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劃中,本來大家是要再徒步回去的,但是計劃終究只是計劃,抵不過現實的疲憊和天黑的速度,所以最終大家還是選擇了坐公交車回去。
到校門口之后大家就迫不及待地相互告別了,想來是急著吃飯休息,一天的奔波可不是一般的疲累。
“我們一起去吃飯吧,”很快校門口就剩下謝忱、周穎、羅俊和林燕四個人了,羅俊沖著謝忱和周穎開口說道,然后又沖林燕說道:“怎么樣,林燕?”
聽到這話,謝忱和周穎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也不言語,等著林燕開口。
林燕看了看周穎,就點頭同意了。
看著羅俊那要裂開的嘴角,謝忱和周穎都覺得這家伙居心不良。
飯后,大家都覺得很疲憊,也不再散步溜達了,就都回各自的宿舍了。
謝忱很快地洗漱完畢,躺在床上,手上拿著自己的那塊兒魚鱗在黑暗中撫摸著。今天最大的收獲就是確定了它的身份,也知道了它的大概年份,但是一個新的疑惑又產生了,它從何而來呢?
許是真的太疲憊了,謝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產生了幻覺,因為他竟然聽到了一絲奇怪的聲音。
這樣的夜晚,宿舍里有的應該只是室友敲擊鍵盤的聲音和打呼嚕的聲音啊。但是謝忱聽到的絕不是這兩種聲音。
謝忱想捂起耳朵,但是那聲音好像就是在耳邊一樣,怎么也揮之不去,當他想仔細分辨那到底是什么聲音的時候,又是朦朦朧朧的。
那聲音漸漸地好像產生了魔力一樣,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謝忱慢慢地放松了抗拒,想去認真的傾聽,但是卻怎么也聽不真切。
謝忱想起床,去尋找那聲音的源頭,卻發現自己早已不在宿舍,四周霧氣蒙蒙,唯有月光的縷縷清輝,也看不出來身處何處。但是腳下的泥土讓他知道這絕不是學?;蛘呤袇^,應該是在一片曠野。
但是那聲音卻清晰了起來,謝忱忍不住仔細傾聽,鏗然之聲入耳,那是古琴的聲音。
是誰在這黑夜彈琴?
謝忱心里充滿好奇,忍不住朝琴聲發出的地方走去,很快就聽到了其他的聲音。
那是水聲,與琴聲配合在一起,彷佛天籟。
謝忱心想,這人真是絕了。
琴聲越來越高亢悠揚,水聲也越來越清晰,謝忱知道他距離彈琴的人越來越近了。
終于,謝忱看到了一個身影,雖然天色昏暗,但是霧氣已經消散了一些,就著月光,他看到了一個白色的坐著的背影。
他一定是在彈琴,謝忱忍不住輕輕地走進了些,也不知道是想聽的更清晰一些,還是看的更真切一些。
謝忱最終停住了腳步,因為他怕再近了就會打擾到對方,但是他已經看到對方的一頭長發,很飄逸,身著古裝,大概是一位漢服愛好者,很配對方談琴者的身份。
原來是一位姑娘,謝忱心里想道,不過這琴真好聽,大概是一位琴師吧。
“唉......”
琴聲終了,謝忱還在回味之中,一聲長嘆傳來。
原來不是姑娘,謝忱聽到這聲長嘆終于反應過來,這大概是一位真正的漢服愛好者,愛到了骨子里,連古人的頭發也留上了。
“你好?!敝x忱見對方彈完琴,忍不住上前打招呼,但是突然一陣天旋地轉。
“??!”
謝忱突然驚醒,原來又是一場夢。
謝忱睜開眼,發現天還沒亮,幸好宿舍的人都已經睡了,好像也沒有吵醒他們,不由得慶幸,最近好像做夢太多了。
感覺全身都出汗了,很難受,尤其是額頭,感覺都有汗水流到了臉上。謝忱忍不住用右手去擦汗,卻發現手一直緊握著,都勒得生疼,也許是在睡夢中,竟然沒有感覺出來。
謝忱松開手,摸了一下,發現是那片魚鱗。
謝忱記得在睡覺前自己一直拿著這片魚鱗,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就睡著了,想來是朱仙鎮一行太累了,手里的魚鱗竟也一直拿著。
回想起夢中的一切,感覺依然很清晰,歷歷在目。
不知道怎么了,最近幾天好像一直在做夢?,F在想來,前幾天的夢很相似,今天卻完全不一樣了,真是奇怪。
人家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但是謝忱感覺自己所夢的情景跟自己所想沒有一點關系,完全是夢不知其所起,不知其所終。
不過那琴聲是真的好聽,可惜沒能看到彈琴的人。
唉!
謝忱忍不住一聲嘆息,拿起魚鱗,想起白天在朱仙鎮看到的介紹,真是意外之喜。
“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大概是清朝雍正年間,謝忱覺得可以去查一查這個時期的汴州地方志,或者朱仙鎮所在的縣志。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注重修史,即使是立一塊兒碑,也會記載一下,想來一座清真寺這么重大的事情應該是會有記載的。
謝忱想再睡一會兒,但是身上的汗讓人覺得很不舒服,這個點兒去洗漱也不方便,容易吵醒人,就這么迷迷糊糊挨到了天亮。
天亮之后,謝忱上完課就跑去了圖書館。
中州大學建校歷史還是很悠久的,尤其是剛建校的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原大地是首屈一指的大學,因此藏書量是很豐富的,還典藏有很多古籍,不過這不是謝忱能接觸到的。
謝忱在藏書室找到了不少汴州的地方志,都是把古代的方志用現在的技術重新翻印的,字體也從繁體換成了簡體,倒是方便了查看。
謝忱翻閱了很久,倒是找到了關于朱仙鎮的記載,上面也提到了朱仙鎮清真寺,但是并沒有任何提到魚鱗窗的只言片語。
謝忱不死心,想找一下有關朱仙鎮所在的縣志,想來這個應該會有更加詳細的記載,但是翻遍了書架,找到的也只是近現代的縣志,至于更早確是沒有。
謝忱仍不死心,一個書架一個書架地看遍圖書館所有學生能進的藏書室,但凡書架標識上與歷史有關的都去看一看書目,連午飯都錯過了,但是仍然沒有任何收獲。
謝忱終于死心了,想來極少有人對這種古代的地方縣志感興趣,除非是專業的研究人士,所以大概也沒有人想著去專門將它整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