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idWorks 2019快速入門、進階與精通(升級版)
- 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編著
- 7字
- 2021-01-05 17:57:46
第3章 零件設計
3.1 SolidWorks零件設計的一般方法
用SolidWorks系統創建零件模型的方法十分靈活,主要有以下幾種。
1. “積木”式的方法
這是大部分機械零件的實體三維模型的創建方法。這種方法是先創建一個反映零件主要形狀的基礎特征,然后在這個基礎特征上創建其他的一些特征,如拉伸、旋轉、倒角和圓角特征等。
2. 由曲面生成零件的實體三維模型的方法
這種方法是先創建零件的曲面特征,然后把曲面轉換成實體模型。
3. 從裝配體中生成零件的實體三維模型的方法
這種方法是先創建裝配體,然后在裝配體中創建零件。
本章將主要介紹用第一種方法創建零件模型的一般過程,其他的方法將在后面章節中陸續介紹。
下面以一個簡單實體三維模型為例,說明用SolidWorks 2019創建零件三維模型的一般過程,同時介紹拉伸特征的基本概念及其創建方法。三維模型如圖3.1.1所示。

圖3.1.1 實體三維模型
3.1.1 零件文件的新建步驟
操作步驟如下:
選擇下拉菜單
命令(或在“標準(S)”工具欄中單擊
按鈕),此時系統彈出“新建SolidWorks文件”對話框。
選擇文件類型。在對話框中選擇文件類型為“零件”,然后單擊
按鈕。
說明
每次新建一個文件,SolidWorks系統都會顯示一個默認名。如果創建的是裝配體文件,默認名的格式是“裝配體”后加序號(如裝配體1),以后再新建一個裝配體文件,文件名序號自動累加1。
3.1.2 創建一個拉伸特征作為零件的基礎特征
基礎特征是一個零件的主要結構特征,創建什么樣的特征作為零件的基礎特征比較重要,一般由設計者根據產品的設計意圖和零件的特點靈活掌握。本例中的三維模型的基礎特征是一個圖3.1.2所示的拉伸特征。拉伸特征是最基本且最常用的零件造型特征,它是通過將橫斷面草圖沿著垂直方向拉伸而形成的。

圖3.1.2 拉伸特征
1. 選取拉伸特征命令
選取特征命令一般有如下兩種方法。
方法一:從下拉菜單中獲取特征命令。如圖3.1.3所示,選擇下拉菜單命令。
方法二:從工具欄中獲取特征命令。本例可以直接單擊“特征(F)”工具欄中的命令按鈕。
說明
選擇特征命令后,屏幕的圖形區中應該顯示圖3.1.4所示默認的三個相互垂直的基準平面,這三個基準平面在默認情況下處于隱藏狀態,在創建第一個特征時就會顯示出來,以供用戶選擇其作為草繪基準,若想使基準平面一直處于顯示狀態,可在設計樹中單擊或右擊這三個基準面,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命令。
2. 定義拉伸特征的橫斷面草圖
定義拉伸特征橫斷面草圖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選擇已有草圖作為橫斷面草圖;二是創建新草圖作為橫斷面草圖。本例中,以第二種方法介紹定義拉伸特征的橫斷面草圖,具體定義過程如下。

圖3.1.3 “插入”下拉菜單

圖3.1.4 三個默認基準平面
定義草圖基準面。
對草圖基準面的概念和有關選項介紹如下:
草圖基準面是特征橫斷面或軌跡的繪制平面。
選擇的草圖基準面可以是前視基準面、上視基準面和右視基準面中的一個,也可以是模型的某個表面或新創建的基準面。
完成上步操作后,系統彈出圖3.1.5所示的“拉伸”對話框(一),在系統的提示下,選取上視基準面作為草圖基準面,進入草繪環境。

圖3.1.5 “拉伸”對話框(一)
繪制橫斷面草圖?;A拉伸特征的橫斷面草繪圖形如圖3.1.6所示。繪制特征橫斷面草圖的一般步驟如下。

圖3.1.6 基礎拉伸特征的橫斷面草圖
(1)設置草圖環境,調整草繪區。
操作提示與注意事項:
◆ 進入草繪環境后,系統不會自動調整草圖視圖方位,此時應單擊“標準視圖(E)”工具欄中的“正視于”按鈕,調整到正視于草圖的方位(即使草圖基準面與屏幕平行)。
◆ 除可以移動和縮放草繪區外,如果用戶想在三維空間繪制草圖或希望看到模型橫斷面草圖在三維空間的方位,可以旋轉草圖區,方法是按住鼠標的中鍵并移動鼠標,此時可看到圖形跟著鼠標旋轉。
(2)創建橫斷面草圖。
注意
下面將介紹創建橫斷面草圖的一般流程,在以后創建橫斷面草圖時,均可參照這里的操作步驟來繪制草圖,故以后不再贅述。
① 繪制橫斷面草圖的大體輪廓。
操作提示與注意事項:
繪制草圖時,開始沒有必要很精確地繪制橫斷面草圖的幾何形狀、位置和尺寸,只要大概的形狀與圖3.1.7相似就可以。
繪制直線時,可直接建立水平約束和垂直約束,詳細操作可參見第2章中草繪的相關內容。
② 建立幾何約束。建立圖3.1.8所示的相切、水平、豎直、對稱和同心約束。
說明
建立對稱約束時,需先繪制中心線,并建立中心線與原點的重合約束,如圖3.1.8所示。

圖3.1.7 草繪橫斷面的初步圖形

圖3.1.8 建立幾何約束
③ 建立尺寸約束。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按鈕,標注圖3.1.9所示的尺寸,建立尺寸約束。
說明
每次標注尺寸,系統默認都會彈出“修改”對話框,并提示,此時可先關閉該對話框,然后進行尺寸的總體設計。
④ 修改尺寸。將尺寸修改為設計要求的尺寸,如圖3.1.10所示。其操作提示與注意事項如下:
尺寸的修改應安排在建立完約束以后進行。
注意修改尺寸的順序,先修改對橫斷面外觀影響不大的尺寸。

圖3.1.9 建立尺寸約束

圖3.1.10 修改尺寸
完成草圖繪制后,選擇下拉菜單
命令,退出草繪環境。
說明
除中的敘述外,還有三種方法可退出草繪環境。
◆ 單擊圖形區右上角的“退出草圖”按鈕?!巴顺霾輬D”按鈕的位置一般如圖3.1.11所示。
◆ 在圖形區右擊,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命令。
◆ 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按鈕,使之處于彈起狀態。

圖3.1.11 “退出草圖”按鈕
繪制實體拉伸特征的橫斷面時,應該注意如下要求:
◆ 橫斷面的圖形通常應閉合,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封閉環,生成特征后,外環以實體填充,內環則為孔。
◆ 拉伸特征的橫斷面可以是開放的,此時系統自動按照薄壁特征來創建。
◆ 橫斷面通常應避免出現圖3.1.12所示的缺口、有線頭、環與環相切和環與環相連等情況,此時可能得到非預期的結果。

圖3.1.12 拉伸特征的幾種錯誤橫斷面
3. 定義拉伸類型
退出草繪環境后,系統彈出圖3.1.13所示的“凸臺—拉伸”對話框(二),在對話框中不進行選項操作,創建系統默認的實體類型。
說明
利用“凸臺—拉伸”對話框(二)可以創建實體和薄壁兩種類型的特征,下面分別介紹。
◆ 實體類型:創建實體類型時,實體特征的橫斷面草繪完全由材料填充,如圖3.1.14所示。
◆ 薄壁類型:在“拉伸”對話框(二)中選中復選框,可以將特征定義為薄壁類型。當橫斷面草圖生成實體時,薄壁特征的橫斷面草圖則由材料填充成均厚的環,環的內側或外側或中心輪廓邊是橫斷面草圖,如圖3.1.15所示。

圖3.1.13 “凸臺-拉伸”對話框(二)

圖3.1.14 實體類型

圖3.1.15 薄壁類型
◆ 在“拉伸”對話框的區域中單擊“拔模開/關”按鈕
,可以在創建拉伸特征的同時對實體進行拔模操作,拔模方向分為內外兩種,由是否選中
選項決定,圖3.1.16所示即為拉伸時的拔模操作。

圖3.1.16 拉伸時的拔模操作
4. 定義拉伸深度屬性
定義拉伸深度方向。采用系統默認的深度方向。
說明
按住鼠標的中鍵并移動鼠標,可將草圖旋轉到三維視圖狀態,此時在模型中可看到一個拖動手柄,該手柄表示特征拉伸深度的方向,要改變拉伸深度的方向,可在“凸臺-拉伸”對話框(二)的區域中單擊“反向”按鈕
;若選擇深度類型為雙向拉伸,則拖動手柄中的箭頭,如圖3.1.17所示。

圖3.1.17 定義拉伸深度屬性
定義拉伸深度類型。
在“凸臺-拉伸”對話框(三)的區域下拉列表中選擇
選項,在
區域下拉列表中選擇
選項,如圖3.1.18所示。
對圖3.1.18所示“凸臺-拉伸”對話框(三)各選項的說明如下。
◆ 如圖3.1.18所示,“凸臺-拉伸”對話框的區域下拉列表中表示的是拉伸深度的起始元素,各元素說明如下。
? 選項:表示特征從草圖基準面開始拉伸。
? 選項:若選取此選項,需選擇一個面作為拉伸起始面。
? 選項:若選取此選項,需選擇一個頂點,頂點所在的面即為拉伸起始面(此面與草圖基準面平行)。
? 選項:若選取此選項,需輸入一個數值,此數值代表的含義是拉伸起始面與草繪基準面的距離。必須注意的是當拉伸為反向時,可以單擊下拉列表中的
按鈕,但不能在文本框中輸入負值。

圖3.1.18 “凸臺-拉伸”對話框(三)
◆ 如圖3.1.18所示,打開“凸臺-拉伸”對話框(三)中區域的下拉列表,特征的各拉伸深度類型選項說明如下。
? 選項:可以創建確定深度尺寸類型的特征,此時特征將從草圖平面開始,按照所輸入的數值(即拉伸深度值)向特征創建的方向一側進行拉伸。
? 選項:特征在拉伸方向上延伸,直至與指定頂點所在的面相交(此面必須與草圖基準面平行)。
? 選項:特征在拉伸方向上延伸,直到與指定的平面相交。
? 選項:若選擇此選項,需先選擇一個面,并輸入指定的距離,特征將從拉伸起始面開始到所選面指定距離處終止。
? 選項:特征將從拉伸起始面沿拉伸方向延伸,直到與指定的實體相交。
? 選項:可以創建對稱類型的特征,此時特征將在拉伸起始面的兩側進行拉伸,輸入的深度值被拉伸起始面平均分割,起始面兩邊的深度值相等。
◆ 選擇拉伸類型時,要考慮下列規則:
? 如果特征要終止于其到達的第一個曲面,需選擇選項。
? 如果特征要終止于其到達的最后曲面,需選擇選項。
? 使用選項時,可以選擇一個基準平面作為終止面。
? 穿過特征可設置有關深度參數,修改偏離終止平面(或曲面)的特征深度。
? 圖3.1.19顯示了凸臺特征的拉伸深度選項。

圖3.1.19 拉伸深度選項示意圖
定義拉伸深度值。在“凸臺-拉伸”對話框
區域的
文本框中輸入數值10.0,并按Enter鍵,完成拉伸深度值的定義。
說明
定義拉伸深度值還可通過拖動手柄來實現,方法是選中拖動手柄直到其變紅,然后移動鼠標并單擊以確定所需的深度值。
5. 完成凸臺特征的定義
特征的所有要素被定義完畢后,單擊對話框中的
按鈕,預覽所創建的特征,以檢查各要素的定義是否正確。
說明
預覽時,可按住鼠標中鍵進行旋轉查看,如果所創建的特征不符合設計意圖,可選擇對話框中的相關選項重新定義。
預覽完成后,單擊“凸臺-拉伸”對話框中的
按鈕,完成特征的創建。
3.1.3 創建其他特征
1. 創建第二個凸臺拉伸特征
在創建零件的基本特征后,可以增加其他特征?,F在要創建圖3.1.20所示的凸臺拉伸特征,操作步驟如下:
選擇命令。選擇下拉菜單
命令(或單擊“特征(F)”工具欄中的
命令按鈕),系統彈出圖3.1.21所示的“拉伸”對話框(一)。
說明
此處的“拉伸”對話框(一)與圖3.1.18所示的“拉伸”對話框(三)顯示的信息不同,原因是在此處創建的薄壁拉伸特征可以使用現有草圖作為橫斷面草圖,其中的現有草圖指的是在創建基準拉伸特征過程中創建的橫斷面草圖。

圖3.1.20 凸臺拉伸特征

圖3.1.21 “拉伸”對話框(一)
創建橫斷面草圖。
(1)選取草圖基準面。選取圖3.1.22所示的模型表面作為草繪基準面,進入草繪環境。
(2)繪制特征的橫斷面草圖。繪制圖3.1.23所示的橫斷面草圖,完成草圖繪制后,選擇下拉菜單命令,退出草繪環境。

圖3.1.22 選取草繪平面

圖3.1.23 橫斷面草圖
定義拉伸深度屬性。選擇默認的拉伸方向,在
區域的下拉列表中選擇
選項,在
區域的
文本框中輸入深度值40.0。
單擊“凸臺-拉伸”對話框中的
按鈕,完成特征的創建。
2. 創建第三個凸臺拉伸特征
現在要創建圖3.1.24所示的凸臺拉伸特征,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選擇命令。選擇下拉菜單
命令(或單擊“特征(F)”工具欄中的
命令按鈕),系統彈出“拉伸”對話框。
創建特征的橫斷面草圖。
(1)選取草圖基準面。選取前視基準面作為草圖基準面。
(2)繪制橫斷面草圖。在草繪環境中創建圖3.1.25所示的橫斷面草圖,完成草圖繪制后,選擇下拉菜單命令,退出草繪環境。
定義拉伸深度屬性。選擇默認的拉伸方向,在
區域的下拉列表中選擇
選項,在
區域的
文本框中輸入深度值25.0。
單擊“凸臺-拉伸”對話框中的
按鈕,完成特征的創建。

圖3.1.24 創建凸臺拉伸特征

圖3.1.25 橫斷面草圖
3. 創建第一個切除拉伸特征
切除拉伸特征的創建方法與凸臺拉伸特征基本一致,只不過凸臺拉伸是增加實體,而切除拉伸則是減去實體。
現在要創建圖3.1.26所示的切除拉伸特征,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圖3.1.26 創建切除拉伸特征
選擇命令。選擇下拉菜單
命令(或單擊“特征(F)”工具欄中的
命令按鈕),系統彈出“拉伸”對話框。
創建特征的橫斷面草圖。
(1)選取草圖基準面。選取圖3.1.27所示的模型表面1作為草圖基準面。

圖3.1.27 選取草圖基準面
(2)繪制橫斷面草圖。在草繪環境中創建圖3.1.28所示的橫斷面草圖,完成草圖繪制后,選擇下拉菜單命令,退出草繪環境,此時系統彈出圖3.1.29所示的“切除-拉伸”對話框。

圖3.1.28 橫斷面草圖

圖3.1.29 “切除-拉伸”對話框
說明
◆ :將沿深度方向遇到的第一個曲面作為拉伸終止面。在創建基礎特征時,“切除-拉伸”對話框
區域的下拉列表中沒有此選項,因為模型文件中不存在其他實體。
◆ “切除-拉伸”對話框區域中有一個
復選框,選中此復選框,系統將切除輪廓外的實體(默認情況下,系統切除的是輪廓內的實體)。
定義拉伸深度。
(1)選取深度方向。采用系統默認的深度方向。
(2)選取深度類型。在“切除-拉伸”對話框區域的下拉列表中選擇
選項。
單擊“切除-拉伸”對話框中的
按鈕,完成特征的創建。
4. 創建第二個切除拉伸特征
現在要創建圖3.1.30所示的切除拉伸特征,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圖3.1.30 創建切除拉伸特征
選擇命令。選擇下拉菜單
命令(或單擊“特征(F)”工具欄中的
命令按鈕),系統彈出“拉伸”對話框。
創建特征的橫斷面草圖。
(1)選取草圖基準面。選取圖3.1.31所示的模型表面1作為草圖基準面。
(2)繪制橫斷面草圖。在草繪環境中創建圖3.1.32所示的橫斷面草圖,完成草圖繪制后,選擇下拉菜單命令,退出草繪環境,此時系統彈出“切除-拉伸”對話框。

圖3.1.31 選取草圖基準面

圖3.1.32 橫斷面草圖
定義拉伸深度。采用系統默認的深度方向,在
區域的下拉列表中選擇
選項。
單擊“切除-拉伸”對話框中的
按鈕,完成特征的創建。
保存模型文件。選擇下拉菜單
命令,文件名稱為link_base。
說明
有關模型文件的保存,詳細請參見1.8.2節“保存文件”的具體內容。
- ColdFusion 9 Developer Tutorial
- 突破平面Premiere Pro 2022短視頻與視頻制作
- Protel DXP 2004 SP2原理圖與PCB設計(第4版)
- Software Testing using Visual Studio 2010
- 像攝影師一樣調色
- Magento 1.4 Themes Design
- 新編AutoCAD制圖快捷命令速查一冊通
- Photoshop CS6案例教程(第3版)
- Word-Excel-PowerPoint 2010三合一辦公應用實戰從入門到精通(超值版)
- CakePH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 詳解AutoCAD 2022室內設計(第6版)
- Magento: Beginner's Guide
- CAD/CAM應用教程
- 中文版3ds Max 2016/VRay效果圖制作實戰基礎教程(全彩版)
- Flash CS5動畫設計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