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三國時代軍方怎么處理人質事件的?
- 扒皮三國:四千多萬人哪里去了?
- 洪與
- 2694字
- 2020-12-04 18:57:12
綁架,在中國古代大體有兩種說法:
在甲骨文中,質是形聲字,從貝,斦(zhì)聲,“斦”有兩個意思,一是砧板,二是兩斤。而質從貝,肯定與錢(財富)有關。把錢放在砧板上交給綁匪,或者綁匪要兩斤錢(銅錢?銀子?金子?)。所以質本義是抵押。
持質,以……作人質。春秋戰國時候,各諸侯國交換儲君作人質,乃成為外交、政治的常態。《左傳》中的名篇《周鄭交質》,就是講鄭莊公與周平王交換人質的事兒。 ...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