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可以動用的錢只有一貫三串五文錢。在這里錢的稅例是,最小的是一文鐵錢,十文等于一串,連在一起的。十串等于一貫,十貫等于一兩銀錢,十個銀錢等于一個中銀錢,十個中銀錢等于一個大銀錢,十個大銀錢等于一個金元,
而家里有的錢是少得可憐,還不夠買二十斤豬肉。因為一斤豬瘦肉是十二文錢,一斤肥肉是十五文錢。當然了不是人家不喜歡吃瘦肉,而是沒錢吃,買個肥肉都是用來煎油的。
米是五文錢一斤,每畝田產米也就是兩百斤,家里田多的還可以拿出去買,少的話還不夠吃。而月蕊家就是不夠吃的。
玉米是三文錢一斤,畝產三百斤,想賣也是不現實的,這一畝地收得的玉米本來就少了,再減去稅收,剩下的剛好糊口。沒經過改良的玉米種子,種下去收下來的玉米那是越來越小。而在這里種的方法跟她所知道的又不同,種出來的玉米長得那叫一個慢。
花生還好點,只是用來種花生地不是啥好地,種出來的花生沒幾稞,就算侍候得好點,收成比較多了,可是花生畢竟不能當飯吃,她們連飯都吃不起,誰跟你去種那么多的花生?種出來拿去買也是可以的,但是種出來就那幾稞,誰好意思拿去買?
黃豆家里已經沒有多少,一斤黃豆是四文錢,家里的黃豆已經賣得差不多,留下種子那是萬萬不能再買了。
家里的錢不多了,在這個信息幾乎封閉的社會里,人們想賺錢很難,當然了,也有不少的人出去打工,就是去縣里,縣里有條河,那條運河經常要人去搬貨品,農閑的時候,村里的男人們經常會去那里找活做。
母親除了買米的時候存點錢,就是去給人家做幫工。縣里起房子用的青磚,母親去給人家挑磚頭,這個活計很辛苦,家里有勞力的人家是不會去的,像她家這樣實在沒錢的才會做。她知道娘親真的很辛苦,每當她去挑磚頭回來的時候,肩膀都是腫的。可是每次有人跟娘親說又有這種活計,她都會毫不猶豫的把活計接下來。為了這個家,娘親負出了太多的辛勞。
縣里有活計的其實是很多,也有很多地方招小工的,但是以前月蕊沒進縣城過,知道的都從別人口中得到。有好多人在縣城里發了家,也有好多人一無所有的從縣城里回來,不管什么說,縣城是村里人最向往的地方。
月蕊打算出去大干一帆,老是在家也不是辦法,她們家女娃多,母親已經快到養不起的地步了。月蕊上有爹娘跟一個哥哥,下有兩個妹妹,都是要吃的,不管家里過得有多難,哥哥還是上學堂了。村里雖然沒有出過一個秀才狀元的,但是村長堅持讓大家都有機會上學堂。
雖然月蕊以前很癡呆,但是娘親從來就沒有過放棄她的想法,哥哥妹妹們有的東西,她不會短了月蕊。月蕊的妹妹們,三妹只有八歲,小妹只有五歲,都是些不能做事光吃飯的年齡,這個年齡的女孩兒只知道整天瘋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