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鶯漂蕩復參差,渡陌臨流不自持[534]。
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535]。
風朝露夜陰晴里,萬戶千門開閉時[536]。
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537]?
【解讀】
此亦詠物佳構,與《蟬》詩之不同在于其突破局部比擬,進入全篇象征——流鶯即詩人之化身——更接近西方的象征主義。流鶯的遭際是詩人生活的幻化,“渡陌臨流”,陌是紫陌,流指御溝,與末句的“...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流鶯漂蕩復參差,渡陌臨流不自持[534]。
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535]。
風朝露夜陰晴里,萬戶千門開閉時[536]。
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537]?
【解讀】
此亦詠物佳構,與《蟬》詩之不同在于其突破局部比擬,進入全篇象征——流鶯即詩人之化身——更接近西方的象征主義。流鶯的遭際是詩人生活的幻化,“渡陌臨流”,陌是紫陌,流指御溝,與末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