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收拾停當沒多久,一架小型空天飛行器就穩穩地停泊在別墅附近的一片草地上。
空天飛行器又稱航空航天飛行器,既能在大氣層中飛行,又能在外太空飛行,是航空技術與航天技術高度結合的產物。
周碧池的這架屬于小型客運空天飛行器。
寧凱等人加上周碧池有七個人,再加上駕駛員已經有些超重了。
這飛行器本身體型就小巧,又增加了垂直起降裝置,不可能加裝太多燃料,載荷與航程就相當感人了。
實際上,周碧池的宇航飛船不會直接從同步軌道上進入大氣層,這架空天飛行器算是往返大氣層的擺渡車,而且最終會被宇航飛船回收。
幾個人進入擁擠的船艙后,飛行器很快平穩起飛。
另一邊王滅和麥小跑還在別墅附近蹲點,他們眼睜睜看著飛行器起飛,卻不能接近。
沒辦法,誰讓他們被周碧池列入“智障”行列呢?
周碧池如果看到這兩位出現,恐怕會直接崩潰。
另外以這艘飛行器的載荷,也確實沒法再裝下兩個人。
艾達開始隔空給這兩位團隊成員發布指令:王滅和麥小跑,自己想辦法去機械城,可以晚一點,但限你們三天之內抵達。
機器男人兩臉懵逼:我們怎么過去,走過去還是飛過去?
艾達一臉傲嬌地回復:不管,你們自己想辦法!
……
飛行器首先在一千米高度向東行駛了一百多公里,來到海邊的發射臺。
所謂發射臺,其實是一條依山體而建,傾斜向上的電磁導軌。
飛行器首先附著在導軌上,依靠導軌的電磁力推離地面,這是比較節省燃料的方式。
燃料節省了,也就相當于減輕了飛行器的自重。
這樣的導軌在全球許多地方都有建造,而依靠山體的斜度進行建設,是最經濟的方式。
這條電磁導軌高度大約在五千米,屬于中等高度。
飛行器首先降落于導軌的發射平臺,隨后機械臂運行,將飛行器移送至導軌滑道上。
這些動作都是自動執行,不需要人工參與。
在一系列繁瑣的操作之后,飛行器被電磁力緩緩推升,隨后開始進入加速。
超過三個G的加速度作用在整個飛行器上,將每個人都緊緊按在座位里。
大約五百多秒后,飛行器脫離導軌,直沖天際。
電磁導軌的主要作用,就是幫助飛行器突破大氣層最稠密的底部區域。
這個區域的高度大約是50公里,在這一區域也是最消耗燃料的。
而再往上大氣層就很稀薄了,基本可以認為是真空,飛行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隨后主引擎開始點火,繼續將飛行器向上推升。
在人們的視野中,整座城市和大洋迅速變小,一團團的云層被拋向下方。
飛行器繞出一個縱貫天際的弧線,向著南方,也就是赤道方向飛去。
因為周碧池的宇航飛船停泊在赤道位置,高度為35900公里的地球靜止軌道。
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航程中,飛行器仍在不斷加速,但都以人類感官上比較舒適的程度進行。
隨后,寧凱看到朝向太陽的一面變得極其明亮。
這是因為缺少了大氣層的阻隔,陽光開始顯現它真正的威力。
而背向太陽的一面,透過舷窗可以看到深沉的太空,像是進入一片虛無。
這時,透過厚厚的云層,可以看到呈現出藍色弧面的地球。
這里的天空無比純凈,或者說這里已經不存在天空的概念了,他們已經進入太空。
寧凱其實沒上過幾次太空。
這倒不是因為他沒條件上來,自從“探索宇宙法案”生效以后,他就很少上來了。
“探索宇宙法案”規定,在人類的宇航技術達到或超越光速之前,禁止對深空宇宙進行探索。
而這一法案的荒謬之處就在于,宇航相關的技術本身就是與深空探索相輔相成的,如果不以探索為動力,速度永遠也無法提升。
事實也是如此,自從這一法案生效后,宇航速度始終沒有再提高。
而人們對這一法案擁護的原因在于,許多人開始意識到,太陽系其實很大很大。
嚴格意義上按照太陽引力控制范圍計算,圍繞太陽公轉的天體軌道半徑可以遠至3光年之外,也就是奧爾特星云邊緣。
太陽系的遼闊和資源之豐富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如果把近地小行星、主帶小行星、半人馬族小行星、特洛伊小行星乃至柯伊伯帶、離散盤加起來,可能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顆小行星。
這還不算奧爾特星云。
如此豐饒的資源,人類文明即使花一萬年也消化不完,能源根本不成問題。
而且有太陽能以及氘、氦3等聚變燃料,如果開發得當,太陽系甚至能承載上千億人口的生活。
所以,正如人們普遍的想法,探索宇宙的支出與收益完全不成比例,這樣的探索行為理所當然應該被禁止。
不如集中將科技的全部力量永遠改善人們的生活,這是能夠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實惠。
望著深沉的太空,寧凱時常為人類文明的短視而感到懊惱。
這時,他注意到在太空深處有一串光點。
那些光點大約只有綠豆那么大,在廣袤的太空中排成一串,像是給太陽帶上了一條珍珠項鏈。
寧凱意識到,那是環日太空工廠。
在地球的公轉軌道平面上,圍繞太陽分布著超過三百座太空工廠。
每一座太空工廠的直徑超過800公里,地球人類所需要的一切生活物資,全部在這些工廠里制造。
而太空工廠的公轉速度比地球稍慢,所以,地球會周期性地與每一座太空工廠相遇。
在相遇時的短暫窗口期,工廠里的物資會被運往地球。
而此時,寧凱距離那些太空工廠的最近距離也超過100萬公里,這使他得以看到所有工廠的全貌。
隨后,寧凱被近在眼前的龐然大物遮擋了視線。
這些是環地太空城。
在寧凱目力所及的范圍里,分布著幾十座環地太空城。
它們的規模較小,但每座城里也可以容納上千萬人口。
周碧池的飛船就停泊在其中一座太空城的港口里。
飛行器脫離大氣層后,改用離子推進器進行軌道微調。
在導航臺的指揮下,很快與宇航飛船完成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