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中國·風情臺灣
- 《最美中國》編寫組編著
- 1410字
- 2021-01-29 18:42:33
老梅石槽 海藻的天堂
歲月將石頭雕刻成水槽的模樣,這些水槽是海藻最理想的棲居地。
請問你是哪里的海岸?這么寧靜,這么美,簡直像首詩。
推薦指數:★★★★
地理位置:新北市石門鄉老梅村
關鍵詞:靜謐、質樸、自然
特色:海藻、石灰質
旅游資訊
可以搭乘基隆客運,在老梅的凌虛宮附近下車,走出巷子口,即可到達老梅石槽。
每年的2~4月,是海藻最豐富的時期,有些海藻可以食用,比較有閑情逸致的你,可以跟老梅村的居民一塊去采摘新鮮的食材。
人工雕刻,雕功再怎么精湛,也比不上大自然的作品。自然美永遠都是一個不會過時的話題,就像很多愛美人士一樣,經過修飾的臉龐,即使再美,仔細辨認,還是能看見跟那精致的臉龐不協調的傷口痕跡。
大自然就那樣毫無心機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揮舞著來無影去無蹤的刻刀。待時機成熟,大風吹掉蒙塵,展示在世人眼前的,便是一件精美絕倫的作品。大自然創造出的作品,數不勝數,高山、大海、溶洞、珊瑚礁……老梅石槽,便是其中的一件。
老梅石槽位于石門鄉老梅村,去往的途中,在老梅的舊市區可以見到許多老房子,一下子就覺得時光退回到了從前:吃完飯,大人們搬著各式小椅凳,圍坐在老樹灑下的陰涼里,嘮嘮家常,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臉上洋溢著幸福而知足的笑容,小孩子則在不遠處你追我趕,歡笑聲不斷。
天氣轉暖的時候,海藻開始在巖石上生根、發芽。
世間萬物皆有歸宿,發源于竹子山的老梅溪水,穿過老梅村,轉了一大圈,最終還是流入了大海,因為,小溪注定是要投進大海懷抱的,那里才是它的家。東北季風是最勤勞的,每逢冬季,便努力地搬運著沙粒,一點兒也不懈怠。如果是在沙漠,被季風搬運的沙粒一定會聚成一座座沙塔,可是在海岸,在水跟風的共同作用下,沙粒便形成了沙丘海灘。海灘在海水經年累月的沖擊下,質地松軟的沙粒便被沖刷到海中,褐色的礁巖便露出水面。礁巖又在刻刀般的海浪的侵蝕下,形成了這面向海水的石槽。把堅硬的巖石沖刷成千溝萬壑,沒有人知道這個過程花了多少年。
這些石槽就像時間在老人臉上雕刻的皺紋。被海水帶上海岸的海藻在此寄生,形成綠色的壟畝。海藻一代一代地生殖,一代又一代地凋零。死亡的一代化成白色的石灰質,依附在巖石上,為下一代海藻的生存提供了一個溫馨的搖籃。
雖然雕刻出老梅石槽的是堅硬的時間,但老梅石槽向世人展示的卻是那整齊的溝壑和柔軟的碧綠,也許正是它如水的溫柔,才換來無數遙遠而至的游人。每年的2~4月,是老梅村居民最繁忙的時期,他們在石槽上撿取能食用的藻類,全然不顧海水的漲落。或許,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里的人們早已把這景觀融入到了自己平淡的生命中,這,就是生活。
蔥綠的海藻,為冰冷的石頭增添了無限活力。
必游景點
1、風棱石
在石槽海岸不遠處,有些造型奇特的巖石,便是風棱石。風棱石是大屯火山運動擠壓而成的巖塊,在東北季風的作用下,逐漸被磨蝕成平滑的風蝕面。不同的風向會產生不同的風蝕面,有時候也會形成尖銳的棱角。
2、富貴角燈塔
富貴角燈塔位于臺灣最北端,建于臺灣日據時代。最初,塔身由鐵鑄而成,呈八角形,在1962年被改建為混凝土燈塔,仍舊是八角形、黑白相間的平行條紋。黑白相間的特殊顏色和造型,成為一張1980年版面值7元的燈塔郵票。
3、富貴角步道
距離石槽海岸1000米的地方,便是富貴角步道。步道上設有供游人休息的涼亭,旁邊種滿了濱海植物,如草海桐、林投和木麻黃等。在巖石塊砌成的坡坎上,長滿了馬鞍藤和蟛蜞菊,把開滿紅花的天人菊擠到了石縫中。海岸、坡坎與步道,共同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海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