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中國還沒有開始計劃生育,國家鼓勵多生多育,口號是人多力量大。我的二姑就出生在那個年代。
奶奶一共生了七個孩子,四個女兒和三個兒子。二姑在女兒里面排行老二,所以我們這輩都叫她二姑。
二姑和小姑一起都嫁到了我們鄉鎮上。
二姑生性好強,又特別熱心腸。所以即便后來二姑出嫁了,但我們這個大家族,所有人的心她都操著。三弟和弟妹鬧別扭了她要調解;大哥家的女兒要出嫁了,她操心幫忙置辦嫁妝;趕上了壞年景,她想盡辦法接濟大家;奶奶生病了,她第一個把奶奶接走伺候……
二姑就是這樣熱心、愛操心和好強。
所以,二姑逐漸成了大家的“主心骨”和“救星”,不管誰家遇到了溝溝坎坎或者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請二姑出面幫忙解決。
二姑作為整個家族的“當家人”和大家心里的“大能人”自然是有脾氣和能力的。二姑在自己家也是說一不二的,大事小情都是姑姑拍板,二姑父從來不摻和。
小時候,記得每年春節大年初四,姑姑們都會回娘家走親戚,那時奶奶還在世,所以每年大年初四是我們整個家族最團圓、最熱鬧的日子!
二姑的性格開朗,為人豪爽,個性剛強而果敢。每年春節大團聚那一天,二姑自然也是最具人氣的,大家都有事沒事往她身邊湊,和她嘮嘮家常,亦或開開玩笑,只有這樣好像算把這個年過喜慶啦!二姑的內侄子很多,其中最小的就是我,內侄子為了和二姑熱鬧套近乎,往往會先拿二姑父“”開刀”,最常用的伎倆就是“激”二姑父喝酒,二姑父可沒有二姑那般精明,經不住幾輪“糖衣炮彈”很快就會招架不住,不勝酒力的二姑父,幾杯酒下肚便會出洋相,這時候二姑自然就得出馬擺平這幫“沒安好心”的內侄子們,二姑的“潑辣”沒人能接住,分分鐘便能擺平“不可收拾”的場面,這時候大聚會也就達到了高潮,眾人已吃飽喝足,滿面春風地談笑風生。
因為二姑精明能干,又善于交際,所以人緣很好,人脈廣。
我小時候記得,二姑憑能力進入了鄉鎮上的供銷社,負責棉花的收購,也因此她家的生活條件相對好一些。那時候大家的生活普遍都不好,何況娘家是大家族,人很多,所以二姑家的家境剛好一點,便開始接濟娘家人。現在還依稀記得,那時侯二姑幾乎幫過每一戶娘家的親戚。
我上初中的時候,就住在二姑家,姑姑對我關懷備至,現在想來那是多么難忘的一段時光啊,那也是我和二姑在一起最長的一段時間,也是最后一次,彌足珍貴!因為不久我就離開了姑姑家,轉學到縣城上學了。
好人多磨難。
我轉學到縣城不到一年,便得到噩耗:二姑得了重病……
二姑的病發現時已是晚期,加之當時的醫療條件落后,不到兩年時間,二姑已經被病魔摧殘的不能自理。
姑姑病重時,我曾去探望過一次。當時她雖然精神很差,勉強支撐,但頭腦還很清醒,緊緊拉住我的手說:“恐怕姑姑看不到你成家了……”那一刻,生性剛強從未流淚的姑姑,緊緊拉住我的手:淚流滿面。
后來沒多久,姑姑走了。
記得那是一個再也平常不過的日子,我隨著家族里其他人一起,前去給姑姑守靈,每個人臉上都滿是凝重和陰雨,心里都似壓了一塊沉重的大石頭,使人喘不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