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大棚菜豐產不豐收,趙玖康請教李季哥

  • 斷梗浮萍
  • 雪上鴻
  • 5172字
  • 2020-12-10 20:59:26

趙玖康的芹菜長勢非常好,他在12月后旬到元旦節這幾天里,每天趕集賣菜。由于當地沒有蔬菜交易市場,所以采摘后的芹菜只能去集市上賣。當地鄉鎮的集市是中心村5天一輪回,比如說今天是本村集市,明天是那個中心村,五天后又到了本村。集市在農村來說,并不稀罕,全國到處都有存在,只不過在城市里隨著大型商場的出現,而導致傳統的集市逐漸消失了。

每天下午收菜的時候,趙玖康便鉆進大棚內,將茂盛的芹菜外莖一片一片的用手剝下來,里面的嫩莖留著,嫩莖會繼續生長繼續分支,然后將剝好的芹菜外莖累積在一起,用竹簍一次一次的背出大棚。大棚內的溫度比較高,在棚外邊穿著厚毛衣,大棚內穿著秋衣就可以了。大棚內濕度非常大,在里面干活顯得憋悶,趙玖康也是干上一兩個小時,然后出去外邊活動活動透透氣。

在棚內收芹菜,是一個沒有效率的工作,需要用手將芹菜外莖剝下來,根據生長情況剝兩三片粗壯的外莖。剝菜的時候,人需要彎著腰沿著菜畦前走,邊剝邊前進,小會功夫便會感到腰酸背痛了。當天剝下來的菜,第二天一早要去賣掉,芹菜不能久放,且堆放在一起不透氣,容易黃葉子。每天下午,趙玖康和欒莉兩人一起在棚里收菜,孩子丟給母親看著。兩人鉆進棚內的時候,每個人腰上會系上一塊塑料布包裹住衣服,大棚里濕度很大,這樣可以防止剝芹菜的時候把衣服弄濕。

最近蔬菜的價格不好,芹菜才2毛多一斤。在棚里收菜的時候,欒莉還不停的唉聲嘆氣,看著茂盛豐產的芹菜,卻賣不到幾個錢,讓人有些灰心喪氣。為了賣菜,趙玖康天不亮就要騎著自行車拉著菜去集市上賣,中午不吃飯,到下午兩三點鐘才趕回家,一集可以賣二三十元錢。趙玖康對欒莉說道:“明天早晨我去大陳莊,明天那里是集市,聽說那邊蔬菜價格高點,有時候會遇到菜販子收菜。”欒莉道:“有30里路呢,騎自行車需要兩個小時,還載著菜簍,到那里還不累死個人。”趙玖康呵呵笑道:“去試試看,我們今天少收一點,搞個一百多斤就行了。如果明天中午前還賣不掉的話,我就把菜都扔到河溝里,空車騎回來,那樣就輕松了。”欒莉知道這個男人打定的主意是很難改變的,所以也就沒有再說什么。

兩人將剝好的芹菜裝在了竹簍里,一簍一簍的往棚外背,將運出去的芹菜倒在地板車里的塑料布上。將棚內的剝好的芹菜都集中在地板車上后,欒莉便推著一車菜回家去了。趙玖康還要呆上一會,天快黑了,他需要將大棚上的毛氈放下去,把整個大棚蓋住,這樣保持棚內夜間的溫度不降低。

落完所有的毛氈后,趙玖康就回去了,到了家里,欒莉也做好了晚飯,他在院子里洗了一下手和臉,然后進屋吃飯去了。吃完飯后,他開始用麻繩捆芹菜,芹菜需要大致四五斤一捆,每一捆中將粗大一點的芹菜放在外邊,小一點的放在里面,這樣捆出來的效果比較結實也美觀。

趙玖明和欒莉兩個人看著電視,捆著芹菜,偶爾還聊上幾句。晚上11點鐘左右,芹菜捆完了,兩人又將捆好的芹菜裝進了竹筐內,上面用塑料布包裹上,防止芹菜凍壞,然后將竹筐綁在了自行車的兩邊。趙玖康將載著菜的自行車靠在了大門口內的墻壁上,防止萬一下半夜有風的時候把自行車刮倒。干完活后,大家洗洗手就去睡覺了,明天需要早起床。

第二天早晨,鬧鐘五點鐘響過,趙玖康就起床了,他穿上舊的軍大衣,帶上了棉帽子和舊的皮手套。此時,外邊還黑乎乎的,趙玖康打開院子的大門,騎著裝好菜的自行車就出發了。

冬天的早晨,天很冷,雖然趙玖康帶著棉帽子,涼風還是向脖子里面鉆。穿著的棉襪此時已感覺薄了,涼風往鞋里灌,腳很快就感覺凍的發麻了。他穿著軍大衣,騎著自行車還是不太方便,于是他將軍大衣只系住了上面一個扣子,下面敞開,方便自己騎自行車。騎行了十多里路的時候,他將自行車靠在路邊的樹上,休息了幾分鐘,整理了一下衣服和鞋襪,又跺了幾下腳,然后騎起自行車又繼續前進了。

趕集市,賣菜的小販都知道,去集市一定要早,要先去占領賣菜的位置,若晚了,菜市的好位置都被別人占下了。集市上賣菜的區域就那么一段,如果在菜市的邊上或者偏僻的地方,買菜的人也去的少,盡量提前去搶占中心位置,人多的時候,菜也賣的快,所以小販們在天剛剛亮的時候就已經在菜攤處把自己的菜擺好了。趙玖康去這么早,也是這個原因,家離著集市遠,只能提前早出發了。

這時,天已大亮,紅彤彤的太陽已升起,趙玖康騎車來到了菜市規定的賣菜區域,雖然已有一些小販子在那里了,但是他仍然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的位置。趙玖明找好位置后,將竹筐在自行車上卸了下來,又在竹筐旁邊的地上放了一塊塑料布,拿出來兩捆菜放在上邊。這個時候,集市上基本上都是做生意的人,買菜的顧客一般來不了這么早。

趁著沒有顧客買菜的這段時間,趙玖康在附近地攤上買了兩個饅頭和一碗豆腐腦。冬天的早晨可以吃碗熱乎飯,會覺得渾身舒服。吃完飯后,趙玖康站在自己攤位后邊,看到對面過來了兩個男顧客。他們走到攤位前,拿起一捆芹菜看了一下,問道:“這芹菜怎么賣的,全部采購的價格?”

趙玖康看這兩人打扮,猜測他們應該是當地的菜販。這種菜販只做些倒手的生意,他們沒有貨源,臨時買一些,然后再拿去賣,賺取差價。趙玖康忙回答道:“兩位大哥,你們是第一批顧客,大冷天的,你們開個價,如果合適,我就賣給你們,清框。”那兩人看著芹菜比較鮮嫩,品相也好,說道:“5毛錢一斤,一口價,清框。”這種小販子一般很少跟人討價還價,天已不早了,他們也需要將買好的菜拿去自己的攤位擺好,所以采購的時候很少逗留。

趙玖康鎮定考慮了一下,然后說道:“賣,做生意要爽快,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于是,那兩人叫了一下旁邊的同伙,將三輪車趕了過來,大家一起將芹菜稱了一下重量,一共167斤,稱完重量后,將芹菜放在了三輪車上。趙玖康又說:“菜是我自己種的,那就按照160斤算錢,多出來的那幾斤算是贈送的,下次期待還有機會再合作。”這話一說,那兩人倒是顯得很高興,說話也客氣起來,他們將80元錢遞給了趙玖康,又握握了他的手后,便離去了。

菜賣完了,趙玖康將竹筐綁到了自行車上后,就要回家了。在路上,他心里覺得美滋滋的,考慮著回家后如何告訴欒莉,他內心在想著,見到欒莉后的那個場景,他會說:“今天在集市上,我們的菜好,被菜販搶購了,經過我多方面的斗智斗勇,最終賣得了5毛錢一斤的好價錢,他們以后還想多多合作呢。”想著想著,他自己都控制不住的笑了。

回家的路上一身輕松,到家后,欒莉正在院子里看孩子,他放下自行車后,就走到了欒莉跟前,將80元錢交給了她。欒莉奇怪問道:“怎么這么早就回來了,都可以趕上吃中午飯了?”趙玖康笑著道:“今天遇到了大主顧,一次都賣光了,5毛一斤的高價成交。”欒莉看著他那得意洋洋的模樣,說道:“可以啊你,不簡單啊,下次繼續再去。一兩塊錢一斤該多好啊,這樣大棚上塑料布和毛氈的費用,這茬菜就可以回本了。”趙玖康笑道:“慢慢來,說不定幾天后價格就提高了,大棚的投入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回本的,我們要對生活樂觀一些。”欒莉聽了后,笑了一笑,把孩子丟給他,就去廚房做飯去了。

又過了半個月,臨近春節,蔬菜的價格有些上浮,芹菜有時候可以賣到每斤1.5元。趁著價格好,趙玖康將大棚里的芹菜全部連根鏟除了,天天趕集去賣。七八天的時間,就將所有的芹菜都賣光了。最后,趙玖康合計了一下,這一茬芹菜一共賣了兩千多元。大棚里面空了后,趙玖康又將土地翻了一遍,然后整平,計劃春節后種上一茬長豆角。

這天,趙玖康在家里有空閑的時候,他沿著村外的田間小路,打算去李季養雞的地方看看,也想跟他談談自己的感受,讓他點撥點撥。一個月前,李季在自己的田地里用鐵架子和塑料布蓋了一個小型的養雞棚,里面養了兩千多只的肉食雞。這段時間,由于趙玖康一直忙著趕集,趕集回來后又要在大棚里收菜,所以有些天沒有遇到李季了。

趙玖康走到了李季的雞棚前,看到李季正在搬飼料。李季看到了他,說道:“兄弟,你先去帳篷里坐會,幾分鐘我就干完了,這里味道不好聞。”說完哈哈一笑。趙玖康去了那個簡易的帳篷里面,搬了個馬扎靠近生著火的爐子坐了下來。這個帳篷比較簡陋,里面只有一個簡易木板搭成的板床,上面鋪著被褥,床旁邊有個洗臉盤和一個暖水瓶,床頭上還有一塊毛巾。

李季比趙玖康大七八歲,也算是同一個胡同里的鄰居,兩家中間隔著四戶人家。雖然李季年齡大點,但平時大家經常串門和聊天,關系非常的好。李季,高高的個子,健碩的身材,頭腦思維比較縝密,對于一些問題有獨到的看法和理解,他有兩個孩子,是家庭的主心骨。這個年代,社會經濟繁榮發展,物質生活也日益提高,他跟趙玖康、趙玖申等周圍的年輕人一樣,對于美好的生活充滿著向往,想通過養雞嘗試著走出適合自己的致富路。

李季忙完后,就來到了帳篷里面,洗了洗手和臉,接著用毛巾擦干。他對趙玖康說:“兄弟,這邊條件簡陋,沒有水杯,就不給你倒水喝了。”趙玖康笑道:“沒事,不口渴,條件簡陋可以理解。”“二哥,你這個帳篷怎么選擇搭建在這里啊?正好在墳堆里,帳篷前面兩個墳頭,右邊又兩個墳頭。”趙玖問道。

李季呵呵一笑說:“沒有地方啊,總不能把帳篷建在旁邊別人的田地去吧。有這幾個墳頭也好,晚上不寂寞。”趙玖康調皮的笑道:“不寂寞就好,晚上若有人過來跟你搶被子就麻煩了。”李季呵呵笑道:“來搶我也不怕,我年輕力壯的,還搶不過它們。”說完兩人哈哈大笑起來。趙玖康問了下最近雞苗生長的情況,李季有提到,目前雞苗正處于長肉的高峰期,每天的死亡率不高,總體來說還是處于比較好的勢頭。

兩人坐在爐子旁,烤著爐子說著話。李季說道:“以后,我們農村如果沒有好的政策統一管理的話,單憑分散的個體戶的生產方式還是存在很多弊端的,大家對于市場的把握不夠,也缺乏制定價格的權力,導致我們銷售會比較被動。如果整個村子一起發展,形成規模和集群,那樣的話,大家可能才能賺到錢。極個別個體戶的產量小,吸引不來大的購買商,如果只是依賴當地市場消費,那就很難賺到錢了。”趙玖康點了點頭,非常贊同他這種觀點,他自己也深有體會,如果他的蔬菜周圍有配套的交易市場,他只需要用心種好菜就可以了,也不必大費周折的到處去賣菜了。

李季接著又說:“我覺的幾年后也許你我都會出去打工,目前城市發展越來越快,就業機會在大量增加,城市里面的工作相對來說輕松的多,不像我們這樣風餐露宿的辛苦。”趙玖康道:“是啊,現在我都羨慕那些沒有結婚的年輕人了,可以放開家里一切,去外邊城市打工賺錢。但我們有了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被困在家里了,出不了遠門。只依賴家里守著這幾畝土坷垃,怎么搞也刨不出金礦來啊。”李季笑笑道:“那有什么辦法呢,只能這樣先混吧,一年長一歲,人很快就老了。哪一天我們干不動了,到時候再想怎么活著吧。”趙玖康笑道:“也不用這么的悲觀,說不定幾年后我們就有了安穩賺錢的機會。”李季點了點頭,沒有說什么。

李季停頓了一會,又說道:“其實我這2000多只雞,規模太小了,無論價格如何,也賺不到幾個錢,瞎忙活吧。若規模增大,自己又沒有資金,不敢冒大的風險借錢來擴大規模,就怕有一天都賠進去了,那個時候一家人就要跟著我喝西北風了。”趙玖康點了點頭。

李季接著說:“如果這一窩雞能賺點錢,我計劃將之前的老宅子收拾一下,在里面再養蛋雞。”趙玖康問道:“行是行,但是你家的老宅子才四間房,也養不了多少蛋雞啊?”,李季說:“是不大,目前只是計劃,先從小規模試試看。”趙玖康大致推算了一下,說:你這批肉食雞兩個多月就可以出欄了。”李季道:“嗯,是的,但愿不要遇到瘟疫。遇到瘟疫的時候,雞苗是一片一片的死,所有的雞苗幾天都會死光。遇到了瘟疫,大家都沒有辦法應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雞死去。”

趙玖康說道:“嗯,是的,來病如山倒啊。你在老宅上養蛋雞也倒是個好想法,這樣嫂子就可以在家里照顧老宅的那些,你在這邊忙活,兩人一起努力,家里面的勞動力都充分利用起來了,如果再賺不到錢,誰也不怨誰,只能怨天怨地了。”說完兩人呵呵笑了起來。

李季問了下趙玖康關于大棚的情況,趙玖康有提到價格不穩定,而且賣菜只能趕集去賣。李季說:“其實,我們比村上的上一代人要好多了,我們吃飯基本上沒有問題,我們做的事情也是之前村上沒有人干過的,上一代留給我們的基礎好,我們手里稍微一寬裕,也就敢闖敢試了。時代發展了,我們都受益,至少敢找點事情折騰一下。”趙玖康道:“時勢造英雄,英雄宜適時。干點事,也許會讓自己富裕起來,但是不干,就不會有希望。”

兩人聊天到中午,趙玖康要回家吃飯了,李季讓他拿著一只死雞,說:“這只雞可能是有點毛病死了,你拿回去把內臟都丟掉,燉熟了吃。”趙玖康沒有要,倒不是兩人的關系不好,他只是覺得吃掉可惜。平時有死雞的時候,李季自己家里舍不得吃,都要去集市上賣掉,所以趙玖康沒有拿走李季遞過來的那只雞。

李季又到雞棚內逛了一圈,沒有發現雞有什么異常情況,水料也足夠,于是他關上帳篷和趙玖康一起回去了,等在家吃完午飯后再回來。

本章已結束,接下來請看第十二章:趙玖康家書寄玖明,齊歡聚飲酒慶除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城县| 元江| 牟定县| 法库县| 河北省| 五指山市| 兴国县| 读书| 中山市| 大石桥市| 陇西县| 双流县| 山阴县| 湘潭县| 盐源县| 龙江县| 卢氏县| 来宾市| 东丽区| 丰都县| 体育| 东丰县| 忻城县| 巴东县| 黔西县| 五原县| 肇东市| 抚顺县| 盐山县| 连江县| 和平县| 盐源县| 蕲春县| 永春县| 全椒县| 交口县| 扎赉特旗| 合江县| 淅川县| 高邮市|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