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基建大時代:聚焦5G與物聯網
- 趙小飛
- 2077字
- 2021-01-07 19:17:13
前言
2020 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舉國上下進入全民抗疫的狀態,而國民經濟在這場疫情影響下短時間內劇烈下滑。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0 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為-6.8%,全球經濟也因為疫情的蔓延落入負增長區間。我國迅速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使我們從最先遭受疫情沖擊轉變為最早顯現企穩復蘇跡象,中國所采取的各類政策和手段也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隨著近期中央多次會議的強調,新基建開始升溫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不斷占據市場各類機構和媒體的頭條,各種打著新基建旗號的炒作也遍地開花,“新基建成為一個框,什么內容都可以往里面裝”。當然,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這一新興領域的內涵和外延尚不明確。
新基建雖然備受關注,但對于新基建的研究TB 應該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新基建首先一定是具有基礎設施最基本屬性的業態,雖然業界對基礎設施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概念,但在其內涵和特征等各個方面已達成初步共識。早在1994 年,世界銀行發布的世界發展年度系列報告中就以“為發展提供基礎設施”為主題,分析了基礎設施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在這份報告中,世界銀行通過大量實證研究,發現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存量每增長1%,GDP就會增長1%,由此可以看出基礎設施對整個經濟的撬動作用非常明顯。
2020 年4 月20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對新基建的范圍進行界定,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明確了新基建的范疇。其中,信息基礎設施中,5G、物聯網成為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代表,而5G、物聯網本身也是中央多次提及新基建的場合中專門列出的重點內容。
2019 年是5G 元年,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選擇在當年開啟5G 商用,韓國和美國還為了爭奪全球第一個5G 商用而費勁心機不斷調整商用發布時間。中國5G 正式商用雖然晚于韓國和美國,但發展速度更快,政策支持、基礎設施部署、產品研發、應用試點、產業鏈協同等各方面都體現出前所未有的力度。同時,由于持續的市場宣傳,5G 也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各行各業創新研發項目和未來發展規劃中都少不了5G 應用的身影,普通民眾茶余飯后討論的話題中也會經常提及5G。
正如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信部)前任部長苗圩所說,5G 未來只有20%用于人與人通信,80%將用于物與物的通信,與此前移動通信相比,5G將帶來更為廣闊的物聯網市場機遇。正是因為物聯網市場機遇,5G 才被國民經濟各行各業所重視,加速了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發展數字經濟是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5G 成為產業數字化的底層技術,而5G基礎設施也無可爭議地成為數字經濟的底層基礎設施。5G 帶來物聯網機遇,可以驅動數字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這也是5G 被列為新基建之首的重要原因。
作為物聯網從業者,5G 及物聯網在新基建中的定位一直是我重點關注的方向。2018 年12 月21 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新基建一詞后,我在第二天發布評論文章《罕見!5G、物聯網寫入中央經濟工作重點,成經濟下行壓力下提振市場信心的強心劑!》,對其進行分析,著重探討新基建對整體經濟增長的作用。2019 年,有幸參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承接的國家發展改革高技術司委托課題“物聯網基礎設施技術產業進展和大規模發展關鍵問題研究”,了解到相關部委對物聯網新基建定位的高度關注,結合我們對行業的調研,提出一些建議。
2020 年初,我在撰寫物聯網智庫《物聯網產業全景圖譜報告》前言中提出“物聯網下一個10 年,新型基礎設施作用凸顯”的觀點,我認為新型基礎設施或許不一定是大規模投資的實體設施,但是它能夠滲透到各行各業生產經營的各個角落,直接為生產經營帶來乘數級產出,也具有基礎設施的特征。一款廣泛使用的輕量級物聯網終端操作系統、一種可供大量場景應用的AI 算法,這些創新的物聯網元素都能夠帶來產出的數倍增長。下一個10 年,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作用開始顯現,物聯網本身產業規模值得關注,但物聯網化后各行各業相對原來的變化更值得關注。
由于5G 商用的加速,基于5G 物聯網應用的探討日益增加,我將5G 相關的各個話題作為日常關注和研究的重點,堅持在物聯網智庫公眾號每周的撰稿中持續提供這方面的觀察文章,其中很多內容與5G 基礎設施密切相關,比如針對基礎設施出臺的政策、共建共享、基站規模、無線回傳、異網漫游、資本支出等。此前,我一直考慮將這些內容整理成書出版,但每篇文章都是比較分散去討論一個細分主題,沒有一條能夠貫穿始終的主線。
今年新基建再次成為熱門話題,正好給我提供了一個思路,基于新基建這一主線可以將之前撰寫的很多內容串起來。當然,將零散的文章整理成一本前后連貫性和邏輯性較強的書籍,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由于5G 發展日新月異,很多內容要進行大幅度修改,甚至重新來寫,整個過程花費了很長時間。
去年我就和電子工業出版社的編輯李潔老師溝通過,希望出版一本 5G主題的書籍,6 月確定了本書的初步選題,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一直推遲交稿時間,今年年初重新變更選題后,直到4 月才完稿,感謝李潔老師的理解和耐心,也非常感謝各位合作伙伴和物聯網智庫各位同事的幫助。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和欠缺,對于書中不當之處,敬請讀者諒解并給予寶貴意見。
趙小飛
2020年9月23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