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2章 明島局勢(一)

第一百七十二章 明島局勢(一)

一望無際的大海上,一座巨大的島嶼坐落在距離東洛島東南面上千里之外的海面上。

這座島嶼正是明島。

島上,一片地域廣達數千平方公里的平原坐落在明島東部,名為東江平原。

東江平原,因地處明島東部,下轄東江而得名。

此時正是春麥生長的最佳季節,廣袤的平原大地上,大量被開墾出來的良田上已經長出綠油油的春麥。

海風吹過,麥苗輕輕隨風浮動,宛如一片綠色的麥浪在蕩起漣漪。

東江平原東部,距離明島邊緣大約還二十多公里路程的平坦大地上,一座占地數平方公里的城池坐落在這里。

海州城,統治明島的明軍都城所在,城內擁有著4萬多人口。

城內,位于城中心位置的海州城府衙邊上,明軍總兵陳麟的府邸就坐落在一旁。

府邸議事廳內,一身甲胄的明軍總兵陳麟端坐在大廳主位上。

陳磷,字朝爵,號龍崖,韶州翁源縣(今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人,明代名將、抗倭英雄。

在歷史上,明萬歷二十六年,陳磷出征朝鮮,于露梁海戰中痛擊倭軍,大敗島津弘義,立下援朝第一功。

在主位下方,身著明軍制服和朝鮮軍制服的一眾將校分坐兩側。

左側明軍以游擊將軍馬文煥為首,右側朝鮮軍則以水軍節度使李舜臣為首。

此時,廳中的氣氛有些凝重。

“長海島那邊傳來的情報剛才大家也都聽到了,都說說吧,此戰到底該怎么打”

主位上,陳磷將手中密信輕輕放下,看向下方的眾將校道。

他手中的密信是傳訊兵今日剛剛從長海島那邊送來。

長海島位于明島東面,與明島相隔僅有數里之遙,島嶼的面積雖是僅有數十平方公里,但戰略位置卻是極為重要,是明軍防御倭人的最前沿陣地。

在長海島上,明軍駐扎有3000大軍,由副總兵楊元統領。

而陳磷手中的那封密信就是楊元派人傳來的,上面記載了九州島的倭人大名加藤清正即將于五月六日統領6萬大軍來犯明島的消息。

“大人,此次倭人大名加藤清正統領數萬大軍傾巢來犯,看來是鐵了心想要覆滅我明島。

如今,敵我力量懸殊,沒有火炮的優勢,我們想要在海上將其擊敗恐怕很難。

以屬下之見,不如將所有力量都收縮到海州和金州兩城,據城而守我明島或許還能得以保全!”

陳磷的話語讓得下方眾人陷入了一陣的短暫的沉默,數十秒后,馬文煥當先站起身來,沉聲建言道。

金州城位于海州城北面,是整座明島唯二的兩座城池之一。

以陳磷為首的明軍雖是名義上統一了明島,但治下的總人口卻僅有不到二十三萬人,其中還有超過兩萬人的軍隊。

明軍真正統治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明島的東部,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東江平原。

而明島的東部和西部則是被中央那座巨大的漢拿山脈所隔開,明島西部原有的那一小部分百姓也基本都被明軍遷移到了東江平原。

“大人,馬將軍所言有理,屬下也贊同將兵力收歸海州和金州兩地,憑堅城消耗倭軍的力量!”

“大人,屬下也贊同馬將軍的建議!”

“大人,屬下贊同馬將軍的建議!”

馬文煥的話音剛一落下,立刻就迎得一眾明軍將領的高聲附和,右側的朝鮮軍將領之中大部分也是點頭附和。

在座的眾人都清楚,由于火銃和火炮的失效,以及數量上的差距,明軍在海上已經完全處于劣勢。

對于此戰,大家對水戰基本都已不抱希望。

反倒是陸上作戰,眾人還有些信心。

在地面作戰,明軍的戰斗力還是略勝于倭人軍隊的。

這一點從明軍在數量處于絕對劣勢的情況下,還能在加藤清正一次又一次的不斷進攻下守住明島就可以看出。

若是據城而守,眾將還有信心能夠抵擋住倭軍的進攻。

主位上,看著明軍在一面倒的附和贊同之言,陳磷的眉頭微微皺起,面上也露出猶豫之色。

對于接下來的這一戰如何打,陳磷心中也是拿不定主意。

正如馬文煥所言,在之前半年的那幾場消耗戰中,明島上的明軍力量已經被大量消耗,特別是水軍的實力幾乎折損過半。

之前被派出去的鄧子龍也是至今杳無音訊,能否尋到外援還是一個未知數。

以如今的態勢,與倭軍在水上進行決戰,不是明智之舉。

可若是據城而守,以海州城和金州城的規模及糧食儲備,又無法容納太多軍民。

一旦戰事開啟,為了保證兩城能夠堅持一段足夠長的時間,明島上至少將會有一半百姓被棄至城外。

以倭人的殘忍,這些被拋棄的漢人百姓恐怕將會有很大部分被倭人屠殺。

這樣的結果是陳磷不忍,也不愿看到的。

而且,如果真的放任倭軍將明島上的百姓屠戮一半,那明島的未來就沒有任何的翻身可能了。

沒有了足夠的人力支撐,明島就算是艱難打退倭軍進攻的倭軍又能如何?

倭軍的下一次卷土重來又該如何抵擋?

這一切讓得陳磷心中掙扎,一時不能下定決心。

“大人!”

就在下方大部分將領都在附和議論之時,朝鮮軍將校前方,一直沉默的李舜臣站起身來,神色凝重地向陳磷拱手朗聲道。

“哦?汝諧有何話說?”

陳磷聞言,神色稍緩,將目光看向李舜臣。

李舜臣,字汝諧,朝鮮王朝中期武臣,朝鮮半島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民族英雄。

在后世,隨著朝鮮半島民族主義的興起,李舜臣與乙支文德、姜邯贊被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被后來的棒子國捧上了神壇。

而李舜臣的成名之戰就是鳴梁海戰,在這場戰役中,李舜臣在絕對的劣勢下,指揮12艘戰船,擊退日本水軍,擊斃日本將領來島通總等人。

這一戰從戰術上講,李舜臣的水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展示。

但在戰略上卻依舊沒能阻止倭軍占領朝鮮水師基地,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實際上是倭軍獲得了戰略上的勝利。

再加上,在當時那場戰事里,朝鮮國都還是明朝的屬國,朝鮮軍其實是處于輔助地位,真正抗擊倭軍的主力是明軍,李舜臣麾下的朝鮮水軍也歸屬明軍統領。

所以,李舜臣的能力是有的,卻也絕沒有后世棒子國吹的那么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阴县| 兴海县| 平乡县| 封开县| 无棣县| 长白| 类乌齐县| 宾川县| 溧阳市| 天气| 乐山市| 修水县| 闻喜县| 易门县| 隆化县| 吉林市| 乐山市| 台中县| 蕲春县| 海丰县| 环江| 昌平区| 沈阳市| 罗山县| 龙川县| 建宁县| 平乡县| 雷州市| 南京市| 朝阳县| 汝州市| 唐海县| 都匀市| 南平市| 珠海市| 拉萨市| 天津市| 兖州市| 长汀县| 安徽省|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