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汽車理論(第2版)
- 耿彤
- 474字
- 2020-11-28 23:24:07
2.4 功率提供
2.4.1 發動機曲線
在討論功率傳遞前,先簡單介紹功率提供。本書所講功率僅指傳統內燃機的輸出功率,混合動力汽車的功率在此不討論。
對內燃機來說

式中 Pe——等效發動機功率;
MM——發動機轉矩;
ω——角速度;
nM——發動機轉速。
式(2-13)是從計算角度來確定發動機輸出功率的。
圖2-52所示為兩種不同發動機的全負荷曲線。

圖2-52 兩種不同發動機的全負荷曲線
圖2-52中假設了一個虛擬的發動機,該發動機具有完全線性的特性:隨轉速的增加,功率和轉矩都恒定成比例增加。另外兩種發動機的最大轉矩僅在一個確定的轉速下出現。運動型發動機的功率可以相對提升到很高的值,直到很高的轉速才跌落,轉矩也較平滑,可以延續到8000r/min以上。而普通的量產發動機,功率和轉矩到了一定的轉速后則較快跌落。
2.4.2 驅動力圖
所有汽車發動機的功率輸出都只有一個目的:克服行駛阻力,其結果就是提供車輛行駛所需的驅動力和轉矩。圖2-53所示為車速和驅動力的關系圖,概念性地展示了驅動力隨車速升高的關系,以及爬坡能力的變化。圖2-53中的數字2部分是非穩定狀態,此處陰影區越小越好,以保證動力傳遞的平滑。

圖2-53 驅動力曲線
①—僅采用快速離合 ②—非穩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