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 趕山鞭趕出十三山

醫巫閭山位于遼寧北鎮市西北,又稱“廣寧山”,簡稱“閭山”。“醫巫閭”是滿語,意為“翠綠的山”。元、明、清帝王登基時,都要到山下北鎮廟遙祭此山,從而使其聲名日隆,一躍成為東北名山之首。

醫巫閭山山脈群峰之中有高而奇者十三座,合稱“十三山”。相傳這些山是當年秦始皇派人用趕山鞭打出來的。

秦朝的時候,醫巫閭山叫無慮山。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后,以為從此天下太平,就成天尋歡作樂。在山東游覽時,他聽說幽州北邊有一座無慮山,山清水秀,很想去那里游玩,但一想到路途太遠,車馬勞頓,就不禁猶豫起來。見到皇帝面露難色,一個方士討好他說:“臣在東海瀛洲仙島煉成了一根趕山鞭,專趕崇山峻嶺。我可用此鞭將無慮山趕來,供我主游覽。”

秦始皇一聽很高興,忙叫方士將趕山鞭呈上來。他接過趕山鞭一看,不過是一根長不過三尺的細毛竹,共有三十六節,就有些懷疑地問那個方士:“這么個毛竹鞭子,我看趕牛羊還可以,它能趕得動山嗎?”

方士見秦始皇不相信,就請求當面演習一下。他來到對面的一個小山包前,舉起趕山鞭“啪、啪、啪”猛抽三下,那個小山包就跑到另一個山頭的旁邊去了。

秦始皇一看大喜,立刻派李斯帶著方士和500名官兵,限一個月內,把無慮山趕到瑯琊山來。

李斯等人馬不停蹄地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來到了無慮山下。方士擺開架勢,舉起趕山鞭,對著無慮山,左一鞭,右一鞭,從山頭打到山腰,又從山腰打到山頭,一連打了三天三夜,無慮山被打得紅一條,紫一條的,卻紋絲沒動。李斯急了,讓方士再加把勁。方士又舉起趕山鞭,拼命打了三天三夜,結果只把無慮山尾端的十三個小山峰向西趕出了20多里,擠在一塊兒。他舉鞭又打,結果趕山鞭打折了,方士也累得口吐鮮血,倒地身亡。李斯一看大怒,命令眾官兵把十三個小山頭上的樹木全部砍倒,放火燒光,然后回瑯琊山向秦始皇交旨去了。

這十三座小山就在京沈線上石山站附近,那被打折的趕山鞭,還一節一節地橫在醫巫閭山南山坡上,遠遠看去就像一條蜈蚣,于是人們就把這道嶺叫作“蜈蚣嶺”。每到秋末冬初,醫巫閭山滿山的紅葉夾在蒼松翠柏之間,就像當年被趕山鞭抽打出來的血紅的傷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溪市| 乾安县| 西和县| 乾安县| 二手房| 阳谷县| 盘山县| 康保县| 隆子县| 防城港市| 丽江市| 迭部县| 东平县| 保亭| 叙永县| 吴江市| 遵义县| 江源县| 玉山县| 会理县| 淳化县| 霍林郭勒市| 山西省| 吴堡县| 南陵县| 济源市| 贡嘎县| 城步| 孙吴县| 夏邑县| 蒙自县| 庄浪县| 台南县| 固阳县| 阿巴嘎旗| 平果县| 洪湖市| 巴中市| 武胜县| 邓州市| 巢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