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大同思想的現代價值
- 孫聚友 石永之主編
- 1408字
- 2021-01-05 16:00:11
原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山東師范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王志民先生在第三屆中韓儒學交流大會上的致辭
尊敬的李壽尊總領事、
尊敬的李潤和院長,
尊敬的各位女士們、先生們:
在這秋風送爽、瓜果飄香的金秋時節,來自中韓兩國的專家學者和各界朋友,齊聚在美麗的泉城濟南,隆重舉行第三屆中韓儒學交流大會,群賢畢至,其樂融融,在此我謹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出席會議的各位嘉賓、各位朋友表示誠摯的歡迎!
中韓儒學交流大會從2014年舉辦以來,在中韓雙方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山東社科院和韓國國立安東大學的具體主持操辦下,舉辦得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精彩。會議開得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研討充分、成果豐碩,已經成為兩國學術文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受到兩國學術界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
在這里,我也向大會的主辦方和為大會做出積極貢獻的各有關單位、各位學者、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誠的感謝!
眾所周知,山東是儒學的故鄉,是儒家文明的發源地,自古以來,齊魯大地人杰地靈,碩學鴻儒眾多,仁人志士輩出,孔子、孟子、墨子、管子、孫子等古圣先賢就誕生在這片熱土上。由孔子開創的儒家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偉大的文明之一,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和主流,也是東亞文明的主干與標志。它深遠而廣泛地推動了中國、東亞,乃至世界的文明進步,至今仍然有其重要的現實價值。
儒家文明是中韓兩國共同擁有的寶貴精神財富,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儒家思想為兩國文明發展和社會進步都起了無可替代的引領、教化、凝聚和導向作用,深入挖掘闡釋、大力弘揚傳承儒家文明,努力實現儒家文化在當代的創新型發展和創造性轉化,是我們共同的歷史責任和現實使命。
本次大會,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與儒家大同思想為主旨,將就儒家大同思想的歷史演變、儒家大同思想與東亞和平發展、儒家大同思想的當代價值,以及“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與世界文明進步等議題,進行深入廣泛的交流研討。議題立足點高,視野廣闊,洞察力強,具有很強的開拓性、現實性、針對性和前瞻性。這必將對儒學的深入研究,對中韓兩國關系的向好發展和學術文化的交流起到有利的推動作用。
各位專家、各位朋友,儒家大同思想的境界是中華民族不懈的理想追求,早在商周時期,中華民族的先人就憧憬著協和萬邦、共襄太平的美好理想。而儒家創始人孔子則將大同稱之為至高、至上、至美的大道,勾畫出了“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途徑。
幾千年來,從宋儒的“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宏圖大志到康有為的《大同書》,從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的大同世界到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都積淀著中華民族對大同思想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當前,世界形勢紛紜復雜,動蕩不安,危機四伏,甚至狼煙四起,生靈涂炭。要解決當下人類面臨的眾多危機和挑戰,還是應該回到20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尋找智慧,到儒家大同理念當中去吸收思想精華。孔子講述的“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主張與“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就是一副解開世界迷局、撥云見日的靈丹妙藥。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也正是實踐著各國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大同之路。
中韓兩國是隔海相望、雞犬之聲相聞的鄰邦,儒家文明是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講信修睦、合作共贏的大同思想應是我們共同的發展理念。我衷心的希望通過這次大會,進一步加強交流、增進理解,為兩國的和平友好發展做出新貢獻。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學者事業發展,家庭幸福,萬事如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