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公雞湯
- 超級月嫂
- 紫樹馨月
- 2129字
- 2021-01-03 23:56:17
西放總算從家里拿回來了一桶雞湯。
蘇越接過來,“好香喲!一聞就知道是正宗土公雞的味。”
早在章曉純沒有坐月子的時候就從學校同事家里——她就住在附近鄉村里,買了一只正宗農家大公雞。這只雞竟然有八斤多。
那位同事覺得章曉純家里遠,不能給她準備農家食材,就主動提供幫助;拿到雞后人家死活不要錢,這可不行。
西洲這地方公雞要比母雞貴,母雞是23元一斤,公雞卻是25元一斤,一只大公雞就是兩百元。章曉純來這里工作大家對她不錯,她也不能虧待別人,就按市場價發了紅包。
聽說這公雞在本地還很難買到到,都是同事熱心太這么湊巧。
大家都說坐月子非得吃公雞。以前我們都搞錯了,還以為母雞好。
為啥要吃公雞而不吃母雞?都說公雞能發奶;母雞會回奶,什么原因可以問百度。
看來這奶水不充足就得拿公雞發,其實蘇越準備了發奶的各種招數,只能等出院后才能做。
西放卻說,“這是我爸下鄉的時候專門在農家買的,最正宗的土雞,也叫走地雞、笨雞…”
“就是這種雞燉湯才香,而且可以起到發奶的作用;等一會你也喝點嘗嘗,看是不是比你平時在快餐部買的炸雞味道要正?”
“炸雞雖是速生雞,但它的味道忒細嫩,香酥。很有消費市場…特別受小食客的青睞。”因為西放愛那一口深有感觸。
蘇越則說,“還有你這個大食客吧!”
西放摸摸頭皮裂開唇角,”嘿嘿”一笑!
蘇越就說,“好吃是好吃,要少吃;因為里面含有大量雌激素,這是養雞的時候都已經被雞吃進肚子里了。它會干擾小女孩的生長發育——有拔苗助長的副作用。”
章曉純插了一句,“誰都有愛一口的偏好。偶爾吃吃不礙事,他還是個大孩子,哪有那個自制力呀!”
“哎!想起我們那一陣子,要減肥,硬是三天不吃主食,全吃雜糧;每天還得按摩腹部45分鐘,硬是堅持了15天…”
章曉純問道:“是不是生我那會兒…”
蘇越道,“那時候體重一下子飆到128斤,上下一個水桶樣…所有衣服都不能穿了,像個羅漢。”
章曉純說,“讓你受罪了,我也要像你學習…”
“喝雞湯…你看我說那個干嘛?現在不是那個主題,我們目前得把身體養好,得把奶水催出來,先解決娃娃吃飯的問題。”
章曉純喝完雞湯對西放說,“今天這湯真是香,替我謝謝媽!”
西放又嘿嘿一笑,“為孫女能吃飽,辛苦個啥?這不都是應該做的。”
“這雞湯里面的山藥燉的是恰到好處,軟酥香糯;比起上次我媽燉的爛趴趴的要好吃得多。”
“這個山藥是本地特產瀝川山藥,因為瀝川是西洲氣候最低的地方;那里不僅僅有可以停飛機的白龍洞四星級景區,還有這瀝川山藥,比鐵棍山藥更軟糯可口。”
蘇越說到,“燉山藥,講究技巧;一定要等雞肉燉熟了,再敞口下山藥燉,燒開即可…”
西放介紹到,“一般我們用來丟火鍋,那是剛剛好…”
蘇越給西放交代下次還可以做…
西放問:“做成什么?”
“你可以將公雞清用水鹵制,做白切雞,那就是用剩下的湯重新熬制。這道菜的具體做法,等湯水沸騰以后,加入切片的猴頭菇,燒開即可”。
“猴頭菇?”
“對呀!一種白色的菌菇,含高蛋白;多吃這種菌菇極賦營養,可增強機體免疫力。”
蘇越隨意說著,她似乎不知道西洲人燉湯是不放其他東西的。而且他們都是愛吃火鍋,做為火鍋的配菜那都是生鮮。
這不禁讓她想起那次在清江飯店吃火鍋的情形。
那天西戎點的菜,就是一個雞鴨牛羊魚大薈萃的火鍋。蘇越看到的卻是血淋淋的一副…屠宰后的血腥場景。
西戎夾起一塊毛血旺丟進沸騰翻滾的紅油里,瞬間就拖起那變成紫色的凝血塊就往紅紅的嘴巴里丟,這在蘇越眼里就連想起古代。
荒地上壘起高高的土堆,擺上幾口大缸烹煮著牛羊,燒著熊熊的大火,一群穿著茅草編織的衣裙,圍著篝火載歌載舞的熱烈場景…
大鍋里咕咕嚕嚕,火炕上也忙著烤整只的羊排,空氣里蔓延著烤肉的香味…土家族,一說起人們就會想起土著人…嘿嘿扯遠了…
不過,我們的祖先就樣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從火鍋文化回溯到原住民是一個捷徑。
可以想象在近一點的春秋時期,這座巴國邊城,至今還居住在這里的原住住民,他們才是這里的主人。是被楚軍攆到山疙瘩里去的。
春秋戰國初期,土家人的祖先,以前也是古文明之國。那時有一個叫庸國的國都,據傳是現今的君山竹山一帶。
那是一個古文明之國,比史書上的殷商要發達進步很多,有些學者說可以媲美的兩個古文明國家。
后來被楚國聯合巴國、蜀國以及秦國給滅了。
而楚霸王將庸國的原住民趕往了西部邊遠的地區。由于庸國相當的繁盛,政治和諧,經濟昌盛,名紳望族,可謂是各類型人才云集,但隨著滅國,死傷無數,勢力大的被剿滅,聰明的逃離四鄉八處,能留下的只能是能工巧匠了。
當時楚國是一致往西驅趕,由于大巴山擋住了去路,跳出來的人就只能就地生根。后來西洲的土司們逐漸成了氣候,又成了一方霸主,這就是后來的土司遍地。他們害怕被楚國再次剿滅,只能以家族形式發展,后來的西洲摩涯嶺土司遺址就是那個時代的遺跡。
土家人長期的遷址奔波形成了一種野性文化,他們的烤雞,烤全羊,烤魚都是那個時代的遺傳下來的飲食習慣。
可以現象,在溪流草叢旁邊,架起一堆柴火,在河里捉幾條魚就可以烤著吃。
西洲的火鍋與老川味火鍋有些不同的是前者是以辣為主,后者是以正宗的麻辣鮮香著稱一世。
這也是巴蜀文化的相互交融的結果,可是蘇越母女是從楚西北小山區丘陵地帶而來,生活習性就有所不同,正好可以體會不同的飲食習慣所帶來的感受。
這就是不同區域的兩種飲食文化所發生的碰撞,總有喜悅和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