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煉鐵
- 重生明末當暴君
- 流光
- 2136字
- 2020-11-11 21:22:28
第十章:煉鐵
看著他一臉激動的樣子,許皓十分的郁悶。這家伙到底要餓成什么樣了,吃飽一次就這樣感激涕零。
連忙叫李廚子過來問了問這小子吃了多少,李廚子的回答是這小子吃了10人份的食物。聽到這個分量許皓也是嚇了一跳,怪不得,這都能吃十人份,食量確實有些大啊。
“起來吧,你為我當兵,我就應該管好你們的吃、穿、住。我看你十分壯實的樣子,不知你的本事如何?”
“回大人,小子天生力大如牛,這軍營中沒人比得了我。”
“哦,田勇,不知你能不能試試這小子。”
“好勒。”
兩個壯漢的交手就像兩頭牛一樣,那爆發的力量完全不是許皓能比擬的。許皓在想要是自己沒有武器的幫助,只是空手戰斗的話,這兩人都能把自己虐成渣渣。
最后還是田勇技高一籌,將范山摔倒在地。又出了一身汗的田勇來到許皓的面前說道:“這小子的力氣真大,要不是我的技術更高,我還真不一定能打贏他。”
“哦”對于田勇的評價,許皓有些驚訝,畢竟田勇自己就是一個壯漢,肌肉猛男。許皓對范山問道:“你力氣這么好,為什么跑步沒跑到前40啊?”
“早上太餓了,沒力氣,現在吃飽了,有力氣。”范山憨憨的回答道。
對于這個有點憨的壯小伙,許皓有些想留在身邊保護自己的想法,畢竟他的武力不錯,性格也很好,不狡猾,心思單純。
“范山,我身邊正好缺個護衛,你愿意嗎?”
“管飽嗎?”
“哈哈哈”許皓對于這個問題逗笑了,“當然,每頓都管飽,還有肉吃。”
“那我愿意。”
“那你收拾收拾跟我走吧。”轉身對田勇說,“接下來你好好訓練,我要在10天之內看到令行禁止,在20天之內,看到一支所向披靡的軍隊,一切的資源我會滿足你的。”
“保證完成目標。”田勇抱拳道。
解決了新兵的事情,許皓就開始著手兵器的事,火器一定是許皓發展的重心。但是由于現在的時代局限性,許皓最開始需要將煉鐵技術提高。只有更好的鋼鐵才能夠制造出合格的火器,不然到時候怎么炸膛的都不知道。
許皓以前看過一篇報道,其實明朝的火器發展并不比歐洲差,但是由于官員的貪腐,導致火器的生產偷工減料,在實際戰斗中經常炸膛。這就導致士兵都不愿意使用火器,從而限制了火器的發展和威力。
提到技術層面的事,就得找孫積了,畢竟他掌握著人才。許皓找到孫積時,他還在辦公,看來這位知州還是十分的勤奮。
跟孫積說明了來歷之后,他立即就找來了相關人員。其實當他意識到許皓要擴軍的時候,就已經在著手兵器制造方面的人才招攬。由于戰亂的原因很多北京地區的手藝人都向南逃,而有一小部分就逃到了膠州,孫積發現之后就把他們給召集了起來。
來的一共有三位,其中一位是膠州本地人員,他平時就是負責膠州軍營的兵器維修,姓吳,由于家里排老二,所以大家都叫他吳老二。而剩下的兩人則是從外地逃難而來的,由于他們以前是在軍器局工作,有著一手好手藝,所以孫積就將他們招攬了起來。其中一名比較瘦的叫鐘致遠,壯實一點的叫何丘。前者主要是負責小件和精密器械的制造,而后者是負責大件兵器盔甲的制造。
“好好好”原本許皓還在愁怎么去找人才,孫積就已經提前準備好了,這孫知州的本事不小啊。其實他原本是天啟年間的舉人,但是由于不愿和那些人打交道,使得他到了崇禎末年也還只是一個知州。
“孫叔真是太懂我了,我正好想要招幾名懂得兵器制造的匠人。”許皓轉身對吳老二問道:“你知道這膠州周圍有沒有鐵礦?”在許皓的映像里山東好像不是鋼鐵大省,想來鐵礦不會太多,但是許皓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能撐過這初期的鋼鐵需求就好。等軍隊和后勤充足了,哪里有鐵礦就去哪里打就行。
“回大人的話,這膠州大的鐵礦沒有,但是在東北部牛家莊有一處小鐵礦。”吳二回答道。
“有就好。”聽到肯定回答,許皓松了一口氣,他就怕一處鐵礦都沒有,到時只能買就太被動和麻煩了。
“你們過來看”許皓掏出幾張圖紙平鋪在桌子上,這是一套從煉制焦炭再到筑高爐煉鐵鍛鋼的流程示意圖。
“大人,這圖紙看上去是煉鐵的,但是這上面的字我確不認識啊?”鐘致遠疑惑的問道。
“對,這就是一套煉鐵工藝的圖紙,其中的字是我師傅使用的一種簡化字,這樣更有利于書寫,我念給你們聽。”
當許皓將圖紙中的各個步驟講解給了三人,三人頓時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以前他們有些困惑的地方,在這套圖紙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我要你們根據這個圖紙上的方法,生產兵器,盡快的熟悉相關的流程和技術,后面還有更加復雜的任務等著你們。”
“這圖紙真的要給我們嗎?”三人都有些顫抖的說道。畢竟在這個技術十分保密的時代,能夠得到一份高端的技術,那將是莫大的賞賜。
“當然,我準備成立一個武器局,就由你們三人牽頭,需要的人手和錢財和孫叔要。我需要你們盡快的將武器生產出來,戰爭隨時可能發生,我不希望我的士兵拿著木棒上去拼命。”
“我等必將竭盡全力完成任務。”三人連忙拜領。
“好好干,我這里還有很多的技術等著你們探索。放心你們的待遇我也不會吝嗇,我會給你們每個月10兩銀子的月錢,表現好還有獎金。”
三人立即就拿著圖紙去忙活了,臉上都掛著開心的笑容。其實匠人在明朝的地位挺低的,一入匠籍,終身都是,連自己的子孫也無法避免,而且在這個時代,匠人的待遇是很低的,有些達官貴人讓他們修理東西,連原材料都不會提供,更別說工資了。
安排好煉鐵的事,許皓就準備回去好好休息一下了。突然孫積攔住了許皓,說道:“小皓啊,我今天在府上準備了一桌酒菜,希望感謝一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