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蛟龍
- 殺神成神
- 賣書的混混
- 3142字
- 2020-12-03 20:46:25
陳希一邊在大海之上飛行,一邊還在想著前日晚上青竹閣弟子莫非意傳來的消息。得到那條消息之后,陳希很是有些躊躇,不知該選擇那一邊。一邊是師門和師姐,一邊是名義上的老父親。
若是選了老父親,那就要暴露自己的身份,這其實也不打緊,但是欺瞞同門之罪可大可小。現在正值敏感時期,自己前日晚上的事情還沒平息下來,再添上這個窟窿,可就不知師父和諸位長老怎生看待自己了。
可若是選了師門和師姐,隱瞞下自己的身份,則老父親那邊又是不孝,回想著老父對自己的寵愛,甚至不惜犯下欺君之罪也不愿意自己受委屈,陳希的心中就一陣的刺痛。
到了最后,還是那位莫非意淡淡的說了句:“我也不知你怎么想的,居然隱瞞了自己的出生和家世,但無論如何沒有不孝的神仙,望你好自為之。不過你怎么選擇是你的事。你我今后就當沒有看見過。”
這句話一出,陳希就知道自己無從選擇,只能拼著受到責罰也要去看自己的父親一眼,免得落下不孝的名聲。但是做出了選擇之后,他的心里倒是平靜了下來,也仿佛放下了一個包袱,道心越發剔透無礙了。
第二天,陳希就向掌教直言了自己的出身,并且以老父親年邁體衰,疾病叢生為理由請假探望。李長青掌教只是淡淡的詢問了一番就作罷了。但陳希卻看得出來,這位看似和藹可親的掌教心中甚是不喜。
他卻是不知道這位掌教倒不是為了這件事情不喜,而是心中早就準備放棄他了,所以才看著他不太高興,也懶得去理會。
鴻雁聽說陳希要回去探親,本來也想跟著一起去的。李長青掌教這回可就不答應了,在他的一番呵斥下,鴻雁哭著對陳希道了別,告訴他一定要代她向他的父親問安。
陳希也知道東海盛會即將召開,門中確實人手不足,倒也沒想著帶鴻雁回家。而且鴻雁還不是他的媳婦,沒有名分,怎么好帶回家。
今天一大早,陳希就啟程往京城而去。東海離京城有十一萬里之遙,若是不快些,怕是趕不到看自己父親最后一眼了,其實他心中也知道這古代的消息傳遞實在太慢,搞不好自己回到家門的時候,父親已經過世了。只是他心中存了萬一之想,所以急急趕路。
不過他不知道,正是他沒有雇船出海,而是駕馭劍氣飛遁帶給東海仙門多大的震動。須知這東海到陸地足足有三萬余里,那是個感應境界的小子可以飛渡過去的?就是金丹真人若是無萬全準備也是不敢橫渡大海。可現實是陳希就這么走了。
這則消息傳開之后,李希夷除了越加嫉恨、鴻雁越發愛慕之外花對月、李長青和碧凌島諸位長老都對陳希改變了態度,尤其是對花對月的提議,大家更是無有異議,就連最是支持陳希的馮希曼長老也對陳希不滿。大家心中都想道:“這個小子明顯是另有奇緣,否則僅僅三年哪有這般厲害的。”而奇緣在哪里,無非就是那處山崖中的洞穴。
陳希不知道他的舉止對別人的影響,對自己的影響,正在向海岸飛去。
這一日,他飛經一個島嶼,卻是看到島上天地元氣在劇烈的波動,明顯是斗法產生的。本來他不想前去觀看,免得耽誤了自己的行程。可當他看到島嶼上還有數不清的人影在哭喊呼號的時候,他心中那股正義感又噴薄而出。
他想到了為自己而死的那十二位勇士,心頭對自己說道:“以前是沒得本事救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現在有本事了,怎么能不去做了?”
想著,他就撥轉劍光向那處飛去。
金葉島在東海之中面積不大也不小,島中靈氣不足,也不出產天材地寶,便是連海中精怪也從不在此聚居。所以島中人口雖說有十余萬口,但修行之士卻是寥寥無幾。只有島中心有一占地百畝的寺院伏龍寺的和尚還有些神通,但這些和尚修為很低多為化氣境界,只有少數達到了入竅級數,連參與東海盛會的資格也無。
這數日來伏龍寺靜若寂寥,遠遠覷去,也是黑乎乎的不見燈光。只是煞是奇怪,饒是寺外豪雨連綿,這寺內卻居然是滴水不見,半空暴雨到了相國寺上空便似是遇到甚阻礙,紛紛朝四外彈射開去。
伏龍寺后進羅漢堂中門庭緊閉,門口站著十數位青袍僧人,手持戒刀,禪杖闔目肅立,門內卻是燈火輝煌,盡管如此,卻只是不曾透出半點到那院外。
羅漢堂內正中竹榻之上,端坐著一身著月白色百衲佛衣,慈眉善目,只是看去臉色有些蒼白的清瘦老僧,旁邊左右兩側地上也有十余位黃袍僧人安坐蒲團之上,俱都閉口但坐不言,羅漢堂內一時靜逸無比。
情形持續未曾多久,忽聽的左首邊首座上一個年老僧人言道:“主持,如今那幾個妖孽在外耀武揚威的行使妖法,禍害人間,島中多有民居遭其損毀,本寺坐鎮此處,又豈能坐視民間百姓疾苦卻坐此不理呢?”
等了半響,中坐老僧卻是未言,卻惱了右首中一身高八尺,腰寬體肥的中年僧人,已是突的站起身來。
他言辭激憤的大聲叫道:“清海主持,自古正邪不兩立,但有妖孽亂世,自然需要我正道去將它們降服才是正理,但數日來我伏龍寺卻是閉寺不出,任那幾個妖孽在外禍害民間,又豈是修佛之人能坐視不管的呢?我縱是修行淺薄,也要出去與它們見個高低,總好過在此眼睜睜的看著百姓受苦,卻安然不理的要好。”說罷,抬腿就要朝堂外沖去。
未等那中年僧人跑出幾步,中坐老僧清海已是睜開雙眼,叫說道:“潮應,站住休去。”那中年潮應僧人腳步一頓,停下身轉過頭來,滿臉俱是不甘神情,一張大口中尚還諾諾而動。
清海老僧見潮應如此,手指面前一團懸空而浮的柔光,微微一笑說道:“潮應,妖孽橫行,非是老僧不行此慈悲善念,實是佛法不深,徒送性命,就是本寺若非有當年安慧祖師圓寂前傳下的這宗鎮寺法器天龍轉缽,恐也不能幸免,更何論其他呢。”
說到這里,在座的眾多僧人俱都面微帶驚懼之色,將目光投向清海大師身前的那團乳色柔光之上。只見那團栲栳大小的柔光色呈乳色,透發出一圈極淡清光,穿室而出,化為一道無形天幕將整個伏龍寺籠罩在內,不為暴雨所襲。
清海老僧接著又說道:“老衲數日前曾與那妖孽斗法,沒想到卻為它同黨所偷襲,受了重創,只得暫返寺中借助祖師佛寶以御外敵。這數日來老僧虔心默參,此劫不可避免,唯有等人來援而已。”
左首上老僧聽了說道:“主持,那幾個妖孽本具水性,又借助風雨之勢行使妖法,只怕就是有修行中人路過恐也以為只是正常豪雨,不會去留心的吧?”
清海主持回說道:“清明師兄,我伏龍寺歷年來崇享尊榮,這幾個妖孽不過是區區小事,過不多久自然消弭。”
清明老僧面微帶驚色,說道:“老衲數日前參禪入定時也曾有心兆,只是模模糊糊不甚清明,主持也有此悟,應當不假。”
清海主持微一沉吟,說道:“老僧不知。”
此言一出,座下眾僧俱都面帶驚疑之色,伏龍寺主持清海禪師在他們眼中佛法高深,此番居然不知原由,可見此妖孽非比尋常。
正在眾僧論劫之時,忽感羅漢堂一陣搖動,清海老僧忙朝面前天龍轉缽所化柔光看去,只見那團柔光也是一陣波動,透室而出的清光柔輝亦是幻出圈圈漣漪,猶如水紋波動,頗為好看。
那清海主持看了卻是臉上變色,忙口誦真言,將手一指,佛力透出,將那團柔光頓時定住,滿室波紋也立時消散不見。這時眾僧人耳中俱都聽到伏龍寺上空風雷隱隱,雨聲更急,一個個忙都站起身來,齊朝正中清海禪師看去。
清海老僧此時也立起身來,伸手將那天龍轉缽托在掌心,帶著眾僧齊步出羅漢堂外,朝伏龍寺上空看去,只見上空數十丈密云陰霾中金蛇亂舞,豆大雨點從上空劈頭蓋臉落將下來,將寺廟中各大殿閣堂上的琉璃屋瓦打的“噼啪”作響,屋檐下的風鈴也擊打的叮叮當當,晃動不已。
清海老僧睜開所煉一雙慧眼,透過雨云朝更上空看去,穿過厚密雨云,頓時看到云層之上果有兩條長有十數丈,似蛇非蛇,像龍非龍,身呈翠綠的妖物在那云層中穿梭上下,每次穿梭都帶起大片云團,下方的雨勢也更顯勁急。
他知道正是這兩頭妖物作祟,自己前數日與其中一條曾經斗法,卻被暗伏一旁的另一妖物所傷,傷勢至今未好。那妖物正是民間傳說中能發洪水的蛟龍修煉,神通非小,前日斗法自己拼盡全力方才勉力支持。
正想到這里,忽聽的上空密云中“嗷”的一聲,那兩條蛟龍已是鉆出云層向下沖來。清海禪師面色大變,忙將身坐下,將掌心天龍轉缽向上拋去,手上法印輪動,一道道佛力朝空中柔光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