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在《顏淵》篇里向弟子仲弓闡述仁政時的觀點,他把其作為仁的重要組成部分向仲弓推薦。后來,圣人又再次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為“恕道”和終身奉行的座右銘推薦給他的高才生子貢。
南懷瑾非常推崇孔子的恕道智慧,他甚至把這種處事法則說成是照亮和諧人際關系的一座燈塔,是打開人生凱旋之門的一把金鑰匙。
人們遇事常說:“將心比心。”這實際上是...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全書完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在《顏淵》篇里向弟子仲弓闡述仁政時的觀點,他把其作為仁的重要組成部分向仲弓推薦。后來,圣人又再次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為“恕道”和終身奉行的座右銘推薦給他的高才生子貢。
南懷瑾非常推崇孔子的恕道智慧,他甚至把這種處事法則說成是照亮和諧人際關系的一座燈塔,是打開人生凱旋之門的一把金鑰匙。
人們遇事常說:“將心比心。”這實際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