶胖胖去深圳時我只是在大腦里有過那么一閃念。身體上的原因和對單位的依賴性使我完全不敢有“非分之想”。多年后和胖胖聊天時她還提起過:當初你要是有膽量到深圳去闖一闖,說不定我們的生活會是另一番景象。可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后果。
股票,這個現在已不是什么新鮮玩意的東西,我在1999年接觸過,那是經過胖胖同意的、是在我即將從房地產公司退出時草率的“謀生”之舉。不正確的投資理念當時就讓我在ST股票上摔了個大跟頭。按說胖胖和我結婚后,逐漸的對周圍新鮮的東西還是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怪只怪我們介入股市的時候太遲了,不是20年前,當然也就沒有分享到中國股市波瀾壯闊的“5。19”行情。
說到這里,我要說的是:我從事保險工作,起初胖胖是不支持的。我就納悶,一個曾“后悔”過沒有“下海”、對風險極高的股市都間接“參與”過的胖胖、為什么不理解保險呢?說到底,這其實源于岳父對子女們的“教育”。胖胖的姊妹四個沒有誰認可保險是個正當職業,尤其是對非正式員工的保險營銷員而言,我們統統被稱之為“跑保險”的。胖胖始終是看不起這個行當,可我偏偏就是個營銷員。好在我從事的是產險業務,這幾年做下來也達到了她對我的最低要求,她也就不再說什么了。所以,我決定跟隨王經理跳槽到平安,也無需和胖胖商量,到哪兒都是做保險,反正你能賺錢養家就行。
“中國平安”,現在基本上是國內保險行業最牛的公司。在這里,我無意為該公司做廣告宣傳,我也不配,我只是想記錄下來我在平安保險呆了六年的喜悲經歷。喜的是,在平安,我不再是營銷員,而是正式員工,有底薪、有五險一金;悲的是,在平安,我意外地因公負傷,最終因家庭和個人的原因,我不得已含淚選擇離開了平安!
在人保財險同樣做了六年的營銷員,雖說業績逐年提升,但我始終沒有“家”和“單位”的感覺。保險行業代理制和員工制的區別是我選擇堅決跟隨王經理跳槽的主要因素,同時,多年來王經理的為人處事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好感,他的個人魅力也吸引著我不愿意離開他。
其實,在隨王經理離開人保財險之前,我們一幫營銷員與公司之間曾發生過一件趣事,估計這件事是王經理跳槽的誘因:
那是幾個月前的一天晚上,與往常一樣,晚飯后我和胖胖邊看電視邊等著貓子下晚自習,這時手機響了,我一看是鄒主任打來的:
“什么事啊?這么晚了來電話。”
“你今天只顧著在外面跑業務,也不到公司來一下,還不知道我們的頭兒換了吧?”從鄒主任的話里我聽到了一絲擔憂。涉及到營銷部領導的變更,我一下子來了精神:
“什么什么?,你說什么?頭兒換了,那是誰來管我們?”
“是誰!他也是曾經領導過你的,他來營銷部當經理。”
“怎么會是他呀!那王經理呢?王經理不管我們了?”一聽說是他,我不免心頭一緊,追問著鄒主任。
“王經理不再管我們了,公司文件都打印好了,明天晨會上宣布。”鄒主任的語氣里透著一股無奈,我和鄒主任經常在一起,太熟悉他說話的聲音,一聽聲音我就仿佛能看到他的表情。
“你的意思是……?我明白了,那你趕快將省公司負責黃岡工作的領導電話告訴我,要快!”我完全揣測到鄒主任的想法,今天晚上不把情況反應上去,明天早上一宣布那就遲了。作為營銷員,我們有權利向上級反應情況,有權建議公司聘任我們喜歡的負責人來領導營銷部。很快,鄒主任的信息發來了,我毫不猶豫地打通了省公司某位領導的電話,反映了營銷員的愿望,最后說了一句:
“……強烈要求王經理來領導我們工作,如果黃岡公司不立刻停止計劃在明天早上宣讀的人事任免文件,那我就會在晨會上當場率領全體營銷員集體辭職!”不知怎么了,我的態度相當的強硬,完全不容商量,我要看看我們營銷員說話的分量到底有多重。
沒想到我的這番話掀起了軒然大波,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趕到公司職場,向陸陸續續來開會、還不知情的同事們介紹昨天晚上我和省公司領導的通話,表明態度。令人欣慰的是大家都支持我,我心里的擔憂頃刻之間一掃而光。接下來的事不出我所料,晨會沒有宣布新的人事安排,我們勝利了!這讓我深深地感到一個團隊集體的力量是多么的重要啊!事后了解到省公司領導連夜通知黃岡公司取消這次人事安排,更有人說這幫營銷員真是太厲害了,居然敢蚍蜉撼大樹!
這段往事,多年后仍不失為大家聚在一起時的笑談,我從中無疑是感觸頗多。就在平安保險在黃州設立公司后,作為保險營銷員,我免不了也會去平安打探一番。當時也有人請我加入平安,我卻說道:我一個人來平安沒什么作用,平安要是把王經理請動了,我們這些蝦兵蟹將那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沒想到我隨口的一句玩笑話還真的應驗了。是團隊的力量把我們帶入了平安,它使我們的理念融入了平安的文化,在平安發揚光大。
2006年9月的某一天晚上,在黃岡賓館一間豪華的包間里,平安黃岡公司的老總設宴款待了我們,參加人員有我前面提得到肖強、謝靜宜、鄒主任等以王經理為首的七八個營銷員。席間傾聽老總的介紹,平安的服務宗旨、平安的精神讓我們煥然一新,我仿佛渾身上下充滿了活力,有一種蠢蠢欲動的狂熱。這發源于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深圳的中國平安保險公司、讓我這個曾經在深圳工作過的打工者再次領略到特區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經營理念。
“四海之內,心手相牽,選擇平安是你我的心愿;追求卓越,全心奉獻,回饋社會是我們的諾言;……讓每一個早晨與平安相見,人生擁有溫馨的家園,讓每一顆心靈與平安相連,生命書寫輝煌的詩篇。平安!平安!平……安!”我們唱著公司司歌《平安頌》,開始了在平安保險的精彩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