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邱氏,本縣問你,你丈夫是什么時候離家的?所往何處?干什么去了?”
“回老爺,民婦丈夫葉玉林是六天前走的。走的那天,天剛蒙蒙亮,說是店堂中缺藥,要到南方采買藥材,走時帶有紋銀八百兩,是民婦親自給他裝的……”
“他是坐車還是騎牲口,和誰結(jié)伴同行?”
“回老爺,民夫是騎俺自家的騾子走的,沒說和誰結(jié)伴,他只說多則三天,少則一天就回,可至今人信皆無?!?
“嗯!”郭縣令點點頭,從案上拿起香束和玉佩讓衙役遞給葉邱氏問:“葉邱氏,你可認識這兩樣東西?”
葉邱氏接過香束和玉佩仔細看了看,揚起頭急急地問:“大老爺,這香束和玉佩都是俺夫從不離身之物,香束是俺親手所繡,玉佩乃家傳之物,為何到了大老爺這里?”
郭縣令輕嘆一聲,命衙役帶葉邱氏到堂角認尸。衙役掀開蓋在尸身上的白布,葉邱氏看了看尸體,頓時渾身顫抖,雙眼大睜,只叫了聲“俺的夫啊……”便往后一倒,昏死過去。
郭縣令讓人把葉邱氏救醒,又好言安慰一番,然后問:“葉邱氏,你夫平日為人如何?可曾得罪過什么人?”
“老爺,民夫是出了名的老好人,連三歲孩娃都沒得罪過。平日看病,有錢無錢都能讓人看病抓藥,街坊鄰居誰家缺了欠了,只要對他一張口,他都是有求必應。有回舊市街有個叫吳友德的,也是開藥鋪的。找到他,說是無錢進藥,從俺夫手里借了三百兩銀子,至今三四年了,也沒歸還,俺多次要去討要,俺夫都說:‘誰還沒有欠缺的時候,等他有自然就還了,別去得罪人……’”
“你剛說的吳老板為人如何?”
葉邱氏鼻子里哼了一聲,不屑地說:“那個人又奸又詐,雖說也是個開藥鋪的先生,卻從不好好做生意,坑蒙拐騙,又嫖又賭,親爹也被他活活氣死。前陣子聽說他藥鋪要關門了,誰知這幾天又找人重蓋藥鋪,又要納妾,也不知忽然一下哪來的錢?!?
郭縣令點點頭又問:“葉邱氏,你夫平時可好養(yǎng)雀鳥?”
“回老爺,俺夫心善,從不忍心將鳥雀等物關在籠中。三年前,俺夫早起到集市買菜,剛走到古榆街的南頭,忽聽老楝樹上山喳子喳喳亂叫,一揚頭,見一只剛出殼幾天的小山喳子從樹上掉下來,俺夫趕忙扯起大褂襟去接,萬幸還真被他接住了。這小山喳子還沒睜眼,沒長毛。有趕集的看見了就讓俺夫把它扔了,或者喂貓。俺夫不忍心,說大小是條命,就把小山喳子帶回了家。每天抽空或托人到野地里去逮蟲,或是捉螞蚱來喂小山喳子,那小山喳子被他喂大了,能飛了,俺夫又把它帶到老楝樹下放飛。那小山喳子不愿上樹,落在俺夫肩上不走,俺夫就每天來到老楝樹下喂它,一來二去連樹上的老鳥和幾只小鳥也都不怕他了。街鄰看了都說俺夫心善,連鳥都喜歡他。誰知善心卻沒有好報,他、他好好地出去,卻……夫啊……”葉邱氏哽咽著說不下去了。
過了會兒,葉邱氏昂起頭望著郭縣令說:“青天大老爺,俺夫玉林走時騎的騾子和所帶的八百兩紋銀為何不見了?俺夫死得冤??!請大老爺查清案情,為民婦做主!”
“葉邱氏,本縣問你,可否將你夫救下的那只小喜鵲招來?”“民婦能?!薄澳惆严铲o招來交給本縣,三天后本縣自會給你一個交代,把你夫尸體領回去好好安葬了吧?!?
待葉邱氏下堂后,郭縣令又喚過張四、王五交代了一番,二人領命而去。
轉(zhuǎn)天天剛亮,縣衙的兩個衙役就抬著面大鑼沿街邊敲邊喊:“眾人聽了,今天老爺要公審山喳子,大家都到縣衙門口去看嘍!”
眾人一聽,都覺著稀奇,那可得去看看。辰時還沒過,縣衙門口就已圍滿了前來看熱鬧的人。
“咚咚咚”三聲鼓響,“威—武!”郭縣令撩袍端帶來到公堂前,“啪”一拍驚堂木,“帶山喳子!”
“帶山喳子!”只見一衙役拎著一個用黑布幔罩著的大鳥籠上了堂,將鳥籠往公案上一放,“老爺,山喳子帶到?!?
郭縣令點點頭,用手一指鳥籠說:“山喳子,你幾次前來擊鼓告狀,你救命恩人是怎么死的,想必你都看見了,今天當著大家的面,快對本縣如實講來!”
“什么?你說你能認出殺害你恩人的兇手?嗯!知道了……”郭縣令對鳥籠點點頭,手拎鳥籠來到公堂門口,大聲對黑壓壓一片來看審案的人說:“今天凡是來看審案的人都不要走動,衙役們將四周看守好,凡是亂走動退場者,都當嫌犯抓起來。本縣這就讓山喳子出來認兇?!闭f著,一把扯下鳥籠上的布幔,“喳、喳、喳”一只花喜鵲從籠中飛了出來。只見它圍在眾人頭上盤旋了三圈,忽一斂翅,對一個正要往下蹲身、兩腮無肉的四十多歲的男人伸嘴就啄,那人忙用手去擋。
“喳!喳!喳!”這時不知又從哪里飛來幾只山喳子一齊對那人又啄又抓,啄得那人滿臉滿手流血。眾人這時都張著嘴驚呆了,“那不是開藥鋪的吳友德嗎?山喳子怎么都對他齊啄亂抓的?”
“把他帶上來!”郭縣令喝道。
眾山喳子見吳友德被抓,又都盤旋一圈,“喳、喳、喳”對郭縣令叫了幾聲,一齊飛走了?!皡怯训?,本縣問你,你是怎么謀害葉玉林的?快從實講來,免得本衙動刑。”
吳友德往前跪爬半步說:“青天大老爺,小人冤枉,小人是看病的先生,只知道開藥堂懸壺濟世,治病救人,怎能有心去害人呢?再說拿賊拿贓,大人怎能憑一扁毛畜生亂啄亂抓,就說俺是殺人兇手,這也太牽強了吧?”
正在此時,張四王五來報:“稟老爺,這是在吳友德家藥柜里搜出的錢褡褳,還有一塊香帕,請大人過目?!惫h令接過仔細看了看,冷笑一聲:“快傳葉邱氏?!?
葉邱氏上前,郭縣令問葉邱氏:“這錢褡褳是不是你家之物?”
葉邱氏揚起頭看了看:“回老爺,這正是俺家玉林臨出門時俺給他裝銀子的錢褡褳,這褡褳上的四個角俺用絲線繡了四個字‘葉記藥堂’,當腰繡了兩朵祥云,背面繡的是‘福壽雙全’。還有那塊香帕,本是奴家平時帶在身上的,每次玉林出門,俺都要給他裝在褡褳里。俺夫出門在外,看到香帕就想起了俺。那香帕的角上有一朵牡丹是俺繡的。民女沒出嫁時,在娘家乳名就叫牡丹。”
郭縣令讓衙役把褡褳和香帕給眾人傳看,果然跟葉邱氏說的一模一樣。
“吳友德,你還有何話講?那葉家褡褳和香帕明明是葉玉林出門帶走的,又怎能落在你家?再者,據(jù)查你本已身無分文,又哪來的銀錢又蓋藥堂又納妾的?還不從實招來!”
“這、這……”吳友德此時冷汗直流,渾身顫抖,只得如實供出原委。
原來,吳友德繼承了父親的藥堂生意,本該好好行醫(yī),他卻不務正業(yè),整天又嫖又賭,不幾年家業(yè)敗光,連進藥草的錢都拿不出來,見葉家藥堂生意越來越紅火,就心生妒恨,知道葉玉林好說話,便先借三百兩銀子不還,后又攛掇葉玉林和他一起到南方去買藥,并千叮嚀萬囑咐不讓葉玉林告訴家人是和他一起出門的。因他欠玉林家的錢沒還,怕玉林媳婦嫌煩他,便讓玉林早起,悄悄地走,他在老楝樹下等。
玉林走的那天早晨,天還沒大亮,人都沒起,玉林只在樹下輕輕咳了一聲,那樹上的小山喳子就飛了下來,落在玉林肩上怎么也不肯走。
他二人同乘玉林家的一匹騾子,一路來到了離縣城六十多里路的南山口。吳友德對玉林說:“南山口盛產(chǎn)半夏,俺二人何不到山上歇歇腳,看看哪里長有半夏?!?
玉林不疑有他,就隨吳友德往山上爬。爬到山腰,騾子上不去了,葉玉林就把騾子拴在了樹上,又繼續(xù)往上爬。
好不容易爬到山頂,二人就坐在山上唯一的老松樹下休息。這時,吳友德對葉玉林說:“葉老弟,爬了半天山,你背著個錢褡褳不嫌沉??!還不放下來歇歇,就咱兩人,還怕誰給你偷了去!”
玉林沒有防人之心,真就把錢褡褳解下放在了松樹下。這時,吳友德站起來伸伸胳膊,踢踢腿,故意裝著看風景往山下瞅,忽回頭喊葉玉林:“葉老弟,你快來看,這山澗溝里大片大片的不是半夏嗎?這下咱可不用去買嘍!快來看……”
玉林忙來到跟前往下看:“在哪呢?俺怎么沒看見?”
“在閻王爺那呢……”話音沒落。吳友德從玉林背后猛一推。
“吳友德,你、你……”就在這一刻,落在松樹上的山喳子急叫著隨玉林往下落去。它幾次伸嘴去叼啄玉林的衣服,想把他拉上來,可憐它太小了,怎能拉起百多斤重的人。只聽“砰”的一聲,玉林摔得腦漿迸裂,連一句話也沒來得及說完。那山喳子整整在澗底守著玉林悲叫了三天。
吳友德害死了葉玉林,回身拿起了玉林的錢褡褳背在肩上下了山,走到半山腰又解開拴著的騾子,一口氣騎到古睢城,到牲口市場賣了騾子,吃飽喝足之后,又到賭場玩到天黑,這才雇了輛車回家。
坐在車里,他看著玉林的錢褡褳和香帕怪好,心想反正沒人知道,以后帶到外地還能賣上幾兩銀子,就沒扔。本以為做得天衣無縫,誰知被一只不會說話的山喳子給告倒了。
“啪!”郭縣令一拍驚堂木,手指吳友德呵斥道:“吳友德,你身為醫(yī)家,當有仁愛之心,你非但沒有,反為錢財謀財害命,不走正道,想不勞而獲,天網(wǎng)恢恢,豈容你逍遙法外,妄想謀人錢財,怎沒想到一旦事情敗露,你非但家產(chǎn)充公,還落個身首異處,人人唾罵。枉為你披了張人皮,還不如一扁毛畜生懂得仁義。來人,將吳友德打入死牢!”
吳友德軟如稀泥,癱倒在地,再也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