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趙玖明宿舍里的6個小伙子都分到了相應工衣,趙玖明、吳為寬、呂忠、楊剛四個人的工衣是黑色的,背后的字母都是PROD,但他們屬于生產部不同的部門,計海賓和張達偉兩個人的工衣是藍色的,背后的字母不同,計海賓的是QA,張達偉的是QC。
今天一清早,大家都趕緊起床,穿著昨天發的工衣,洗漱完畢后就鎖門出發了。大家在樓下各買了一張餅和一杯豆奶,邊吃邊走向了公司。大家進了公司大門內,就各自去各自的部門了。
趙玖明走到了壓板組去找自己的科長萬彪,當時萬科長正在設備旁邊和準備下班的夜班科長做工作交接,他看到趙玖明后跟他打了一個招呼,示意讓他站在那邊等一會。萬科長交接完后走到趙玖明跟前說:“跟我過來吧,你們一起來的那個毛軍到了沒有?”趙玖明愣了一下,說道:“我還沒有看到他,不是很清楚有沒有到。”這個毛軍,趙玖明想應該是昨天跟他一起劃到萬科長小組的那個人。
趙玖明跟著萬科長走到了一個噪聲很小的工作臺旁邊,那邊已站著二三十個準備上班的員工,萬科長來到后,大家自發的排好了隊伍。當時毛軍正匆忙從東邊跑了過來,走到了隊伍前面,萬科長問道:“毛軍,怎么第一天就遲到了?”毛軍氣喘吁吁的說:“剛才進了樓層沒找到地方,問了一下其他人才知道在這里。”萬科長又說:“以后注意,今天人事部為你們新員工制作了廠牌,以后上下班要打卡,哪怕是一分鐘都算遲到,遲到一次要扣10元錢,遲到三次就開口頭警告了。”毛軍說了聲:“知道了,下次注意。”然后,萬科長示意毛軍站入了隊伍里。
萬科長站在隊伍的正前面,開始講話了,他說:“現在,我們開班前會,首先,今天我們新加入了兩名新員工,一個叫毛軍,就是剛才批評的這位,另一個叫趙玖明,是那位。”萬科長用手指了指趙玖明,趙玖明也禮貌的跟周圍的人點了一下頭。
萬科長接著說:“昨天夜班共生產了1.4萬平方英尺的產量,1號大壓機出貨了8倉,2號大壓機出貨了8倉,3號小壓機出貨了6倉,4號小壓機出貨了7倉。我們這個月,每天的產量任務是3萬,因此今天我們早班要把昨天夜班的不足產量趕出來,要求大家各個崗位上都要抓緊。另外大家一定安全生產,小心碰到移動的自動化設備,抬鋼板鋼盤的時候大家也留意,不要壓到了手和腳。另外,著重強調一點,早班來車間抽查的領導多,客戶來參觀的也多,所以大家一定要按照安全操作指示的要求正規操作,耳塞口罩手套等勞保用品一定都要帶上,小心被安全部的人抓到后開警告。”講完話后,萬科長就給每個人發了手套口罩,并安排他們的具體工作崗位。那些老員工拿著新發的勞保用品去安排好的崗位上班干活了。
趙玖明和毛軍也發了口罩和手套,另外發了一副耳塞。萬科長告訴他們壓板組這邊的部分區域噪聲大,所以所有人員都是需要配帶耳塞,而且耳塞是每人一副,每周更換一次,需要以舊換新,搞丟了的話,只能自己去買。
隨后,萬科長將這兩名新人帶到了兩個大桌子旁,那里已站著一個老員工,正在疊著砂紙,萬科長說:“他叫林申午,是我們小組的老員工,你們兩個跟著他在這邊磨鋼板。”說完,萬科長示范了一下,他拿著一把鏟刀把鋼板上面的膠粒鏟掉,然后手拿砂紙將鋼板打磨干凈,最后用一塊沾有酒精的毛巾把整面鋼板擦了一遍。“就這樣,很簡單,你們跟著林申午學,有什么不懂的問他。”萬科長說完就離開了。
萬科長走后,趙玖明對毛軍說了句:“這活還不簡單,就是把鋼板上的垃圾清理干凈。”毛軍也沖他點了點頭。每塊鋼板大約有三十斤,磨完一面后還要將鋼板翻過來磨另外一面,最后用沾有酒精的毛巾擦得干凈,將擦干凈的鋼板放在旁邊的另一個桌子上。存放鋼板的桌子,四腳上都有輪子,可以像車子一樣推動。
三個人在那邊磨了一會鋼板,林申午就安排他們兩個把載有干凈鋼板的桌子推到了幾十米外的吸板機跟前,并教他們如何設定吸板機,設定好數據后,吸板機會自動將鋼板送上運輸帶,運輸帶會將這些鋼板輸送進排版房內部。林申午讓他們兩個人每人學習了一下如何設置參數,等兩人都熟悉后,大家就拉著之前的空桌子回去繼續磨鋼板了。
趙玖明他們干活的地方,旁邊幾米處就是壓機,壓機工作時發出的噪聲很大,雖然大家都戴著耳塞,但是依然聽得到嗡嗡的響聲。壓機工作的時候同時會散發出大量的熱,致使他們工作的這個位置溫度比較高,雖然旁邊有兩個大風扇,但是空氣中流動的都是熱氣,感覺比外邊夏天正午的溫度還高,他們三個后背上的衣服很快就濕透了。
干了一會活后,趙玖明感覺到口渴的厲害,于是就對林申午說:“老師,這里去哪里喝水?”老林在低頭干著活,再加上這個地方噪聲大,他沒有做出反應。趙玖明看到林老師沒有聽到,于是用右胳膊碰了一下他的后背,大聲說了一句:“哎,老師,你們平時去哪里喝水啊?”這次,林老師是聽到了趙玖明在跟他說話,問:“你說的是什么,我聽不明白,請用國語講一遍。”趙玖明反應過來了,剛才自己張口說出的是濃重的家鄉話,林老師沒有聽懂。于是趙玖明又把剛才的話用普通話講了一遍,這次林老師聽明白了,告訴他喝水的地方是在洗手間門口,在那里有飲水機,只有熱水,平時大家都有帶著自己的水杯,接完水后放在熱水器旁邊的柜子里,等涼了后再去喝。
趙玖明自己沒有帶杯子來,這會干活出汗又口渴的厲害,于是他來到男洗手間,在水管上洗了一把臉,喝了幾口涼水。他看到自來水旁邊的垃圾箱里有一個塑料飲料瓶,于是他將飲料瓶拿起來用自來水洗了幾遍,然后來到門口的飲水機旁接熱水喝。當時趙久明沒有控制好水龍頭的水速,手里的瓶子瞬間非常燙,趙玖明條件反射的迅速將正在接水的塑料瓶丟在了地上,又在自己燙到的手上連吹了幾口氣,并趕快擰上了正在流著熱水的水龍頭。
這一幕,幸虧沒有人看到,要不然會讓自己覺得很尷尬。看著地上被燙變形的塑料瓶,趙玖明把它拿起來丟在了旁邊的垃圾箱里,回到男洗手間將手洗了一下,又喝了兩口自來水后,他就迅速回到自己的崗位去干活了。
回到崗位后,趙玖明帶上那已黑乎乎的手套,拿著一張砂紙開始磨鋼板了。這個工作三個人搭配正好,兩個人在桌子兩頭磨,然后將鋼板的一面磨完并清潔干凈后將其凌空翻個身放在緊靠著的另外一個桌子上,另一個人接住鋼板后磨背面,這樣協作比較科學,而且效率高。
到了上午11點鐘,萬科長把制作好的廠牌和午餐餐票遞給趙玖明和毛軍,說:“白班吃飯時間段是11點到12點半,這個時間段內去食堂都有飯吃,你們吃飯前后要按時打上下班卡,現在可以去食堂吃飯了。”兩人接過科長送過來的廠牌和餐票,隨著林老師在廠房內部后門的一條小路上走到了食堂大樓。到了現場,發現人很多,隊伍都排到一樓外邊了,三人趕緊排隊站在隊伍后面。他們跟著隊伍開始挪動,終于到了二樓的餐廳,今天菜品很多,一張白班的餐票2.5元,可以有1個大葷,1個小葷和2個素菜,米飯和湯自己隨意加。趙玖明要了一個雞腿,一份西紅柿炒蛋,一份空心菜和一份土豆絲,打了三大勺米飯和一碗湯,整個托盤上面看著像一座小山,趙玖明早就肚子咕咕叫了,一頓猛吃后很快就把托盤上面的飯和菜吃光了。
林申午,個頭比趙玖明和毛軍都矮了半頭,消瘦的體型,黝黑的皮膚,笑起來眼睛就瞇成了一條線。自上午接觸開始,趙玖明和毛軍認為他是很老實的一個人,不善言語,喜歡沉默,干活的時候基本上是一言不發。趙玖明經過與他交流得知林師傅是廣東人,家在廣州市區的農村,已來公司有8年了,由于個人性格的關系,他基本上一直在磨鋼板這個崗位。
三人吃過午飯后,回到車間,打完上班卡后就去崗位繼續干活了。經過上午的勞動,早晨新發的手套變成了黑色,大拇指的地方也已經磨爛了。送完吃過午飯后的第一車鋼板,林老師又帶領著兩個人向排版房送鋼盤,他指著托盤上的一大摞鋼盤說:“這個就是鋼盤,可以考慮為它是一個模具,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底盤一個是蓋板,這兩部分是配套的,我們要把這一套鋼盤抬上那邊的自動輥軸上,鋼盤會被輥軸帶著滾動前進,直到運輸進排版房內部。”毛軍他們兩個看著鋼盤就覺得重,那分明是厚厚的大鐵塊。毛軍自己試著動了一下托盤上的鋼盤,他搖了搖頭,對趙玖明說:“這需要真勁,不好弄,估計有150斤以上”。林老師說:“剛開始搬的時候的確是重,多搬幾次,以后習慣了就好了。”趙玖明走上前去跟林老師說:“來,咱兩個先抬一個試試。”于是林老師跟趙玖明兩人準備了一下,開始抬第一個鋼盤。
趙玖明跟林老師兩人走到了托盤兩邊,一人抬一邊,兩個人搭檔干活需要配合好,要一起抬起來,一樣的步伐前進,一起放下,如果配合的不一致,就容易出問題。林老師對趙玖明強調:“別猛放下,放的時候提醒一下,一起抬一起放,鋼盤脫手了砸到了那可是重傷。”趙玖明說:“好,我們一起放。”兩個人將鋼盤抬了起來,向前挪動的走了幾米,然后對準輥軸后彎腰將鋼盤放在上面,輥軸旁邊有感應器,鋼盤放入后就開始轉動起來。
抬完第一個鋼盤后,趙玖明體驗到了所需力道,毛軍忙問:“怎么樣?”趙玖明答道:“比在家里抱起一袋100斤的小麥費力,抱小麥的時候,肚皮還可以用力,抬鋼盤時胳膊是直的,只覺得向下墜,腿部承受的力度很大。不過,還行,只要再練練,完全沒有問題。”毛軍跟林老師也配合著搬了一次,也算是勉強將鋼盤放在了輥軸上。
林老師說:“我們一次需要放八九個鋼盤進去,這樣才能夠放滿流水線,一般的老員工不太喜歡干放鋼盤的活,稍微體力不夠的就基本上抬不動,我看你們兩個還可以,初次就可以抬的動。不過我們還需要提高速度,否則科長又過來要罵人了。”林老師又配合兩個人各自抬了幾個鋼盤進去。抬完后,趙玖明覺得自己的手臂開始不由自主的打顫了,看毛軍的狀態也不理想,看的出來他也把自己的力氣都用出來了。
毛軍對林老師說:“看不出來,你真有力氣。”林老師笑道:“沒有兩下子,我怎么能在這個崗位呆這么久呢?有時候上夜班,另外一個搭檔去臨時頂了別的崗位,排版房催鋼盤,我經常一個人搬八九個進去放滿流水線。”此言一出,二人投來崇拜的眼神。
毛軍說:“不會吧,林老師,看我們沒有見過世面,忽悠我們的吧?”林老師看二人不相信,走到鋼盤跟前,抓著鋼盤的兩邊,身體像拉滿的弓一般,走了幾步將鋼盤放進了輥軸上,看的出來他也非常吃力。看到此景,趙玖明和毛軍兩個人佩服的五體投地了,他們兩個正處于有力氣的階段,而且都是農村出身,從小就干活,但是像林師傅這樣能一個人搬起這個鋼盤來還是真心驚嘆的,鋼盤的形狀不利于抓握,而且面積大,不是親眼看到大家都會認為是在吹牛。
放完鋼盤后,三個人又回到崗位繼續磨鋼板。正值夏天,加上車間里的高溫和噪音,還有這種體力活,這份工作真的考驗人的定力。干著活的時候,毛軍對趙玖明說:“這個老林是夠厲害的,到了現在我的胳膊才緩過勁來,人家年齡比我們都大,個頭也矮,但是別人那身軀迸發出來的力量是很大的,真是濃縮的精華啊。”說完,兩人對視笑了起來。
趙玖明說道:“看電視上那些少林寺的和尚,每天砍柴做飯都是練功,我覺得我們這也是一種功夫,在這里干個幾年后,說不定我們也能夠力大無比健步如飛了,不同的是,和尚只練功不賺錢,我們是又練功還賺錢,美事一樁。”也許,只有這種輕松的聊天中,時間才過的快些。他們干活的這個地方,溫度高噪音大,很多領導視察工作的時候也很少來,所以大家可以自由散漫一些。
一個下午過去了,一天的工作快結束了。臨到了下班的時間,毛軍等三人按照工作的要求把工作場地的衛生搞好,崗位上的桌子擺放整齊,流水線上的鋼盤放滿,然后接受夜班同崗位人員的現場查看,別人認為你的衛生搞的不好,公司有制度允許可以拒絕交班,直到衛生搞的很干凈到對方滿意后,大家才開始交接,交接的內容是今天我們磨了多少鋼板,送了多少鋼盤,然后還有多少沒有磨,排版房內堆積了多少物料等,待夜班該崗位人員確認接收后,三個人才可以離開崗位。
公司上班前有早會,下班后有總結會。大家又集中到了早上開會的那個位置,排好隊伍,萬科長面對著大家做總結匯總。萬科長說:“雖然我們今天在趕產量,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今天還是沒有完成每天的平均任務,所以我們大家要引起重視,如果明天還不達標,主任就會讓我寫檢討,后天再不達標,后天接著寫檢討,直到產量達標了為止,所以大家不要將這個事情當作兒戲,主任讓我寫檢討,我就會讓大家陪著我一起寫你們崗位上的檢討,你們直到寫的深刻反思了為止。”大家都在那里低著頭聽著,沒人吭聲。
接著,萬科長點名趙玖明和毛軍出列,站在了隊伍前面,讓他講述一下第一天的工作感受。兩個人相互謙讓了一下,誰也不想第一個說,逗得大家都笑了。萬科長指著毛軍說:“你先來說,談談感受。”毛軍只好發話了,他說:“不好意思的是第一天就遲到了,所以大家都認識了我。今天我主要跟著林老師學習了磨鋼板,感覺還是很有意義的,特別是感覺到鋼盤很重,自己以后還需要多練習。另外學習了如何設置吸板機,然后感觸比較深刻的是夜班的交接人員比較嚴格,下次我們需要將衛生打掃的更干凈,避免別人不接班,我的感受就是這些。”然后毛軍扭頭看了下萬科長,聽聽他的點評,萬科長點了點頭,說:“趙玖明,你也說說。”趙玖明抬起頭面向大家,說:“我今天沒有遲到,所以大家認識我晚了一點。”這句話說完,大家又笑了起來,把一旁的萬科長也逗笑了。
趙玖明接著說:“今天第一天上班,也是我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靠近這么大的壓機和操作這么先進的流水線。磨鋼板一看很簡單,但是磨了一天后感覺也是很有意義的,首先我們需要磨干凈,然后還需要有速度。抬鋼盤是個體力活,第一天干是有些不太適應,但是我感覺明天就應該會進步了,我的感受就這些。”然后,趙玖明也看了一下萬科長,萬科長示意他們兩個回到隊伍中去。
萬科長說:“新員工是我們小組的新鮮血液,增強了我們的力量,但是也希望你們盡快達到熟手的操作水平,平時要多付出一些,盡快獨立上崗,這個崗位熟悉以后會根據生產需要讓新員工熟悉其它崗位。”萬科長頓了一下,最后說:“今天的下班匯總會議結束,大家下班吧。”然后,大家散開了隊伍離開了。
趙玖明和毛軍打卡下班后,兩人一起走路回去,進入小區后兩人便分開各自回自己宿舍了。趙玖明在自己樓下買了3個饅頭和一包榨菜計劃拿回宿舍吃飯,剛爬樓梯的時候,趙玖明感覺到自己的腿已酸痛的厲害,他猜想可能是抬鋼盤用力的緣故。到了房間后,看到楊剛已在宿舍,其他人還沒有回來,兩個人說了幾句話,趙玖明就去洗澡了,洗澡吃完飯后就躺在了床上,一會就睡著了。
晚上九點多鐘,趙玖明在睡夢中被吵醒了。計海賓、吳為寬、張達偉、呂鐘和楊剛五人正在那邊大聲的議論著第一天的工作感受。趙玖明坐起來,在床鋪上聽他們談話。
吳為寬說:“我上班的地方在四樓,那是線路板的沉銅工序,是將線路板上面的孔鍍上銅,崗位上有好幾個大的藥水槽,我今天的工作就是把半成品的線路板夾在塔吊上,再把沉銅完成的線路板在塔吊上拆卸下來擺放整齊后放在貨架上。”
計海賓問吳為寬“干活累不累,辦公環境好不好?”吳為寬說:“干活的時候要站著,除了去廁所和機器停機的時候可以休息一下,還是比較累的。辦公環境不好,藥水有好幾種,線路板在藥水槽反應的時候還會冒出熱乎乎的熱氣,溫度比較高,有中央空調,但是感覺還是比較熱,今天衣服都出汗濕透了。”吳為寬嘆了口氣又說:“環境差,干活累點也沒有什么,關鍵是整個小組里面都沒有一個女人,都是爺們。”
趙玖明呵呵一笑說:“為寬兄,咱們工作崗位差不多,干活累,溫度高,沒女人,另加噪音大。”說的周圍的人也笑了。
看的出來,對工作分配最滿意的是張達偉,因為他在那里笑咪咪的吹著口哨。計海賓說:“人家老張的崗位好,我在他上一道工序,兩個工序就靠在一起,經常打交道。辦公環境真沒的說,中央空調涼快的都要穿秋衣,干活累了可以坐會,最最關鍵的是,老張那邊的男女比例非常不協調,100多位女人,就只有老張他們5個男同志。”
張達偉道:“海濱說的大部分是真的,是個男人在我們那邊經過,就可以吸引起旁邊那齊刷刷美女的眼光,特別像咱這種帥哥,在那里上班,特沒安全感。”看吧,張達偉還真得瑟上了,邊說還邊揮著手描述。張達偉又說:“計海賓的工作環境也不錯嘛,女同志也很多的嘛,只是我看了一下,質量堪憂,不是大嫂就是阿姨。”
計海賓笑呵呵的說:“也有美女,只是數量不及你們那邊。不過我們干的活我還沒有適應。今天讓我測試線路板,學習安裝測試架,學習了一天都沒有搞明白,不就是測試短路和斷路嘛,搞得看起來很麻煩,教我的師傅都頭疼了,說明天我再學不會就讓我給他買水喝,他說對我說的話太多了,超過了培訓兩個人。”
趙玖明說:“說喝水這個事,今天把我口渴壞了,沒有帶水杯,出汗又多,搞的我喝了不少涼水,明天早晨提醒我一下,我要買個水杯去公司。”
呂鐘跟吳為寬是分在了一個小組,干著一樣的工作。楊剛的工作也還可以,他的工作崗位主要是維修線路板,他們是男女搭配,環境也好,按照他的話來說工作感覺有意義。上班了第一天,大家的感受都不同,有人歡喜有人愁啊。
過了一會,宿舍里就安靜了,白天上了12個小時的班,還是比較辛苦的,很快大家都睡著了。
本章已結束,接下來請看第四章:蔬菜大棚里求致富,趙玖申改行買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