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朱門酒肉臭
- 葬宋
- 我愛吃大餅
- 3134字
- 2020-11-17 14:04:41
提起中國古代最繁華的首都,很多人要么說長安,要么說洛陽,其實最繁華的首都就是汴梁。
但作為首都,汴梁的地理條件是不太理想的。它無險可據,不像長安有黃河與秦嶺做天然的屏障,甚至也不如洛陽,西有函谷,東有虎牢。汴梁,則暴露在黃淮平原的北部,從任何一個方向都可以長驅直入。但開闊的地形和便利的水運造成了開封的繁榮。
看著兩邊無邊繁華的街道,無數店家顧客盈門,商鋪林立。開封七十二家正店,更是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額,燈燭晃耀更有數百名小姑娘坐在主廊,以待酒客招呼。
尤其是到了到了夜間,汴梁和唐時長安一百零八個坊不一樣,卻是晝夜營業。街頭巷尾以及各家茶樓里雜劇、清唱、傀儡、說書、雜技、皮影、相撲、相聲說諢話各種藝術形式開始萌芽并普及。
楊文舉走在大街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突然想到清明上河圖不就是描寫汴梁的繁華嗎?自己已然在這畫中了。他現在暫時還不像回去,而是想在大街上轉轉。離家八年正啊!自己走的時候才六歲,現在十四歲了!已經成長成一個少年,只是自己的調子還是沒有變。對于會武功的事情還是不要讓人知道的好,畢竟現在的皇帝真宗就是一個狼。別人看不明白,難道自己還看不明白嗎?對于文臣他極力的主張拉攏,甚至有些討好。對于武將那就是不停的打擊,生怕這些武將造反。
自己楊家算是在大宋武將里面第一世家了,絕對是真宗眼里的沙子。只是楊家已經沒有什么香火了,第四代要是兩個都起來了勢必會招來真宗的打壓。不過因為楊家的名聲在外,之前一代二代都已經為國捐軀了。第三代就自己的老子和老娘,而且還有老太君在暫時不會有什么大事。
貌似自己的大哥今年已經十七歲了,估計也該大婚了。前一陣聽說自己的大哥已經被招納到了軍中,好像是六品的官銜。在禁軍當差,說白了就是京城衛戍部隊的一個小連長。手底下有那么兩百多人。
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來真宗不想楊文廣子承父業。楊宗保和穆桂英是屬于野戰部隊的,真宗把楊文廣調到禁軍。外人看來那是對楊家的信任,其實就是想把楊文廣看嚴實了。禁軍是保衛皇城和皇帝安全的,像這種要害部門一定是皇帝的心腹。一個小連長能跟能你往大了折騰還能怎么的?
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提,掌管禁軍的是龐文龐太師的兒子龐龍。楊家和龐家根本就是不對付,讓一個站在對立面的人看著楊文廣這是多陰損的一招棋啊!龐文在朝中的勢力十分之大,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都有一幫人在追隨著他。
這點真宗也是知道的,所以將楊宗保和穆桂英留在京師也是為了互相牽制對方。政治就是玩的一種平衡關系,當皇帝的就是看著底下的臣子好好的掐架。這樣自己做皇帝才能安穩,雙方誰都不能把誰怎么樣。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皇帝在出面平息。發現誰的勢力已經讓自己感覺到不安了,他就要收拾哪一方。哪怕吹黑哨也是如此。
所以在朝堂之上,沒有什么忠臣和奸臣一說。對于皇帝而言,只有聽話的大臣和不聽話的大臣。當官不容易,當個沒有泯滅良心又不被奸臣害死的好官更不容易。所以忠臣要比奸臣臣更險惡、更毒,才能保住官位和性命,這只是前提,忠臣都有著遠大的抱負,保住官位和性命的同時,還要實現自己的抱負。瞧瞧,忠臣多累,要做多少事,要費多少腦子,哪像奸臣那樣輕松,當官只需偶爾琢磨琢磨如何討好皇帝,如何陷害忠良,多簡單。
現在朝堂之上,也就那么一小撮大臣節操沒有掉一地。剩下的節操是什么估計他們早就已經忘記了什么時候失去了。
楊文舉登高堂之遠至少還有兩年,現在還是一個衙內。原本想十六歲下山的,在與老和尚修行兩年。讓自己的心性在修煉兩年,可在次回到清涼寺的時候楊五郎告訴自己,在他剛走的時候老和尚已經前往少林寺藏經閣做一個掃地僧。只是因為自己來的以后才沒有動身,老和尚早已經料定楊文舉會來找自己。只是托楊五郎告訴他一句話:有緣自會在相見。
在大街上轉了一圈又一圈,覺得汴梁的變化是有的。人比八年前好像又多了些。現在各國都在休養生息當中,這算是暴風眼吧!楊文舉意興闌珊的掃了一一眼經過自己身邊的女子,再次嘆氣:“漂亮妞子呢?怎么古代的妞子都這般難看?”
“少爺!少爺!可憐可憐我們吧!”說話的是一個小蘿莉正在沿街乞討,看著楊文舉是個富家少爺。應該覺得自己可憐就能給自己一些吃食。
楊文舉笑了笑,從袖兜里掏出十幾枚銅錢交給了她。轉眼看見胡同里還有還有很多年紀與他差不多大的少年,暗暗嘆口氣:汴梁城中居然也有這般流離失所之人,估計也沒有管他們的死活。這也算是盛世嗎?看著那個小蘿莉問道:“你等從何處來,如何流落到了汴梁?”
小蘿莉一個抬頭看了看楊文舉淚眼婆娑說道:“我們都是遼國番邦兵犯之時,我們就趁機逃了出來,只是此前家中親人,全都遭了遼人的毒手,我姐妹二人也沒出去,只好四處流浪,也不知怎的到了汴梁,小公子發發善心,我這妹妹前日受了涼,又兩日沒有吃的果腹,眼看著就不行了,還請公子慈悲為懷,施以援手,小女子感激不盡,甘愿為奴為婢,以報公子大恩!”
宋律雖然嚴禁買賣人口,但也不過是表面功夫,那個大戶人家不蓄奴,自己就知道整個天波楊府當中奴婢仆人便不下一二百人,而且一旦為奴,便終生為奴,生死皆由主人一言而定,倘若逃走,便是官府抓住,也要遣送回去,還要接受嚴厲的處罰。
這天下紛紛擾擾,打來打去,受苦的總歸還是普通的黎民百姓,國家富足了,他們復出的不少,可是得到的回報確實少之又少。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寥寥幾字道出多少凄涼啊!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看著這個饑寒交迫,即將凍斃的乞兒,楊文舉覺得用這句話來形容當今的實事,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楊文舉看著小蘿莉笑道:“你與妹妹這般流浪,終歸不是辦法,若是不嫌棄,不如便到我府上來,平日里幫著做些雜事,倒也能衣食無憂!不算賣身為奴仆,等你二人大一些定會給你二人自由。”
小蘿莉,感動的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泣道:“小公子高義,小女子此生愿為奴為婢,以報公子大恩!”
接著,楊文舉將小蘿莉的妹妹抱起來。準備回到天波楊府,自己在大街上轉轉就能撿到兩個小丫頭。剛要覺得自己運氣好的時候,發現各個胡同小巷里面這樣的不知幾多。
楊文舉問道:“我來問你,這些人都是流民嗎?”
小蘿莉點點頭說道:“正是!有力氣的都被人撿走了,剩下年紀老幼就沒人要。這里不多算多的,城東的破屋里黑壓壓的都是。足足有五六百人呢!”
“天啊!”楊文舉現在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幸福。跟他們比起來自己就是天堂般的生活啊!現在不能管那么多了,這個小蘿莉的妹妹都有些昏迷了。必須急忙回到天波楊府。
天波府的老管家叫楊忠,是楊業當年收養的遺孤。對楊家忠心耿耿。現在已經六十多歲了,看見一位少年抱著一個小乞丐。后面還跟著一個,上前剛要詢問。發現這不是二少爺嗎?欣喜的叫道:“二少爺!二少爺!您回來啦?你可把老奴想死了!”
“呵呵!忠爺爺,文舉回來了。快……這個小丫頭快病死了,你趕緊找個大夫估計還有救的。”楊文舉急忙交給一旁的小廝,小蘿莉也急忙跟著過去了。自己的妹妹到底是死是活還不得而知。
楊霸王離家八年,終于回來了。天波府上下一陣的雞飛狗跳。首先出來的是老太君在自己奶奶和一眾楊門女將的攙扶下出來了,穆桂英與楊宗保還在軍營并不知道自己的二兒子回來。
老太君看著自己的曾孫回來了,尤其的那種氣質暗暗點頭。笑道:“小孫孫,讓老身看看。你變樣了沒?”
“老太君!”楊文舉首先跪下給老太君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隨后又給余下的奶奶們一一行禮。
“哎呀~”楊文舉倒在地上,可憐兮兮的看著一名老婦。哭喪著臉說道:“五奶奶,您干嘛打我啊?”
“你……乖孫子,你五爺爺沒有教你武藝?”打他的正是羅賽英、綽號:羅剎女,為原北漢降將石嶺關長眉令公馬信之女,善使九股練索。
原本楊府上下,都認為這次楊文舉上五臺山楊五郎一定會教他武藝。別的不說,五郎八卦棍肯定要教的吧?身為楊五郎的妻子,很想試試楊文舉的武藝,上來就是一掌。直接給楊文舉打出三米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