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在報告最后的兩頁紙,是劉郁白草擬的階段總結表,要上交到隊長那里。
首先對此次案件進行簡要說明:
2017年5月20日晚上18:40分左右,受害人董曉悠在室友李木涵最后一個離開宿舍之后,從衣柜中拿出白色浴巾,進入衛生間洗澡,董曉悠本人可以確定當時宿舍門窗已關好。19:00左右,受害人在衛生間吹頭發期間,浴巾突然著火,引燃浴簾,受害人打開衛生間門逃出的時候,發現房間里已經失火,宿舍四人的床鋪、衣柜處火勢最為兇猛,導致受害人無法獲取衣物蔽體,而當時宿舍房門敞開,扣在墻后門吸上,受害人及時逃離現場,除與浴巾接觸部位有局部燒傷,精神受到極度驚嚇之外,無生命危險。
通過已經掌握的線索,基本可以還原嫌疑人的作案過程:
5月18日晚上21:30分左右,董曉悠將洗干凈的浴巾搭在宿舍陽臺,19日中午收進衣柜最上層,直到20日晚上18:40分左右取出使用,在此期間,嫌疑人曾打開過董曉悠的衣柜,將從學校實驗室里利用微信虛擬名字“廢物利用”向化學專業部分學生收取到的白磷涂抹在浴巾上??紤]到白磷容易自燃的特殊屬性,推斷嫌疑人是在受害人將浴巾收進衣柜之后進行涂抹的可能性較高,但因受害人及其同宿舍室友均表示,未留意有人打開過受害人衣柜,故暫時無法鎖定嫌疑人,也無法確定嫌疑人涂抹白磷的具體時間。
19日晚上20:30分左右,董曉悠與宿舍另外兩名成員李木涵、許諾林一起去學校門口的酒吧喝酒,20日凌晨02:50分左右回到宿舍,許諾林因醉酒嘔吐,將床單被罩撤下放進衛生間衣婁,三人當晚均未洗漱。嫌疑人在宿舍成員熟睡,或宿舍成員外出時,利用宿舍里的酒味兒做掩護,伺機在衛生間浴簾及房間衣柜、床鋪上涂抹了高濃度酒精,酒精來源尚未查證,偵查方向定為:學校附近餐館、小火鍋店等使用淺色高濃度固體酒精的場所,預計與白磷類似,嫌疑人采取了分散采集的方法。
20日上午7:47分,宿舍門崗處的監控被人移動,畫面對向墻壁,失去監控效用;20日上午11:12分,財經學院18號教學樓出入口處的監控被人移動,畫面對向辦公樓樓頂,失去監控效用。
20日晚上18:40至19:00,在董曉悠洗澡期間,嫌疑人利用本人鑰匙或從門崗處借得的備用鑰匙打開8211宿舍房門,從消防部門劃出的起火點范圍可以斷定,嫌疑人最先點燃的是董曉悠的衣柜,借酒精助燃,火勢迅速蔓延至整個房間。最終造成受害人全身25%深淺二度燒傷。
因宿舍樓內部無監控設備,作案現場可能留下的嫌疑人身份信息被全部燒毀,本案暫未找出有指向性的物證,偵破工作的推進目前還停留在排查階段。
此外,在還原嫌疑人的作案過程時,有一個不能確定的疑點:嫌疑人于18:45分左右歸還8211宿舍鑰匙之后,是返回了作案現場,還是逃離了作案現場,以及當時引發火災所采用的具體方式。
報告人:劉郁白
趙慶田放下文件,感覺徒弟的報告還算可以,作案過程的還原基本上順暢、合理,只是疑點羅列的不夠全面。
略微沉思了一陣,拿起筆在徒弟報告的最下方寫出評語,然后翻過最后一頁紙,在背面留下補充內容:
疑點二:嫌疑人用什么方式移動了監控?
添加這一點的時候,趙慶田的眉頭不禁擰成了一團兒。
他自認為還是很有職業敏感性的,卻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查看周邊監控,在校園里各個角落晃悠進行實地考察,也沒有找出一絲頭緒來,甚至連嫌疑人理論上可以采用的方法都想不出半個。
兩米七六和兩米八二,他親手測量的,是兩個攝像頭最下沿的高度,怎么做到的?一個學生,竟能在不引起其他人注意的情況下碰觸到那個高度!
疑點三:嫌疑人如何實現對起火時間的控制。
按照之前的推斷,嫌疑人策劃一切,并非要傷人性命,更像是為了逼迫董曉悠赤身裸體跑到室外,以此達到羞辱她的目的,那么這樣的動機就要求,嫌疑人可以對火災發生的時間、發展的程度進行周密的控制。
如果董曉悠浴巾自燃,跑出來的時候房間里還沒有著火,那么她就有機會披上衣服;如果董曉悠在洗澡的時候外面的火已經燒得很大,蔓延到衛生間的木門,那么衛生間里的浴巾會因為高溫自燃,繼而引起帶有高濃度酒精的浴簾燃燒,董曉悠很有可能會逃不出去,被
燒死在衛生間里。
衣柜和床鋪上的酒精劇烈燃燒,讓董曉悠不敢去碰,但直到大火被撲滅,衛生間的木門都沒有被完全燒毀。
也就是說,嫌疑人做到了讓房間里的火勢看起來猛烈,實則燒起不久,容易撲滅。
就算嫌疑人對董曉悠平時洗澡要用的時間長短非常了解,又怎么能提前預知到她當天會具體在什么時間開始洗澡?
還原作案過程,會發現嫌疑人就像能看到董曉悠一舉一動般,控制著現場的一切。
一個大二的學生,有可能把瞬息萬變的火勢掌控在手中?
另外一種解釋,是嫌疑人原本以殺人為目標精心謀劃了前面的所有,卻在最后縱火的時候粗心大意忘記關門?
呵……這說出來自己都會笑。
長長吐出一口氣,感到腦仁兒生疼。
合上徒弟的報告和自己又寫滿十幾頁的記事本,趙慶田做了幾組輪刮眼眶的保健動作,然后順勢攤開手掌,開始對自己的臉部進行大力的干洗。
直到肚子哀怨地再次吶喊出不滿的情緒,他才一邊撕著三明治的包裝袋,一邊嘟囔著:“還行,這小伙可以?!?
對各種食材色澤的例行檢查還沒完成,手機鈴聲響起。
“這么不經念叨……喂?”
“師父,新發現!”
充滿活力的聲音。
“你不是在家補覺嗎?”
“突然想起一條線,就爬起來了,沒想到真找到了有用的東西!”
“行行行,你過來吧,我還在審訊室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