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除夕

沈云岫被抓了壯丁。

在她無情嘲笑趙璟幾人的時候。

楊秀娘一大早和好的面,發好了,沈云岫被叫去蒸饃。

也因此錯過了趙璟和陳楓主動為沈廣明出謀劃策,以求給沈云嶼一個難忘的除夕夜的場景。

次日,沒見沈廣明拿出試題,還以為他暫且放沈云嶼一馬,哪會知道他是聽了趙璟二人的建議。

說什么最好的禮物要在最好日子送出。

多出來這一天,沈廣明是一點兒沒浪費,埋首書案,以至沈云嶼在年三十早上,收到了比師兄們那份更厚的一沓試題。

沈廣明送完試題,留下一句“初五之前寫完”,便施施然地走開了。

沈云岫目睹了這一幕,默默開始心算。

除夕祭祖、拜土地神,得忙到半下午去,晚上守歲,不好一個人躲在書房。

初一親戚上門拜年,不到下午接待不完,晚上倒是有空閑。

初二,出嫁女回娘家,一家人要去楊家村,給外公外婆拜年,至少吃過午飯才回。

初三,又稱小年朝*,這一天不出門、不宴客,但需早早熄燈。

到初四晚上,滿打滿算,不足三日,也不知道沈云嶼要怎么寫完有指節厚的試卷。

想到沈云嶼小小的身軀伏在書案上,奮筆疾書的樣子,沈云岫憐愛了,她有證據的懷疑,沈廣明是故意的。

目送沈廣明抱著大公雞,帶上還有些回不過神來的沈云嶼,出門祭拜土地神。

沈云岫祈禱完自己永遠不會惹沈廣明生氣,屁顛屁顛地跟著楊秀娘去廚房了。

她這一天都得耗在廚房里。

當然,掌勺的是楊秀娘,她充其量算個打雜的。

年夜飯,團圓飯,是家人團聚的盛宴,也是一家人年尾最重要的一頓飯。

現代人四處奔波,常被各種各樣的狀況打擾,不能準時和家人團圓。

絕大部分榮國人沒有這樣的煩惱,他們一輩子沒出過鎮子,除去服徭役、行商、游歷等諸如此類的原由,不是生離死別,一大家子通常不會少了誰。

這不是說他們不重視除夕夜,相反,他們的重視程度遠超聚少離多的現代人,除夕對于他們而言有著非一般的意義。

辭舊歲,迎新春。

云來村人會剪窗花、貼春聯,祭祖,設宴慶祝,跨過除夕迎新年。

沈云岫在忙的就是除夕夜獨有的盛宴,年夜飯。

菜單和往年相差不大。

共有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

主食是預祝長壽百年的長面。

配菜有象征團圓的肉丸子,寓意年年有余的魚,還有以豬排骨為主料的火大年。

楊秀娘還打算搓一些湯圓,守歲之后吃上一碗熱乎乎的,不僅有意義,還能暖暖身子,入睡也舒服得多。

這事兒被分派給沈云岫。

湯圓用的是糯米面,無需發酵,現和現用。

沈云岫取來清洗過,已經晾干水分的木盆,從櫥柜里的一個大瓷缽中舀出四勺糯米面,倒在盆中堆成小山。

勺子是盛飯用的木勺,也是清洗過晾干的。

每舀一勺她都拿空出來的手放下面兜著,以免面粉灑在地上。

糙米三到四百文一石,精米五百文往上,糯米種的人少,產量更低,要比精米貴的多。

若不是得預備著做湯圓,楊秀娘說什么也不樂意買,就是過年,也只稱了幾斤,夠吃上幾頓就行。

用筷子在糯米面上扒出一個凹塘,倒入適量沸水,同時快速攪拌,攪拌至面將水吸干,呈絮狀后停止。

然后將周圍的面粉團到一起,反復用手揉壓,直至面團軟硬適中。

沈云岫學過和面,但上手卻是頭一次。

好在沒有出現眼睛學會了,手學廢了的情況。

楊秀娘過來檢查時,她忐忑不安地站在一邊,心跳個不停,眼睛緊緊盯著楊秀娘的動作。

面團是揉成了,但能不能用,她一點信心也沒有。

楊秀娘拿手指戳了戳面團,勉強認可了她的手藝。

由于太緊張攥緊的拳頭,在見到楊秀娘點頭后,慢慢松開。

像是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沈云岫忍不住哼起小調。

估計著揪起一坨面,搓成銅錢大小的圓球,放進一旁的簸箕中。

湯圓簡單,不大一會兒就搓了半簸箕,她把手臂抻直搭在木盆上,緩解長時間彎曲導致的酸麻。

歇息的空擋,瞧見沈廣明和沈云嶼拜完土地神回來,后面跟著不少拿著紅紙的村民,應該是來請沈廣明寫春聯的。

安置好殺了的大公雞,沈廣明從書房搬出案桌,擺在院子里,沈云嶼幫他磨墨,村民們自覺排好隊。

排在前面的是幾個半大小子,仗著大人不和他們搶,挨挨擠擠地站在一塊兒。

半大小子精力旺盛,等沈廣明的時間嘴就沒停過,聲音還不小,沈云岫隔著十幾米都聽得一清二楚。

聲音最大的當屬趙珹,他是被趙爺爺派來寫春聯的,這會兒正沖著另外幾個小子吹噓自己想到的對聯。

“金玉滿堂家富貴,子孫滿堂福壽長,橫批歲歲平安。怎么樣?我爺一定喜歡這個。”

他搖頭晃腦,如同才進私塾的蒙童,聲音洪亮,字正腔圓,緩慢朗誦出一副對聯,念完還頗為得意地挺直身板。

農人求的不過是平安健康、子孫滿堂那幾樣,又大多沒文化,復雜了也不能理解,每年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副對聯,村里幾歲的孩童也能背出二三,何況是這幾個學過字的小子。

于是,不甘心看趙珹得意的小子們,七嘴八舌地開始背誦春聯。

旁邊湊熱鬧的一群小蘿卜頭也跟著搖頭晃腦,引得大人們連連發笑。

沈廣明收拾停當,接過趙珹手里的紅紙,壓平,提筆,確定了要寫的對聯才下筆。

近幾年村里出了不少讀書人,只是年紀都不大,未得功名,沈廣明還是村里唯一的秀才,村里人就都習慣請他取名、寫春聯,說是沾沾文氣。

沈廣明對這些事早已駕輕就熟。

“歲歲平安人如意,年年有余福滿門,橫批四季平安。”

“金玉滿堂福星照,富貴花開喜氣盈,橫批家和萬事興。”

“......”

一副副對聯在他手下完成,村民們紛紛贊嘆,笑呵呵地拿回家去。

沈云岫也搓完湯圓,開始忙楊秀娘分派的其他事。

黃昏時分,飯菜擺在堂屋,沈廣明按慣例點香燃燭,燒紙斟酒,祭拜天地、祖宗,祈求祝福。

之后,一家人開始吃飯。

沈家沒有食不言的規矩,飯桌上,你一言我一語,時不時響起笑聲,溫馨非常。

有往年的經驗在,楊秀娘對自家人的飯量把握得當,一大桌子菜只剩下魚。

飯后,沈云岫和沈云嶼披著霞光洗碗。

“姐,等會兒咱倆玩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益阳市| 咸丰县| 化德县| 左贡县| 浪卡子县| 绵阳市| 阜宁县| 鸡东县| 温宿县| 茶陵县| 巧家县| 津南区| 黔南| 凤阳县| 成武县| 永吉县| 磐安县| 仙桃市| 永吉县| 静海县| 天津市| 农安县| 寿宁县| 涟水县| 五河县| 盖州市| 新河县| 调兵山市| 淅川县| 长兴县| 沧源| 乐至县| 岳阳市| 吴忠市| 金门县| 家居| 天水市| 北碚区| 新巴尔虎左旗| 滁州市|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