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年輕人學習
為了準備到外地度夏,老伴找出久已閑置的筆記本電腦,先做一點檢查。因為閑置已久,需要更新的項目頗多。全部完成之后,桌面也已經不是原來的模樣。老伴找不到關機鍵,問我,我比她更外行,不得已打電話問在外地的女兒。女兒讓我們用手機把新的桌面拍下來,傳給她,再按圖給予指導。終于在左下角找到一個方塊,點擊后出現一個圓形,再點擊就出現關機鍵了。成功之余,不由得感嘆:現在真是離不開年輕人啦。
我是做青年工作出身的。現在雖然年紀大了,自問仍然保持著對年輕人朝氣的欣賞,和年輕人平等交談好像也不是什么難事。但是隨著年齡漸增,年輕人對我們這些年長者逐漸增加了幾分尊重,我們也自然以為自己就是經驗多些,往往忘了還需要向年輕人學習。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籌莫展而年輕人早已駕輕就熟的事比比皆是。我們在公園丟了手機,只能想到馬上去派出所報案。我的外孫卻趕緊通過蘋果網站鎖死丟失的手機使它成為廢物,并把原手機中的通信錄等數據全部轉入新買的手機,基本沒有損失。
其他如網上購物、移動支付、滴滴打車、飛機火車訂票、下載APP、出行路線事先攻略、導航服務,包括對網上騙子的識別,等等,年輕人哪一項不比我們年長者高明?
本來,長江后浪推前浪,弟子不必不如師,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也是客觀規律,不然人類的歷史怎么前進?但是如今這種大面積、快速、普遍的新人勝舊人卻確是新的景象。
現在社會進步太快了。我和老伴都是舊社會的大學生。那時全國文盲占80%以上,大學招生一年最高才2萬人。現在九年制義務教育早已普及,大學一年招生700多萬。我的兒輩有碩士,孫輩有博士有出國留學生。他們的知識當然超越我們。
現在新事物層出不窮,年輕人上手快,敢于試錯,自然容易熟練掌握。
我們退休多年,他們還在實踐一線。實踐出真知,我們不能不服。
現在2億多農民工走出家鄉,出國留學、打工、旅游者比比皆是。年輕人的眼界遠比我們開闊。
其實,向年輕人學習應該是普遍的規律。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另外兩人比我年輕,我學不學?如果都比我年長,對于他們我算年輕者,他們學不學?只要有用的知識,無論年輕年長,都應該學。只不過今天更需要強調向年輕人學習。
這不是說老年人就沒有用了。知識、經驗都是有用的。得到年輕人的尊重也是有道理的。加上注意向年輕人學習,努力使自己不落伍于時代,老年人就更有用,也更值得尊重了。
(載《特別文摘》201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