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等人就在城門口一直等著,直到知道袁紹和蔣奇兵分兩路趕回青州和冀州,才準備回城。
“應該是西域府對袁紹動手了,西域府張廣到底是什么人?他是怎么做到滴水不漏,將這么多諸侯全部套進去的?”
荀彧就是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目前的局面,是因為甘寧和太史慈的孤軍深入,逼迫張廣不得不這么做。
張廣的本意,是還想在宛縣做幾年悠閑咸魚的。
“荀令君,快看,有軍隊!”曹純突然大喊。
眾人回頭,數萬將士,前頭上萬騎兵,估計是看到城門大開,正瘋狂的策馬奔向陳留城。
“是趙子龍的飛龍部,快,回城,關城門,快,還愣著干嘛?”荀彧第一個反應過來,大聲催促。
城門還是搶在飛龍部到達之前關閉,荀彧等人登上城墻,遠遠的看著城外趙子龍和張繡兩人。
“荀令君,還好聽了你的,沒有讓家屬住進張廣的祖宅,你是不是早就料到張廣會趕走袁紹?”夏侯淵問道。
“趙子龍和張繡來的這么快,倒是沒有想到,我只堅信一點,連主公都拿張廣沒有辦法,袁紹又算什么?”
趙子龍和張繡瘋跑來城外,并沒有想過要奪城,只是嚇嚇曹軍而已。
陸遜說過,只要他們兩個領兵圍困陳留城,等主公來處理就可以。
“荀令君,夏侯將軍,別來無恙啊!”趙子龍朝著城上大喊。
“趙將軍,你們這是和袁紹一樣,也要來奪我陳留城?”荀彧同樣大喊。
“哈哈,我家主公說了,陳留城本來就應該是我們西域府的,我們只是來拿回本就屬于我們的東西,當然,你們盡可放心,主公來陳留城之前,我們不會動一兵一將。”
趙子龍說完,和張繡一起領兵后撤三里,安營扎寨,做好了長久圍城的準備。
“荀令君,趙子龍是不是在和我們說真話?他們真不會對我們動兵?”夏侯淵問道。
“夏侯將軍,放心吧,人家現在已經不需要耍這種小手段來攻占小小的陳留城,從今天開始,大家可以放心回城睡覺,不用守城了。”
荀彧第一個往城墻下走,走了幾步,好像又想到了什么,回過頭來看著曹休。
“曹將軍,城里儲存的糧草反正足夠我們吃一年以上,以后,每天按五萬人的量,一日三餐送去城外給趙子龍和張繡部下將士。”
“荀令君,這又是什么道理?他們圍城,我們還要給他們提供吃的?”曹休不解。
“唉,主公曾經欠張廣的情分,我們能還多少就還多少。”
曹操當初冒冒失失跑去攻打徐州,結果被呂布和陳宮趁虛而入,占了兗州。
那個時候,曹操領著數萬人駐扎在陳留城外,一直都是張廣為曹軍提供吃的。
要知道,那一年,可是天災之年,到處都缺糧。
曹休按荀彧說的,每天派人送出去的食物,都被趙子龍原封不動退回。
“曹將軍,主公沒有軍令之前,我們不能接受你們任何的東西。”趙子龍站在城下朝城上的曹休大喊。
趙子龍何許人,自陳留城就開始跟著張廣,張廣和曹操之間的事情,他是一清二楚。
張廣和曹操之間,遲早是要了斷恩怨的,他趙子龍不想湊這個熱鬧。
陳留城。
城里駐著曹軍,城外是數萬西域府將士,竟然很神奇的融洽想處,相安無事。
時間久了,曹休干脆下令放下吊橋,半開城門,讓城內百姓可以自由出入。
陳留城相安無事。
袁紹可就頭大了。
他和蔣奇剛分兵兩路不久,幽州送來緊急軍情。
西域府徐庶為主將,顏良、張遼、高順、文遠等大將聽從調遣,已經從雁門關進入幽州,直撲薊縣。
“西域府這是早就謀劃好了啊,他們真正的目標,是我袁紹治下寬廣的領地。”袁紹撫額長嘆。
可笑我袁紹,不久前,還天真的以為張廣的西域府是要和自己分治天下。
西域府之所以不搶先攻占兗州和豫州,就是為了引我袁紹領兵一路南下,將自己的大本營冀州等地拋在腦后。
“主公,青州、幽州同時遭到攻擊,我們怎么辦?”郭圖等謀士到了現在,是想不出一點辦法來。
“速速派人去幽州柳城、遼東郡等地找塌頓和公孫康,請求他們派兵增援袁熙。”
袁紹能想到的,也只有烏恒聯盟的塌頓和遼東太守公孫康能救袁熙。
袁紹繼續北上,剛過黃河,進入冀州境內,又有斥候縱馬來報。
“報,主公,幽州塌頓治下柳城被西域府將士攻占,袁熙將軍派去向塌頓和公孫康求援的人,全部被殺。”
“什么?柳城在幽州腹地,徐庶不是剛進幽州嗎?怎么這么快就打到了柳城?”袁紹大怒。
“這是袁熙將軍讓我交給主公的書信。”
斥候見袁紹發怒,忙不迭下馬,跪地上顫顫巍巍拿出一封書信。
“父親,徐庶屬下顏良部,各種從來沒有見過的大殺傷力武器層出不窮,袁軍根本無法抵擋,他們離我的薊縣已經不遠。
甘寧和太史慈兩人領軍孤軍深入,柳城已經被他們攻占,切斷了塌頓和公孫康增援我們的道路。
甘寧部下將士,有不少人拿著長棍子一樣的武器,可以噴火,一打一大片,塌頓和公孫康兩人如今也是汲汲自危。
父親,幽州估計是守不住了,孩兒會拼死駐守薊縣,和薊縣共存亡。”
袁紹頹廢,完了,全完了。
幽州守不住,青州肯定也差不多。
張廣之所以不急,估計是等著自己返回冀州之后,再決一死戰。
屆時,北邊有徐庶,西邊有龐統和馬超,南邊是趙子龍,東邊是大漢命師張廣。
自己的冀州真正的四面楚歌啊。
“來人,速速去青州和幽州,讓袁熙、袁譚和蔣奇速速領軍回冀州,我們合兵一處,死守冀州。”
袁紹現在只求袁熙和袁譚兩兄弟能來得及撤回冀州。
袁紹想著自己手上還有幾十萬兵馬,如果死守冀州,就算守不住,也要他張廣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