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歲月靜好
- 靈魂的鏡子
- 靈智子
- 2965字
- 2021-11-22 23:15:41
在飛機上喬靈發燒高達38.7,空姐們拿來了冰袋讓喬靈賻在頭上,不時給喬靈量體溫,坐在喬靈身邊的先生也換了座位,喬靈渾身虛弱無力,喝了很多水,高燒依然不退,上洗手間時暈頭轉向,差一點跌倒,空姐們呼叫機上人員“請問機上有醫生嗎?機上有位女士高燒一直不退,請求有醫務知識的人員或醫生給與幫助。”過了十分鐘,頭等倉走過來一個高高大大的中年男士來到喬靈身邊,他先往她的鼻子里滴了幾滴藥水,又在一支礦泉水里加入幾滴藍色的藥水,讓喬靈喝下,然后把那里藍色的藥水送給了喬靈,十分鐘后,喬靈虛弱的情況有了好轉,燒似乎也退了一點。感恩陌生的好心人。喬靈迷糊中只記得這位先生姓韓,身材高大,樣子很干凈,五官立體,很優雅,說話的聲音很好聽,溫和謙遜,他說自己經常出差在外,所以會攜帶一些常規藥,并且把這瓶藥送給了喬靈,喬靈千恩萬謝,想要給他錢,他卻拒絕了,在飛機上喬靈一直沒有開手機,家人跟弗蘭克都不知道她的情況,身體虛弱的她,擔心自己沒有辦法拿行李搭車回家,就問空姐是否可以直接叫110送她去附近的醫院,空姐咨詢后,告訴喬靈110要重癥才會過來接,而且要自費300元,喬靈想了想,算了,她問空姐,可以叫一個人送她出機場搭車嗎?空姐說可以的。喬靈非常感謝空姐,在這幾個小時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淚眼婆娑......
晚上十二點半喬靈到達深圳機場,離開深圳已經將近二十天了。深秋,深圳的夜也是微涼的,喬靈得到特殊照顧,機場的工作人員,一個年輕的小伙子,一直把她送上車,下飛機的時候,喬靈沒有告訴弗蘭克,只是讓弗蘭克給她叫了輛滴滴車,到家后,弗蘭克已經起床,喬靈似乎好起來,到家后喬靈才把飛機上發高燒的病情告知先生,弗蘭克堅持要喬靈去醫院。
時間已是凌晨三點,去到醫院,才知道貓毛過敏引起過敏性鼻炎。一直折騰到凌晨五點半,喬靈才在家里安睡下來。
喬靈一覺醒來,已是中午一點,弗蘭克并沒有叫醒喬靈,他在廚房里做好了午餐,將近二十天不見喬靈,弗蘭克很想念妻子了,看到病倒的喬靈,很是心疼。所以今天特意請假陪著她。
昨天離開BJ是下午五點多,走的時候喬靈還是有些不舍,但自己生病,不僅照顧不了子喬,還得托累她,只能臨時讓弗蘭克買了回深的機票,把子喬托付給她表妹,希望他們可以相互扶持彼此溫暖。
回深圳后的生活一切如常,奶奶王月的阿爾次海默爾病越來越嚴重了,依然怕她走失,每天小心易易地陪她散步,生怕她一不小心就走失了,一手牽著達利,還得時時提防著奶奶,一天三次,早上八點半,喬靈會帶著奶奶和達利吃早餐,買菜,下午三點半會帶著奶奶和達利去散步,偶爾會在樓下阿叔的小吃店買些小吃給奶奶下午茶,阿叔是一個四十來歲的廣東人,十年來一直在路邊,擺一張小凳,用一只紅色的塑膠桶裝上些棕子,米糕,雞肢雞腿,每天下午三點到六點準時在小區樓下擺攤,他靠經營地攤養家糊口,十年如一日,去年不知道怎么的,被一家美食媒體報導成為深圳網紅小吃,后來買他小吃的人會排成一條長龍,之前平平凡凡的不引人注目的小吃攤,一下子引起城管關注,從此他不能再在路邊擺攤了,只得租了喬靈樓下的鋪頭開始營業,成本增加后,小吃的價格也漲起來,之前三塊五的棕子漲到了五元,一元的米糕漲到了兩元.....,但阿叔的生意卻更加好起來,每天都有人開車專門從很遠來訂他的小吃,時不時會有媒體來給他的小店錄制節目,每天他的小吃店前都會有人排著長龍,他在方圓幾里也成為廣東名小吃的代言。
奶奶王月2017年五月份因阿爾次海默爾病,走失兩次,有一次骨折,住院后,才檢查出奶奶長期飲食不規律,給她叫回的外賣她經常蒸在鍋里卻不知道吃,已經嚴重營養缺失,同時膽上囊腫,腸胃功能紊亂,同時還染上感染性肺結核,這一次奶奶住院時長達四十天,為了照顧奶奶王月,喬靈不得不辭職回家。
喬靈從小有個畫畫夢,閑在家里的喬靈,九月的一天,弗蘭克跟喬靈去大芬油畫村看畫買畫,無意中看到有個畫廊招學生,一開始她想可以給琪琪報個興趣班,但是報班后琪琪并不想去,陰陽錯雜,喬靈便學了起來,這里的老師是一個原創畫家,海南人,號稱“芭蕉王子”,這便是喬靈的起蒙老師王應良,他畫風抽像,色彩變幻莫測,以畫家鄉的芭蕉,菠蘿蜜和荷花為題材,風格是熱帶風情的畫家,剛跟王老師學畫畫的一個月,喬靈就展現出超凡的天賦。
那時候的大芬油畫村主要以復制印像派梵高和莫奈的畫最為走銷,當時中國70%出口的畫都來自這個小小的油畫村,對于原創畫家來說,在大芬能混得風生水起的,王應良老師算是一個了,他的很多作品獲獎,同時也是大芬畫家協會主席。個性突出,風格獨特,但凡是藝術家,大都不會營銷自己,而王應良卻另外,他大大小小的開過幾次畫展,很多畫被藏家收藏。目前他在政界結識名流,推出自己的畫,不僅在家鄉海南有一些名氣,在深圳也成為政府舉薦畫家,曾為南極號畫畫,算得上大芬的名畫家了。
可是,2017年的時候他還沒有現在的名氣,喬靈跟他學畫一個月后,在一次聊天中,喬靈跟老師提議一起開個培訓班,喬靈以前本是公司高管,營銷策劃應該是自己的長項,教學老師是長項,不如合二為一,兩個人一起開畫室,喬靈負責策劃,做宣傳彩頁招生,王老師負責教學及場地,王老師也覺得主意不錯,便答應下來,喬靈說做就做,每一步先在大芬各培訓機構了解價格和教學課程,培訓機構的裝修和配置,一周后喬靈便把彩頁,宣傳海報,燈箱全部確定好了,然后所有的準備做好商了,王應良老師因為應付畫家協會的政府年會,一托再托,喬靈箭在弦不得不發,他跟老師商量后,先在自己家里試點開,于是喬靈讓弗蘭克把家里閑置的一間小房裝修成一個工作室,畫室便像模像樣的開起來,剛開始學畫畫的老師并沒有能力教孩子,她就去大芬油畫村里找一個老師推薦了一個在校大美術班的大學生,一切具備,只欠學生,于是一連幾個星期,喬靈早晚去聊附近的學校發傳單,晚上去公園的路上發傳單,最初只招來三五個學生,半年后,經家長介紹生源慢慢地有了三十好幾個。后來喬靈還請了幾個老師,慢慢地自己也會教學生。這個畫室不僅讓喬靈可以照顧奶奶,同時也讓喬靈獲得成長.....
畫室經營差不多四年了,奶奶經常對著來畫畫的小朋友說,你們太吵了,吵得我達利寶寶都沒有辦法好好上學,認知出了問題的奶奶王月很討厭吵鬧的孩子們,她把狗狗達利當成了孩子,有時還會說要送達利去上學。樓下買小吃的阿叔經常會拿這些話來調侃奶奶。
喬靈的學員慢慢減少,招生也變得越來越佛系,孩子來上課的人也少了。弗蘭克便對喬靈說,培訓班招生隨意吧!主要是照顧好奶奶,特別是疫情之后,喬靈便暫停了招生。
三兩天喬靈便會跟子喬通電話或視頻,相處二十天母女,親近了很多,血親的魅力是沒有辦法割舍的。這段時光,歲月靜好。喬靈建議子喬,工作累了,壓力太大,就回深圳,只是不想勉強她,一切定是自己心甘情愿地回來,順應自己的內心。
妻子回來,弗蘭克全身心的地投到工作中,小女兒梁琪上了高一,私立學校的管理是有序的而嚴謹的,來不得半點松懈,第一次脫離家獨自生活在學校,還是有些新鮮刺激的,琪琪每周回來,喬靈和弗蘭克都會問她學校里有什么開心的事,遇到什么問題,琪琪說在學校認識了一幫朋友,有男生也有女生,相處還是很愉快的,而且一起坐校車回家遇到一個特別帥的學長就住在我們家附近。跟他很聊得來。新鮮的住校生活對于雙子女琪琪來說是新奇的,好玩的,刺激的,雖然有時候也想念在家的好,也想念爸媽的飯菜,但全新的生活多了些未知。這是她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