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視頻詳解西門子S7-1500 PLC
- 李長軍等主編
- 10387字
- 2021-01-07 21:31:28
3.2 CPU模塊的參數設置
當硬件模塊設置完成后,還需要對CPU模塊進行設置,在出廠狀態下,所有硬件模塊的參數都為默認設置,均可滿足簡單的標準應用。在不同的工業應用場合,用戶可根據設備的工藝要求和環境要求修改參數。
下面以CPU 1516F-3 PN/DP模塊為例介紹CPU模塊的參數設置。選中博途V15軟件“設備視圖”中機架上的CPU模塊,打開CPU模塊的“屬性”巡視視圖,如圖3.7所示,在這里可以設置CPU模塊的各種參數。

圖3.7 CPU模塊的“屬性”巡視視圖
3.2.1 常規

單擊“屬性”巡視視圖中的“常規”選項卡,常規選項包括項目信息、目錄信息、標識與維護及校驗和等信息。
1. 項目信息
用戶可以在“項目信息”選項下編寫和查看與項目相關的信息,如圖3.8所示,“名稱” 是模塊名稱,可根據需要更改,如果更改了,則更改后的名稱可作為設備名稱出現在“設備視圖”和“網絡視圖”中。“作者”和“注釋”可以不更改。“機架”和“插槽”不能修改。

圖3.8 “項目信息”選項
2. 目錄信息
在“目錄信息”選項下可以查看“短名稱”及其簡單的“描述”、“訂貨號”、“固件版本”等信息,如圖3.9所示。

圖3.9 “目錄信息”選項
3. 標識與維護
在“標識與維護”選項下,可以通過查看“工廠標識”來識別工廠的各個設備,“位置標識”是設備名稱的一部分,用來表示確切的設備位置。“工廠標識”和“位置標識”欄中最多可以輸入32個字符,還可以選擇安裝日期和更多信息。“更多信息”欄中最多可以輸入54個字符。如圖3.10所示。

圖3.10 “標識與維護”選項
4. 校驗和
校驗和用于檢查PLC程序的身份和完整性。在編譯過程中,塊文件夾和文本列表中的塊將自動標記一個唯一的校驗和,可快速判斷CPU中當前運行的程序是否為很久以前加載的程序或是否發生了變更。通過指令GetChecksum可在程序運行時讀取校驗和。
3.2.2 Fail-safe(故障安全)
由于CPU 1516F-3 PN/DP模塊是帶有安全故障保護型的,因此在CPU的“屬性”選項中需要設置故障安全選項Fail-safe,所有與故障安全相關的設置均顯示一個黃色方框,如圖3.11所示。當故障安全關閉后,該CPU模塊可以當作普通的CPU模塊使用(F-activation故障安全功能使能激活),F參數的設置可以簡單地使用默認值(F-parameter參數)。本例中取消安全保護故障使能。

圖3.11 “Fail-safe”選項
3.2.3 PROFINET[X1]和PROFINET[X2]接口

CPU模塊的PROFINET[X1]和PROFINET[X2]兩個接口需要設置的參數基本相同。這里只介紹PROFINET[X1]接口的參數設置。
PROFINET[X1]是CPU集成的第一個PROFINET接口,接口參數主要包括常規、以太網地址、時間同步、操作模式、高級選項和Web服務器訪問等。
1. 常規
在PROFINET[X1]接口的“常規”選項下有“名稱”、“作者”和“注釋”等參數,這里不做贅述。
2. 以太網地址
單擊“以太網地址”選項,打開如圖3.12所示的界面,在界面中可以創建子網、設置IP協議和PROFINET參數。

圖3.12 “以太網地址”選項界面
(1)接口連接到
“接口連接到”是設置PROFINET[X1]接口連接的子網。如果子網中顯示“未聯網”,則可通過單擊“添加新子網”選項添加新的以太網,新添加的子網名稱默認為PN/IE_1。如果有多個子網,則可通過下拉菜單選擇需要連接的子網。
(2)IP協議
IP協議有3個參數選項,默認狀態為“在項目中設置IP地址”,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IP地址和子網掩碼。默認的IP地址為192.168.0.1,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
“使用路由器”選項是指當PLC需要和非同一子網的設備進行通信時,需要激活“使用路由器”選項,并輸入路由器(網關)的IP地址。
“在設備中直接設定IP地址”選項是指當不在硬件組態中設置IP地址時,可激活“在設備中直接設定IP地址”選項,通過使用顯示屏或函數T_CONFIG等方式分配IP地址。
(3)PROFINET
在“PROFINET”選項下,參數選項默認為“自動生成PROFINET設備名稱”時,博途V15軟件自動生成“PROFINET設備名稱”、“轉換的名稱”和“設備編號”。如果取消該選項,則由用戶設定PROFINET設備名稱。
3. 時間同步
NTP模式是網絡時間協議,是指在NTP模式中,設備按固定時間間隔將時間發送到子網(LAN)中的NTP服務器,用來同步站點的時間。這種模式的優點是能夠實現跨子網的時間同步。
打開“時間同步”選項,如圖3.13所示,如果激活“通過NTP服務器啟動同步時間”,則表示該PLC可以通過以太網從NTP服務器上獲取時間以同步自己的時鐘。該選項需要組態最多四個NTP服務器的IP地址。更新周期用于定義兩次時間查詢之間的時間間隔(單位:s),時間間隔的取值范圍在10s~24h之間。

圖3.13 “時間同步”選項
4. 操作模式
一個PROFINET網絡中的CPU模塊即可作為IO控制器使用,也可以作為IO設備使用,這需要由PROFINET接口中的操作模式來設置,如圖3.14所示。

圖3.14 “操作模式”選項
當CPU模塊作為IO設備(智能設備)時,需要激活“IO設備”選項,并在“已分配的IO控制器”選項中選擇一個IO控制器。如果IO控制器不在該項目中,則選擇“未分配”。如果激活“PN接口的參數由上位IO控制器進行分配”,則IO設備的設備名稱由IO控制器分配。
5. 高級選項
在“高級選項”中可以對“接口選項”、“介質冗余”、“實時設定”、“端口[X1 P1 R]”等選項進行設置。
(1)接口選項
接口選項用于對PROFINET接口的一些通信事件進行設置,如圖3.15所示。

圖3.15 “接口選項”界面
①如果不激活“若發生通信錯誤,則調用用戶程序”選項,則當出現PROFINET接口的通信錯誤時,就不會調用診斷中斷組織塊OB82,錯誤信息會進入CPU的診斷緩沖區。如果激活該選項,則當出現PROFINET接口的通信錯誤時,會調用診斷中斷組織塊OB82。
②在PROFINET通信網絡中,IO控制器是通過IO設備名稱來識別IO設備的。早期的IO設備通常通過插入可交換介質(存儲卡)或編程設備分配名稱。IO控制器使用該名稱識別IO設備。現在的IO設備沒有存儲卡,在更換IO設備時,可激活“不帶可更換介質時支持設備更換”選項,通過預先定義的拓撲信息和正確的相鄰關系,IO控制器可以檢測到更換的新IO設備,并為其分配已組態的設備名稱。
③“允許覆蓋所有已分配IP設備名稱”是指當使用拓撲信息分配設備名稱時,不需要將新替換的設備恢復到出廠值設置。
④“限制饋入網絡中的數據”是設置通過接口傳入網絡中標準以太網通信的網絡負載最大值。在PROFINET IO系統中,默認所有設備支持“限制饋入網絡中的數據”功能。
如果將CPU模塊用作IO控制器,則系統自動啟用“限制饋入網絡中的數據”功能。如果未將CPU模塊用作IO控制器,則可啟用也可禁用“限制饋入網絡中的數據”功能。
⑤LLDP表示鏈路層發現協議,是標準IEEE-802.1AB中定義的一種獨立于制造商的協議。以太網設備使用LLDP,可按固定間隔向相鄰設備發送關于自身的信息,相鄰設備將保存此信息。
現場總線標準IEC 61158 V2.2(簡稱IEC V2.2)為具有PROFINET接口的設備實現了LLDP。所有聯網的PROFINET接口必須設置為同一種模式(IEC V2.3或IEC V2.2),具有多個PROFINET接口的設備要求使用此標準的新版本IEC V2.3。
當組態同一個項目中PROFINET子網的所有設備時,博途V15軟件會自動設置正確的模式,用戶無需考慮設置問題。如果是在不同項目下進行組態,則可能需要手動設置。
如果選中“使用IEC V2.2 LLDP模式”選項并且無法更改,則PROFINET接口僅支持V2.2模式。如果禁用“使用IEC V2.2 LLDP模式”選項并且可以更改,則PROFINET接口支持V2.2模式和V2.3模式。
⑥“保持連接監視”是指向TCP或ISO-on-TCP連接伙伴保持連接請求的時間間隔,選項默認為30s,設置范圍為0~65535。
(2)介質冗余
S7-1500 PLC的PN接口支持MRP協議,即介質冗余協議,可以通過MRP協議來實現環網的連接。“介質冗余”選項如圖3.16所示。

圖3.16 “介質冗余”選項
“MRP域”下拉列表中列出了所選IO系統中現有的MRP域名稱。如需更改,則必須單擊“域設定”按鈕,域名稱只能在子網設置中集中修改。
在“介質冗余功能”中可選擇“環網中無設備”、“管理器”或“客戶端”三種選項,可以設置CPU模塊在介質冗余功能中作為管理器或客戶端。當作為管理器時,負責發送檢測報文以檢測網絡的連接狀態,在“環網端口”選項中還要選擇使用哪兩個端口連接MRP環網,以及在網絡岀現故障時,是否調用診斷中斷OB82,即激活診斷中斷。當作為客戶端時,則只轉發檢測報文。
(3)實時設定
“實時設定”選項主要是對“IO通信”、“同步”和“實時選項”三個選項進行設置,如圖3.17所示。

圖3.17 “實時設定”選項
①IO通信用于設置PROFINET的發送時鐘時間,默認為1ms。
②“同步域”用來顯示同步域的名稱,如果組態IO控制器并連接到以太網子網,則其將被自動添加到該以太網子網的默認同步域,默認同步域始終可用。所有域內的PROFINET設備均按照同一時基進行時鐘同步。如果一臺設備為同步主站(時鐘發生器),則所有其他的設備均為同步從站。
“同步功能”選項可以選擇設置“未同步”、“同步主站”、“同步從站”。
“RT等級”用于選擇IO設備的實時類別。選擇“RT”時,設備始終異步運行。選擇“IRT”時,所有的站點都在一個同步域內,確保所有屬于此域的設備能同步通信。
③帶寬是博途V15軟件根據IO設備的數量和I/O字節,自動計算的“為循環IO數據計算得出的帶寬”,最大帶寬一般為發送時鐘的一半。
(4)端口[X1 P1 R]
CPU模塊的PROFINET[X1]端口自帶一個兩端口的交換機,分別為端口[X1 P1 R]和端口[X1 P2 R],這兩個端口需要設置的參數相同。這里只介紹其中一個端口的參數設置。
選中“端口[X1 P1 R]”選項,如圖3.18所示,端口需要設置的參數有“常規”、“端口互連”和“端口選項”。

圖3.18 “端口[X1 P1 P]”選項界面
①用戶可以在“常規”選項下的“名稱”、“注釋”等欄中進行提示性的標注。
②“端口互連”選項有“本地端口”和“伙伴端口”兩個參數。在“本地端口”欄中顯示本地端口的屬性,“介質”選項默認為“銅”,銅纜無電纜名。在“伙伴端口”的下拉列表中可以選擇需要連接的伙伴端口,如果在拓撲視圖中已經組態了網絡拓撲,則將在“伙伴端口”欄中顯示連接的伙伴端口、“介質”類型、“電纜長度”、“信號延時”等。對于“電纜長度”、“信號延時”兩個參數,僅適用于PROFINET IR通信,可以設置其中一個,另一個參數會自動參加。例如,選擇“電纜長度”,則博途V15軟件可根據指定的電纜長度自動計算信號延時。
③在“端口選項”中有“激活”、“連接”和“界限”三個選項。
激活“啟用該端口以使用”選項是指通過選擇該選項來使用該端口,否則禁止使用該端口。
“連接”選項中的“傳輸速率/雙工”有“自動”和“TP 100Mbps”兩種選擇,默認為“自動”,表示該PLC與連接伙伴自動協商傳輸速率和雙工模式,在自動模式下,“啟用自動協商”選項自動激活且不能取消,同時可以激活“監視”功能,表示監視端口的連接狀態,一旦出現故障,則向CPU報警。如果選擇TP100Mbps,則會自動激活“監視”功能和“啟用自動協商”模式,自動識別以大網電纜是平行線還是交叉線。如果禁止該模式,則需要注意選擇正確的以大網電纜形式。
界限用于表示傳輸某種以太網報文的邊界限制。“界限”選項中的“可訪問節點檢測結束”表示不轉發用于檢測可訪問節點的DCP協議報文,也就是無法在“項目樹”的“可訪問設備”選項中顯示此端口之后的設備。
“拓撲識別結束”表示不轉發用于檢測拓撲的LLDP協議報文。
“同步域斷點”表示不轉發那些用來同步域內設備的同步報文。
(5)Web服務器訪問
激活“啟用使用該接口訪問Web服務器”選項可以訪問集成在CPU模塊中的Web服務器,如圖3.19所示。

圖3.19 “Web服務器訪問”選項
3.2.4 DP接口[X3]

CPU模塊集成的DP接口[X3]是一個標準的工業以太網PORFIBUS端口,只能作為主站,不能設置為MPI接口(S1MAT1C S7-1500 PLC不支持MPI接口)。DP接口[X3]主要包括常規、PORFIBUS地址、操作模式、時間同步、SYNC/FREEZE(同步/凍結)等參數。
1. 常規
單擊“DP接口[X3]”選項下的“常規”選項,設置方法同接口[X1],這里不再贅述。
2. PROFIBUS地址
“PROFIBUS地址”選項界面如圖3.20所示。

圖3.20 “PROFIBUS地址”選項界面
(1)接口連接到
在“接口連接到”子網選項中,通過單擊“添加新子網”按鈕,可為該接口添加新PROFIBUS網絡,新添加PROFIBUS子網的名稱默認為PROFIBUS_1。
(2)參數
“參數”選項下的“地址”用于設置PROFIBUS的地址。“最高地址”和“傳輸率”選項不能修改,如果要修改,則可以切換至“網絡視圖”選項,選中“PROFIBUS子網”后,在“屬性”窗口中進行設置。
3. 操作模式
“操作模式”選項默認選擇為主站并且不能更改,表示該CPU集成接口只能作為PROFIBUS-DP通信主站。“主站系統”表示DP主站系統的名稱,也就是DP主站連接DP從站時的DP子網名稱。如圖3.21所示。

圖3.21 “操作模式”選項界面
4. 時間同步
時間同步是指通過PROFIBUS網絡進行時間同步。如果作為從站,將接收其他主站的時間來同步自己的時間。如果作為主站,則用自己的時間來同步其他從站的時間。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時間同步的間隔。
5. SYNC/FREEZE
SYNC/FREEZE是一個同步/凍結選項,對于一個主站系統,最多可以建立8個同步/凍結組,如圖3.22所示。將從站分配到不同的組中:調用同步指令時,組中的從站可同時接收主站信息;調用凍結指令時,主站將同時接收組中從站某一時刻的信息。

圖3.22 “SYNC/FREEZE”選項界面
3.2.5 啟動
CPU啟動參數的設置界面如圖3.23所示。

圖3.23 CPU啟動參數的設置界面
1. 上電后啟動
“上電后啟動”選項通過復選框來設置PLC上電后的啟動方式。上電后啟動方式有三種。
(1)暖啟動-斷開電源之前的操作模式
博途V15軟件默認CPU的啟動方式為“暖啟動-斷開電源之前的操作模式”,當CPU上電后,會自動進入斷開電源之前的操作模式。
(2)未重啟
當選擇“未重啟(仍處于STOP模式)”模式時,CPU上電后,將處于STOP模式。
(3)暖啟動-RUN
當選擇“暖啟動-RUN”模式時,CPU上電后,將進入暖啟動和運行模式。其前提是CPU的模式開關必須在“RUN”位置,否則CPU不會執行暖啟動,也不會進入運行模式。
提示:暖啟動是指在CPU開始執行循環用戶程序之前所執行的啟動程序的一種模式。在暖啟動過程期間將進行以下任務處理:①將初始化非保持性位存儲器、定時器和計時器;②將初始化數據塊中的非保持性變量;③在啟動期間,尚未運行循環時間監視;④CPU按啟動組織塊編號的順序處理啟動組織塊,無論所選的啟動模式如何,CPU都會處理所有編程的啟動組織塊;⑤如果發生相應事件,則CPU可在啟動期間啟動OB82(診斷中斷)、OB83(可移除/插入的模塊)、OB86(機架錯誤)、OB121(全局編程錯誤處理)、OB122(全局超時處理)。
2. 比較預設與實際組態
“比較預設與實際組態”選項可決定當硬件配置信息與實際硬件不匹配時,CPU是否可以啟動。
當選擇“僅兼容時啟動CPU”時,表示實際模塊與組態模塊一致,或者實際模塊兼容硬件組態模塊,此時CPU可以啟動。
當選擇“即便不兼容仍然啟動CPU”時,表示實際模塊與組態模塊雖然不一致,但仍然可以啟動CPU,例如組態的是DI模板,實際的是AI模板,則CPU雖然可以運行,但是帶有診斷信息提示。
3. 組態時間
組態時間是指集中式和分布式I/O的組態時間,在CPU啟動過程中,將檢查集中式I/O模塊和分布式I/O站點中的模塊在所組態的時間段內是否準備就緒(默認值為60000ms),如果沒有準備就緒,則CPU的啟動特性取決于“將比較預設為實際組態”選項中的設置。
3.2.6 循環
循環是指循環時間(周期),是操作系統刷新過程映像和執行程序循環OB以及中斷此循環所有程序段所需的時間。單擊“循環”選項,如圖3.24所示,可以設置與CPU循環掃描有關的“最大循環時間”和“最小循環時間”兩個參數。

圖3.24 “循環”選項界面
“最大循環時間”可設定程序循環掃描監控時間的上限時間,默認值為150ms。如果循環程序超過最大循環時間,則操作系統將嘗試啟動時間錯誤塊OB80。如果OB80不存在,則CPU將切換為STOP模式。如果OB80存在,則處理超時錯誤,此時掃描監視時間會變為原來的2倍。如果此后掃描時間再次超過此限制,則CPU仍然會進入停機狀態。
監視循環運行時間除了能夠設定最大循環時間之外,還需要保證滿足最小循環時間。“最小循環時間”可設定CPU的最小掃描時間。如果實際掃描時間小于設定的最小時間,則當實際掃描時間執行完成后,操作系統會延時新循環的啟動,在此等待時間內等待,直到最小掃描時間后才進行下一個掃描周期。這樣可保證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循環掃描。
3.2.7 通信負載
CPU的循環時間會受CPU之間的通信過程和測試功能等操作的影響,如果循環時間因通信過程而被延長,則在循環組織塊的循環時間內可能會發生更多異步事件。此時可以設定“通信產生的循環負載”參數,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通信任務在一個循環掃描周期中所占的比例,確保CPU在掃描周期內通信負載小于設定的比例,默認值為50%,設置范圍為15%~50%,如圖3.25所示。

圖3.25 “通信負載”選項界面
3.2.8 系統和時鐘存儲器
設置系統和時鐘存儲器是對CPU中系統存儲器1個字節和時鐘存儲器1個字節按照指定的頻率對各位進行設置,如圖3.26所示。在“系統和時鐘存儲器”選項中可以將系統和時鐘信號賦值到標志位區M的變量中,一旦選擇了系統和時鐘存儲器的字節后,則這兩個字節就不能再用于其他用途了。

圖3.26 “系統和時鐘存儲器”選項界面
1. 系統存儲器位
勾選“啟用系統存儲器字節”選項表示在分配系統存儲器參數時,需要指定用作系統存儲器字節的CPU存儲器字節,默認MB1字節,可在用戶程序第一個程序循環中運行程序段時使用系統存儲器,系統存儲器位要么為常數1,要么為常數0。其設置規則為:字節第0位為首次掃描位,只有在CPU啟動進入RUN模式的第一個程序循環時值為1,即常開觸點閉合,其他時間為0,常開觸點斷開;第一位表示診斷狀態已更改,即當診斷狀態發生時,一個掃描周期內為1狀態;第2位始終為1,即常開觸點始終閉合;第3位始終為0;第4~7位是保留位。
2. 時鐘存儲器位
時鐘存儲器是按1∶1的占空比周期性地改變二進制狀態的位存儲器。分配時鐘存儲器參數時,需要指定要用作時鐘存儲器字節的CPU存儲器字節,默認為MB0字節。
激活“啟用時鐘存儲器字節”選項,CPU可將8個固定頻率的時鐘信號賦值到一個標志位存儲區的字節中,字節中每位對應的周期和頻率見表3.1。
表3.1 時鐘存儲器字節中每位對應的周期和頻率

時鐘存儲器的運行與CPU周期不同步,即時鐘存儲器的狀態在一個較長的周期內可以改變多次。
3.2.9 SIMATIC Memory Card
啟用“SIMATIC存儲卡的時效性”選項可選擇SIMATIC存儲卡使用壽命(存儲卡的使用頻率)的閾值,如圖3.27所示。當CPU運行到達設定的百分比時,將啟動一條診斷中斷和生成一條診斷緩沖區條目,默認值為80%,設定范圍為0%~100%。

圖3.27 “SIMATIC Memory Card”選項界面
3.2.10 系統診斷
系統診斷就是記錄、評估和報告自動化系統內的故障,例如CPU程序錯誤、模塊故障、傳感器和執行器斷路等。對于S7-1500 PLC,系統診斷功能自動激活(無法禁用),如圖3.28所示。報警文本采用默認的文本,可在PLC的顯示屏、Web瀏覽器或HMI上查看,必要時,可更改現有的報警文本,并增添新文本。該設置與項目一同保存,且僅在編譯硬件配置后并加載到相關模塊時才有效。

圖3.28 “系統診斷”選項界面
勾選“將網絡故障報告為維護而非故障”選項時,網絡將發送“要求維護”信號。
3.2.11 PLC報警
“PLC報警”選項可用來對CPU屬性參數“PLC中的中央報警管理”進行設定,默認為啟用,如圖3.29所示。啟用后,CPU將對完整的報警文本進行編譯,當出現未決的報警觸發事件時,CPU立即將完整的報警文本及相關值發送到觸摸屏設備中。如果未啟用,則必須通過工程組態系統(WinCC)將文本下載到觸摸屏設備中,這樣才能在運行過程中顯示報警文本。在出現未決的報警觸發事件時,CPU只需要向CMP設備發送基本信息(如報警ID、報警類型和相關值)。

圖3.29 “PLC報警”選項
3.2.12 Web服務器
Web服務器選項主要包括常規、自動更新、用戶管理、監控表、用戶自定義界面、入口頁面和接口概覽等參數。
1. 常規
選中“啟用模塊上的Web服務器”選項,即激活CPU模塊的Web服務器功能,如圖3.30所示。例如,打開IE瀏覽器,輸入CPU模塊接口的IP地址http://192.168.0.1,即可進入瀏覽CPU的Web服務器中查看內容。如果選擇“僅允許使用HTTPS訪問”選項,則可通過數據加密的方式瀏覽網頁,即在IE瀏覽器中需要輸入https://192.168.0.1才能瀏覽網頁。

圖3.30 Web服務器“常規”選項界面
如果CPU模塊帶有多個PROFINET接口或組態了帶有PROFINET接口的CP,則還需激活Web服務器選項“接口概覽”相應接口中的“已啟用Web服務器訪問”選項,如圖3.31所示。

圖3.31 Web服務器“接口概覽”選項界面
2. 自動更新
激活“啟用自動更新”參數,設置相應的時間間隔(取值范圍為1~999s),Web服務器將會以“更新間隔”下設置的時間間隔自動更新網頁的內容。如果設置較短的更新時間,將會增大CPU的掃描時間。“自動更新”選項界面如圖3.32所示。

圖3.32 “自動更新”選項界面
3. 用戶管理
“用戶管理”界面用于管理訪問網頁中用戶的列表,如圖3.33所示。可以根據需要増加和刪除用戶,并設置訪問級別和密碼,在使用瀏覽器登錄Web服務器時,需要輸入相應的用戶名和密碼。

圖3.33 “用戶管理”界面
4. 監控表
“監控表”選項界面如圖3.34所示,用于設置訪問方式。擁有相關權限的用戶在登錄Web服務器之后,就能在瀏覽器中査看或修改監控表的變量值。如果監控表中的變量沒有變量名稱,則其值不能通過Web服務器進行訪問。

圖3.34 “監控表”選項界面
5. 用戶自定義頁面
通過用戶自定義頁面可以使用Web瀏覽器訪問自由設計的Web頁面。
6. 入口頁面
通過“入口頁面”選項可以選擇登錄Web服務器時的初始頁面。
7. 接口概覽
在“接口概覽”選項中顯示了PLC站點的所有可以訪問Web服務器的設備和以太網接口,可以激活需要的接口用于Web服務器的訪問。
3.2.13 顯示
CPU模塊都配有一塊顯示屏,可以通過CPU屬性中的“顯示”選項來對顯示屏的參數進行設置。
1. 常規
在“常規”選項中可以對顯示待機模式、節能模式和顯示語言等參數進行設置,如圖3.35所示。

圖3.35 “常規”參數設置界面
①“待機模式的時間”是指顯示屏進入待機模式所需的無任何操作的持續時間,可以設置待機模式的時間或禁用。當進入待機模式時,顯示屏保持為黑屏,按下顯示屏上的任意按鍵,立即重新激活。
②“節能模式的時間”是指顯示屏進入節能模式下的無任何操作的持續時間,可以設置節能模式的時間或禁用。在節能模式下,顯示屏將以低亮度顯示信息,按下顯示屏的任意按鍵,節能模式立即結束。
③顯示屏默認的菜單語言是英語,可通過“顯示的默認語言”參數來更改,更改之后,需下載至CPU中并立即生效,也可以在顯示屏中設置顯示語言。
2. 自動更新
“自動更新”選項可對當前的診斷信息和CPU的變量值自動傳送到顯示屏的時間間隔進行更新設置,如圖3.36所示。“更新前時間”的默認值為“5秒”,可以更改時間間隔或禁用。

圖3.36 “自動更新”選項界面
3. 密碼
“密碼”選項可通過“屏保”參數設置操作密碼,防止通過顯示屏對CPU進行未經授權的訪問,還可以在設置顯示屏的輸入密碼后,在無任何操作下訪問授權自動注銷的時間,如圖3.37所示。

圖3.37 “密碼”選項界面
4. 監控表
在“監控表”中可添加項目中的“監控表”和“強制表”,并設置訪問形式是“讀取” 或“讀/寫”。下載后,可以在顯示屏中的“診斷”→“監視表”菜單下顯示或修改監控表和強制表中的變量,顯示屏只支持符號尋址方式,不能顯示絕對尋址變量。
5. 用戶自定義徽標
“用戶自定義徽標”選項界面如圖3.38所示,可以將用戶自定義的徽標圖片與硬件配置一起裝載到CPU中,用于顯示屏的顯示,徽標圖片的格式必須是Bitmap、JPEG、GIF和PNG等。如果圖片尺寸超岀指定的尺寸,則需激活“修改徽標”選項,可以通過縮放尺寸來適合顯示屏的要求。

圖3.38 “用戶自定義徽標”選項界面
3.2.14 支持多語言
“支持多語言”選項是指可以選擇多種語言。下載到設備中的項目語言被指定為設備的項目語言和顯示語言/Web服務器的語言。
項目語言必須在“項目樹”下的“語言和資源”→“項目語言”選項中激活,并且只能為CPU指定最多兩種不同的項目語言,如圖3.39所示,表格左側欄中的“項目語言”只選擇“中文”。設備的顯示語言和Web服務器的語言可以選擇多種語言。圖3.39中表格的右側欄中列出了所有可選作設備的顯示語言或Web服務器的語言。

圖3.39 “支持多語言”設置界面
3.2.15 時間
在S7-1500 PLC中,系統時間為UTC時間,本地時間由UTC時間、時區和冬令時/夏令時共同決定,如圖3.40所示。“時區”選項選擇“(UTC+08∶00)北京,重慶,香港,烏魯木齊”,博途V15軟件會根據此地區夏令時實施的實際情況自動激活或禁用夏令時,以方便用戶設置本地時間。用戶也可手動激活或禁用夏令時及設置夏令時的開始和結束時間等參數。

圖3.40 “時間”設置界面
3.2.16 防護與安全

1. 訪問級別
CPU模塊提供了五種訪問級別,用以選擇PLC的存取等級和設置訪問權限密碼,如圖3.41所示。復選標記√表示在不知道此訪問級別密碼的情況下可以執行的操作。默認訪問級別為“完全訪問權限,包括故障安全(無任何保護)”。此設置表示每個用戶都可以讀取和更改硬件配置和塊。

圖3.41 “訪問級別”設置界面
2. 連接機制
通過激活“允許來自遠程對象的PUT/GET通信訪問”可對PUT/GET通信啟用訪問,如圖3.42所示。

圖3.42 “連接機制”設置界面
3. 證書管理器
啟用“使用證書管理器的全局安全設置”參數,以便在CPU特定的局部證書管理器中為設備分配全局新證書。
4. 安全事件
為防止診斷緩沖區被大量相同的安全事件“淹沒”,在博途V15軟件中啟用“在出現大量消息時匯總安全事件”參數,并設置時間間隔,默認為20s,如圖3.43所示。在每個時間間隔內,CPU可為每種事件類型生成一個組警報,并保存到診斷緩沖區中。

圖3.43 “安全事件”設置界面
3.2.17 系統電源

通常CPU模塊均通過背板總線為所有I/O模塊供電,必要時,還可以通過額外的系統電源為背板總線供電。
1. 常規
選擇“連接電源電壓L+”選項,如圖3.44所示,表示CPU連接了24V直流電源,CPU可為背板總線供電,如果選擇“未連接電源電壓L+”選項,則表示CPU沒有連接24V直流電源,CPU不能為背板總線供電,此時需要外接電源。

圖3.44 “系統電源”選項界面
2. 電源段概覽
博途V15軟件會自動計算每一個模塊對背板總線的功率損耗,組態時可在“系統電源”選項中查看供電是否充足,在“電源段概覽”選項中列出所插入的所有I/O模塊及其最大功耗,如果“匯總”的電源為正值,則表示電源供電充足;如果為負值,則表示供電不足,需要增加PS來提供更多的功率。
操作期間,在每次打開電源或已安裝的硬件發生變更時,CPU均將監視是否符合供電/功耗比。如果CPU發現背板總線過載,將關閉所有的由CPU模塊或系統電源供電的I/O模塊,CPU不會啟動,并在診斷緩沖區中輸入一條報警。
3.2.18 組態控制
“組態控制”選項可在一定的限制條件下,在用戶程序中通過啟用組態更改硬件配置信息。使用組態控制功能時,需激活“允許通過用戶程序重新組態設備”選項,如圖3.45所示。

圖3.45 “組態控制”選項界面
3.2.19 連接資源
每個連接都需要一定的連接資源,可用的連接資源數取決于所使用的CPU模塊型號。CPU連接中的預留資源與動態資源概覽由CPU屬性中的“連接資源”選項來顯示,如圖3.46所示。

圖3.46 “連接資源”選項界面
3.2.20 地址總覽

CPU屬性中的“地址總覽”選項可顯示已經配置的模塊及其所用地址一覽表,如圖3.47所示。

圖3.47 “地址總覽”選項界面
- 32位嵌入式系統與SoC設計導論
- Oracle SOA Governance 11g Implementation
- Design for the Future
- MCSA Windows Server 2016 Certification Guide:Exam 70-741
- 基于多目標決策的數據挖掘方法評估與應用
- MATLAB/Simulink權威指南:開發環境、程序設計、系統仿真與案例實戰
- Microsoft System Center Confi guration Manager
- SAP Business Intelligence Quick Start Guide
- 在實戰中成長:Windows Forms開發之路
- 學練一本通:51單片機應用技術
- 人工智能云平臺:原理、設計與應用
- 網站規劃與網頁設計
- Hands-On Geospatial Analysis with R and QGIS
- Mastering SQL Server 2014 Data Mining
- 數據結構與實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