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區塊鏈與物聯網:智能社會產業應用與創新
- 吳勇等
- 2867字
- 2020-11-24 13:01:48
2.4 移動區塊鏈推動社會進入信用時代
在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非常發達的時代,中心化的機器已經可以被人遠程控制,但由此而來的弊端也越來越多,如信息丟失、信息造假、信息泄露、身份造假、身份認證失敗、身份認證錯誤等。社會存在大量的不信任問題,這為社會治理帶來一定的矛盾和摩擦。
隨著物聯網的進一步發展,隱私和數據安全問題是物聯網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嚴峻挑戰。應對這一挑戰的前提是設備不被人控制,對用戶來說是自己可以全權掌控自己的數據,對工廠來說是自己可以直接控制自己的機器。
物聯網與移動區塊鏈的融合可以徹底解決隱私和安全的痛點。移動公有鏈是移動區塊鏈的最高級——完全可信,沒有人可以控制整個網絡和數據,更沒有人可以在它上面進行作弊和作惡行為。
2.4.1 移動區塊鏈與信用
當下信用共識已經出現了新的趨勢:個體積累的信用需要信用主體來記錄和背書,但是信用主體本身也出現了信用坍塌的現象,如圖2-14所示。

圖2-14 信用坍塌實例
在區塊鏈出現之前,信用的工具十分缺乏,在區塊鏈出現的早期,很多社會問題也依然沒有解決。但是,當移動區塊鏈出現以后,信用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對區塊鏈知識也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
移動設備及物聯網設備是數據的主要來源,只有著眼于移動端的研發,才可以保證這些數據的純區塊鏈化。現在,大多數物聯網設備都在移動端,移動端的場景也越來越豐富,如圖2-15所示。

圖2-15 移動端的場景
在移動端的場景下,數據不斷增多已經是一個無法逆轉的趨勢,這是建設未來信用體系的基礎。由代碼構建的區塊鏈世界固然美好,但數據本身的“真實性”不容忽視。
移動端的場景和當下移動互聯時代契合,更容易讓用戶無縫平移,從而真正感知區塊鏈。移動區塊鏈可以解決與數據有關的諸多痛點,能夠為數據賦能。
移動區塊鏈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安全性,是記錄信用的機器。當數據距離“假冒偽劣”越來越遠時,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會變得簡單、直接、真實、可信,沒那么多爾虞我詐。與此同時,移動區塊鏈也改變了生產關系,人人共治的精神將服務端和用戶端捆綁在一起,成為利益共同體。
移動區塊鏈倒逼每個人做真實可信的人,讓萬物安全可信,也讓社會安全可信。移動區塊鏈推動和引領社會進入信用時代。
2.4.2 移動區塊鏈對于物聯網的意義
物聯網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巨大網絡,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這也意味著,物聯網設備是數據的主要來源。而物聯網設備產生的數據是否被存儲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關系到數據的安全性、真實性、隱私性,也關系到整個網絡是否可信。
前文提到,當下絕大部分的區塊鏈都只能在PC端運行,哪怕有些是提供終端服務的,也并非完全安全可靠。因為盡管它們建立在區塊鏈上,并提供終端服務,但并非直接訪問區塊鏈,沒有參與區塊鏈的共識機制,而是需要額外的第三方節點,用于提供區塊鏈到終端之間的數據中轉服務。
這種引入第三方節點的方式,本質上就違背了區塊鏈點對點去中心化的設計初衷。因此,很容易被黑客攻擊,或者開發方監守自盜,例如比特幣錢倉、以太坊錢倉就被盜過很多次。這樣的區塊鏈用于物聯網,顯然是不安全、不可靠的。
此時,移動區塊鏈對物聯網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只有各節點都真正參與治理的移動區塊鏈才是物聯網需要的區塊鏈,也只有移動區塊鏈可以保證物聯網數據的純粹和安全。移動區塊鏈的每一個節點均參與治理,這也就意味著物聯網數據不需要第三方節點的介入,就可以直接對接移動區塊鏈,并且每一個物聯網數據與所用節點同步。這樣不但節省了共同維護的成本,還保證了物聯網數據的安全,并且使其變得可溯源,可查詢,從而確保物聯網能夠安全高效地運轉和使用。
未來物聯網和移動區塊鏈將完美結合,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將出現在物聯網上,給生活、出行、工作等方面帶來極大方便,人類終將走進全場景物聯網時代。
2.4.3 案例:快遞行業身份證核驗痛點
隨著區塊鏈和物聯網的發展,以身份證核驗為基礎的技術和模式正在不斷升級,全新的物聯網生態也將形成。
如今,通過身份證進行身份認證是有效的,也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一種身份認證方式。這種身份認證方式在較長時間內都不太可能被淘汰,因為身份證不僅是信任源,還具備唯一性。與此同時,身份證核驗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隨著社會的進步,需要進行身份證核驗的場景在不斷增多,而且已經開始向民用行業發展,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快遞行業。對于快遞行業來說,身份證核驗是一個避不開也躲不掉的痛點。
在實施實名制之前,快遞的包裹里經常出現違禁品,如毒品、易燃易爆品、有害化學品等。當警方想要尋找相關責任人時,常常會因為沒有實名而走很多彎路,浪費一些不必要的精力。
另外,因為用于身份證核驗的設備都不便宜,小型的快遞公司承受不起,所以一些比較弱的實名制方式就被廣泛采用,例如,索要身份證號碼、給身份證拍照等。不過在遇到偽造身份證及身份證復印件等情況時,這些實名制方式很難起到作用。
近些年來,快遞行業獲得了迅猛發展,整體規模呈現指數級增長,日均服務人次高達1.1億人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無法創新身份認證方式,那實名制全覆蓋就很難實現。因此,快遞行業非常需要一種低成本、可信任的身份認證方式。
2.4.4 基于移動區塊鏈的身份認證創新模式
實際上,如果真的出現一個既可以做到低成本,又能夠實現可信任的身份認證方式,那除了快遞行業,對于其他需要身份認證的行業也是一大幸事。
現在,這一大幸事已經在移動區塊鏈的助力下正式達成。利用移動區塊鏈,將身份證核驗的主機節點鋪設開來,然后通過互聯網將云和端(這里特指移動端)連接在一起,再找到一個帶有NFC功能的讀取設備,就可以完成身份證核驗。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快遞員所持的移動設備基本上都帶有NFC功能,所以他們如果想進行身份證核驗,那就只需要獲得移動區塊鏈平臺的授權,而且這個授權的成本甚至可以低至幾十元。
與原來那種成本動輒上千元的身份證核驗來說,基于移動區塊鏈的身份證核驗確實更有優勢。
除此以外,快遞員也可以借助一個經過授權的讀卡器來進行身份證核驗,這種方式不僅成本低,便攜度也非常高。
在效果方面,因為有了移動區塊鏈的加持,偽造身份證的情況可以被有效避免,從而降低整個快遞行業的風險。另外,移動區塊鏈還可以防范經常會發生的信息篡改現象,實現信息的追根溯源。
之前,每一個主機節點都會有閑置的身份證核驗能力,移動區塊鏈將其充分利用起來,進一步提升了身份證核驗的效率。
由此可見,低成本、可信任、效率高、信息難以篡改,都是基于移動區塊鏈的身份證核驗所具有的優勢。這些優勢不僅可以充分滿足快遞行業的需求,還推動了實名制全覆蓋的實現。
如今,中國的互聯網取得了不錯的發展,這為物聯網的大規模應用奠定了基礎。再加上國家政策的利好,身份認證方式會被創新,也會越來越符合時代的潮流。
除了快遞行業,旅館、房屋租賃等行業也少不了身份證核驗。為了進一步保證安全,服務員和房東會檢查住客的身份證,并讓住客按照規定進行登記。
但是在智能化的背景下,很多住客都不愿意經歷如此煩瑣的流程,而是希望能夠直接入住。基于區塊鏈的身份證核驗就可以解決這個矛盾,讓服務員、房東、住客都能享受到便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