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5章 發兵增援

第一百七十五章 發兵增援

夏國京畿,夏都東門城外三里位置,廣闊的官道上,數十名百姓牽引著幾輛牛車正在道路上緩慢地前行著,幾輛馬車上還載有不少的貨物。

這數十人都是前往夏都行商的百姓。

踏踏踏~

突然,身后響起一片密集的馬蹄聲。

轉頭望去,眾人只見數百米開外的道路上,一支數百人的騎兵隊伍正護著一輛馬車緩緩馳來。

隊伍的前方,一桿桿玄色軍旗隨風招展,后面則是清一色身披玄色大氅的內衛隨行,被護在中間的馬車極為普通。

“快快快!是內衛,快把馬車牽開!”

“是內衛!快讓開!”

看到這支突然出現的隊伍,這數十名百姓立刻很自覺地就停了下來,牽著馬車恭敬地站到了道路兩邊。

從這些百姓的眼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眼神中所透露出的敬重神色。

內衛乃是夏王親衛,他們的裝扮又如此特殊,在整個夏國,大部分幾乎都能認出內衛來。

而這些行商的商人在百姓中算是見過世面較多的,更是遠遠就一眼認出了內衛的身份。

在這數十名百姓敬重的目光注視下,一眾內衛護送著馬車緩緩駛過。

一直到前方的內衛遠去數十米后,后面的一眾百姓們才再度恢復原先的秩序,繼續朝著夏都方向前行。

前方,老將鄧子龍帶著幾名親兵騎乘著戰馬跟在馬車一旁。

看著剛才發生的那一幕,鄧子龍面上神色不變,但心中卻是感慨萬千。

這一路行來,同樣的一幕他已經看了不下二三十回。

從這些夏國百姓的自發舉動中可以看出,他們是在真心擁戴他們的王師。

如此景象,是鄧子龍在原來的大明和如今的明島所未曾見到過的。

古語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看來自己之前下的決定是對的!

鄧子龍心中暗想。

夏國開元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在得知了鄧子龍等人以及明島的消息后,夏王趙安親自快馬加鞭趕到了西沙渡口,面見了鄧子龍等人。

在一番接觸之后,趙安直接向鄧子龍拋出了招攬的請求。

面對堂堂夏王親自發出的邀請,鄧子龍沒有過多猶豫,直接選擇了接受。

鄧子龍之所以如此爽快地答應了趙安的邀請,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來,如今的明島形勢已經岌岌可危,鄧子龍必須要盡快找到援軍前往救援明島。而在海上航行了二十多天,夏國是他們碰上的唯一勢力,明島的形勢已經沒有時間讓他慢慢探索和選擇了

二來,根據這段時間的接觸,鄧子龍也已經對夏國,以及夏國的國政有了初步的了解。

夏國雖是一個剛剛一統的國家,治下百姓也算不上富裕,但各級官府善施良政,百姓的日子過得安寧祥和,軍中將士善謀善戰,是一個絕不可小覷的國家。

第三,則是夏王趙安的禮遇。

作為一方君主,趙安能夠在聽到消息后第一時間就連夜騎馬趕來,這足以表達他對自己以及明島的重視。

相處時間雖然尚短,對于趙安能否成為一位偉大的明君,鄧子龍并不能打包票,但他能肯定的一點是,趙安絕對是一位讓人愿意為之效死的君王。

隨機應變,知人善用,心胸寬廣,心存大愛!

這一切,從將士和百姓對他的擁戴程度就可以看出。

當然,鄧子龍所不知道的是,在他們第一次見面的那一天,趙安就已經在喝的酒里給他們添加了稀釋的血珠。

在潛意識里,他們對趙安的認同也是受到了血珠的影響。

在西沙渡口待了三日,趙安這才帶著鄧子龍返回了夏都,準備召集眾臣商議增援明島一事。

一個時辰后,趙安就返回了夏都城中。

回到夏都后,趙安當晚就在王宮設宴招待了鄧子龍等人,還宴請了王猛、陳群,以及禁軍八營校尉等人。

在晚宴上,一眾文臣武將對于鄧子龍自然也是表達了熱烈的歡迎,高思繼、方杰、本多忠勝等武將更是對鄧子龍連連灌酒。

這一夜,大部分參加晚宴的武將都是喝得酩酊大醉,被人抬著送回了府中。

第二日,返回夏都的趙安召集眾臣舉行朝會。

朝會上,在以王猛、陳群為首的一眾文臣匯報了夏國近期的一應事宜后,趙安就命人宣布了對新投效的鄧子龍的任命。

冊封其為偏將軍,從四品官職,暫領水師北營,命鄧子龍以他麾下原有的500多明軍水師為基礎組建水師北營。

對于這個任命,夏國一眾文臣武將皆無異議。

在昨晚的晚宴上,眾人對于鄧子龍以及他身后的明島的情況都已知曉,夏王此舉顯然是在為以后收服明島勢力做準備。

宣布完鄧子龍等人的任命后,朝會上緊跟著就討論了出兵增援明島的事情。

對于增援明島,一眾文臣武將的意見并不統一。

以陳群為首的部分文官認為眼下夏國初定,水師南營和水師北營又暫未成軍,此時實不宜出兵增援大海上千公里之外的明島,風險實在過大。

這一想法在武將中也有人贊成,岳升龍、賀拔度拔兩人都表達了相同的看法。

而以高思繼、高思祥、賀拔勝、方杰等人為首的年輕武將卻是出奇一致的愿意出兵。

在之前的東征滿清之戰中,賀拔岳就是因為隨趙安渡海遠征而立下了大功,這才得以出任鎮南將軍一職,獨掌一軍。

眼下,又有新的戰機擺在面前,立功心切的他們自然是不愿放過。

至于海戰的問題,這些陸軍戰將卻是根本沒有意識到其中的風險。

關于這個問題,在朝會上一眾人吵鬧一番后,最后還是由趙安拍板,采取了王猛的折中建議。

按照王猛的建議,派遣兵馬增援明島是必須要增援的。

畢竟,明島上還有著上萬的明軍水師,以及二十多萬百姓,這樣一支可觀的力量,夏國還是要盡量想辦法爭取過來的。

不過,由于夏國距離明島實在太遠,為了降低風險,派往增援的兵馬不宜過多。

最終,經過一番討論,決定派遣近衛營和長風營兩營4000兵馬前往支援。

在夏國禁軍八校之中,長風營和近衛營都是最早設立的,營中老兵的占比較大,本多忠勝和高思祥兩人又都是八品巔峰的猛將,由他們兩人帶領兩營兵馬前往支援足以彰顯夏國的誠心和實力。

水師方面,則是讓鄧子龍暫緩組建水師北營,由他親自帶領500明軍水師護航返回明島,甘寧的水師南營還在組建關鍵階段,則暫時不一同前往。

因為,按照鄧子龍所述說的明島情況來看,夏國眼下的水師實力與明島的明軍,以及九州島的倭人相比,都還不足以相提并論,就算是把甘寧的水師南營拉上,恐怕也很難起到什么作用。

經過將近十天的準備,夏國開元元年五月八日,一支由上百艘艦船組成的船隊在臨水鎮緩緩開拔,經由龍川江北上駛向西沙渡口,然后從西沙渡口與明軍水師匯合后駛向東南方位的明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间市| 沧源| 榕江县| 邯郸市| 牙克石市| 呼伦贝尔市| 嵩明县| 万年县| 长治县| 临猗县| 于都县| 丁青县| 鲁山县| 财经| 迁安市| 子洲县| 曲松县| 吴桥县| 南召县| 乌兰县| 集贤县| 左云县| 宣武区| 广州市| 临猗县| 宁晋县| 呼图壁县| 肥东县| 平乡县| 瓦房店市| 临西县| 民权县| 平乐县| 会泽县| 库车县| 潮安县| 达尔| 饶平县| 石渠县| 揭阳市|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