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媽媽補襪子

我的媽媽逝去18年了。

我如今一閉上眼睛,仍然仿佛看見媽媽正坐在椅子上,一針一線地為孩子們補襪子。

媽媽是家庭婦女,生了8個孩子。上面還有我的祖母,媽媽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要撫養。只靠父親一個人的工資生活,日子是不好過的。

那時候沒有化纖,襪子都是線襪,很容易破。破了就只好補,因此她總有補不完的襪子。實際上新襪子買回來,都是媽媽把腳尖和后跟容易破的地方先補上才讓我們兄妹穿。還要經常督促我們剪腳指甲,讓襪子多穿幾天。就這樣襪子還是要破,破了就再補。

除了補襪子,還要補衣服。我們兄妹的衣服都是大的穿過了,小的接著穿,穿破了就補,但是每個補丁都整整齊齊。我是老大,穿新衣的機會多些,但是外衣肘下也都打上了補丁,因為這個地方寫字容易磨破。

我們也穿毛線衣,毛衣破了不好補。于是就拆了重織,拆下來的毛線卷成團,一點也不舍得丟掉。舊毛線顏色不一致,媽媽有本事把不同顏色的毛線搭配出圖案,讓孩子穿出去更好看。

養大這些孩子要講究營養,牛奶自然是喝不起的。媽媽買了小石磨,每天晚上泡上黃豆,早上4點多起來自己磨豆漿。過濾出的豆渣還是我家飯桌上重要的菜品。

我的祖母年紀大了。媽媽給她買來大棗,蒸熟了,放在桌子上,孝敬老人。祖母一天吃兩到三個棗。我們這些孩子雖然眼饞,都自覺地不吃。

重要的是算計。每個月爸爸的工資拿回家,媽媽就要把它分成一份一份,這是買米的,那是水電費,這是買醬油和醋的,那是學校的書本費,都分別包好。剩下的才是每天買菜的錢。在通貨膨脹的年代,更是要趕緊先把一個月的必需品買好。

就這樣,媽媽帶大了她的8個孩子,無一夭折,而且都上了學。更重要的是,我們都從媽媽身上學到了做人的根本。我們都記得媽媽每天量米做飯時說的“一天省一把,一年買匹馬”,都不會在吃飯時丟掉飯粒,因為那是要“天打五雷轟”的。我們都習慣了隨手關燈,我們都不覺得節儉有什么不體面。

在我們看來,節儉不是不要改善生活,而是量入為出,不讓自己被動;是不去追求對自己沒有意義、不實用的東西;是想辦法化無用為有用,提升使用價值;是把有限的資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我一輩子從來沒有聽見媽媽埋怨過生活,可是她卻把看來難以解決的生活安排得那樣好。

這樣的節儉永不過時。

(載《特別文摘》2014年第8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定县| 长治县| 蓝山县| 大竹县| 兴仁县| 简阳市| 蕉岭县| 灌阳县| 大渡口区| 昌都县| 行唐县| 灵川县| 育儿| 公安县| 治多县| 澄江县| 镇宁| 福海县| 桦川县| 赫章县| 东明县| 收藏| 长兴县| 泸州市| 崇礼县| 遵义县| 道孚县| 宁河县| 文安县| 安丘市| 峨眉山市| 鄂温| 柳州市| 慈溪市| 永清县| 连平县| 琼结县| 略阳县| 育儿| 阳泉市| 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