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矮寨奇觀

  • 西行兩萬里
  • 陳楓水
  • 3141字
  • 2020-12-21 13:08:12

再次度過了一個遲遲不肯安靜的夜晚后,我們提著行李走回前晚停車的地方。這是一處荒廢了許久的院落,如今作為古城附近為數不多的停車場之一,叢生的雜草間每日都停靠著不下百輛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小汽車。想必光靠著這件院子,停車場的主人也能擁有可觀的收益,更遑論他還經營著一家品類齊全的便利商店。

在停車場附近的鋪子里,一家人找到了久違的湖南米粉作為早餐,雖然比不上長沙的一些老字號,卻也與印象中的味道八九不離十了。心滿意足地離開餐廳,美好的一天由熟悉的味道正式開始。我發動汽車,向著杭瑞高速往北駛去,不再留戀身后的鳳凰古城。

數十分鐘以后,汽車抵達XX州首府所在的吉首城區。這座隱藏在重巒之間的小城,南北分別沿著狹長的萬溶江河谷與峒河河谷向前蜿蜒著,直至被年邁的焦柳鐵路串聯起來。作為曾經省內貧窮落后的代名詞,吉首如今的面貌早已煥然一新。我們在公路上遙遙望見,一幢幢嶄新的高樓大廈身邊,一架架整齊的塔吊正不知疲憊地為城市添磚加瓦,令它看起來朝氣蓬勃、未來可期。

由包茂高速離開城區,我們不久便來到在中國橋梁建筑史上綻放著絢麗篇章的矮寨大橋前方。這座主跨達到1176米的懸索橋,是世界上跨峽谷懸索橋中主跨度最長的大橋。由于當地險要復雜的地質基礎與變幻無常的氣候條件,它在建造初期就備受各方矚目,被稱作是不可能建成的橋梁。可中國人向來喜歡創造驚喜,經過不懈的攻堅克難,設計建設團隊終于在獨創了“塔梁分離設計”及“巖錨吊索設計”等方案以后,打通了這條連接湘渝的重要公路動脈。

矮寨大橋與德夯峽谷兩邊的隧道相連。我們剛剛駛出隧道,便看到前方兩座參天的白色索塔分別屹立在山崖兩端。它們如同正在互相對視的兩位門神,用魁梧的身軀在狂風驟雨間守護著腳下大橋的周全。抬頭仰望,橫梁上“矮寨大橋”四個蒼勁有力的紅色大字十分醒目,可還未等我細細品味,汽車便已行進到橋面之上。

橋面上的纜索、吊桿、護欄、車道線統統被漆成潔白,在陽光下顯得有些炫目,只剩車輪下方的柏油路孤單地烏黑著。行駛在其中,讓人頓時生出置身于仙界一個白色神殿里的錯覺。若是湊巧遇到云霧天氣,峽谷上方飄蕩著的幾卷殘云便會讓這種感覺更加真實。只可惜,一公里的長度對于高速公路而言,僅算得上是幾個瞬息的距離,我們來不及在大橋上停留得更久一些。

不過,一家人與矮寨大橋的緣分并未就此結束,畢竟我們此番就是為了它而前來。汽車在前方的矮寨收費站駛離包茂高速,沿著曲折的廈成公路來到群山懷抱中的矮寨旅游區。旅游區規模極大,占地足有數千畝,由矮寨大橋、德夯峽谷與吉斗苗寨三個景區組成。

地如其名,矮寨大橋景區的核心便是先前經過的那座巧奪天工的大橋。除了能夠漫步在橋梁上之外,還可以俯瞰矮寨公路與德夯峽谷,臨崖的玻璃棧道也是個不錯的體驗。而吉斗苗寨,則是座扎根在懸崖上的苗族村寨,最值得一覽的便是峭壁梯田與青瓦木屋。相比之下,德夯峽谷最為包羅萬象,斷崖、峰林、奇石、飛瀑、村寨、小溪、古樹、絕壁全部都非尋常的景色。

我們首先前往的是矮寨大橋景區。景區未雨綢繆地在山坡上開辟了許多平整的停車場,遠遠超出了目前游客的實際需求,讓人絲毫不用擔心找不到車位的問題。我把汽車泊在距離游客中心最近的位置上,便帶著白菜與玉米往入口走去。方才在車廂里未能觀察到的雄奇一面,稍后定要在觀景臺上彌補回來。

景區氣溫涼爽舒適,我們任由陽光灑在身上也未察覺到炎熱。在略顯冷清的站臺等候了片刻,擺渡巴士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它沿著迂回的盤山小路,將游客一路載到懸崖不遠處,便算是完成了使命。話說回來,我對巴士司機精湛的駕駛技術記憶猶新。要知道,在一條僅容得下兩輛巴士的臨崖彎路上時時提防著來自對向的下坡車輛,還要保證車輛的平穩行進不出差錯,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通過扶梯來到崖邊,再搭乘觀光電梯下降了五層樓的高度以后,一家人沒費什么氣力便抵達了大橋的觀光平臺。

這是我們首次站在水平的角度由側面端詳矮寨大橋,也終于看見它出現在宣傳照中的紅色鋼梁。原來,這座橋梁共有兩層,上層是高速公路,我們目前所在的下層是人行觀光通道。一根根粗壯的紅色鋼梁以穩固的三角形狀,從左右兩側將上下層連接起來,難怪我們在公路上未曾見到它們的身影。

望著下方深不可測的山澗與對岸如同斧削的山壁,我才真正明白大橋為何被稱為世界之最。眼前的紅色巨龍繃直了軀干將兩座大山緊密地拴在一起,就這樣孤傲地懸在峽谷上方,一絲不肯松懈。因為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體下方再沒有任何倚仗,只剩下萬丈深淵,若不拼盡全力就絕無生機可言。

沿著平臺,三個人很快走到橋梁的人行通道上。說是通道,這里更像是一個走廊,畢竟還有上層的公路橋面遮風擋雨。廊道不似頭頂的公路一般寬闊,只有四人人左右的寬度,分布在橋梁左右兩邊,每隔數十米便由一個橫向的步道相連。行走在其中,能夠時刻感受到峽谷上方空氣的躁動不安。那聒噪令包茂高速上汽車呼嘯而過的破風聲都黯然失色,使人下意識地把步伐調整得小起來。

我們本欲走到對岸看看另一端的景色有何不同,卻不得不止步于半途。景區只開放了三分之一的觀光通道,令游客只好走到大橋另一側的步道上繞回。一旁的鋼梁與鋼柱足有懷抱粗,盡管飽經日曬雨淋,表面的紅色油漆依然鮮艷奪目。仔細觀察,一顆顆深深鑲在鋼梁里的鉚釘竟大如手掌一般,顯得十分牢靠。這些只有近距離觀看才能感受到的震撼,比起遠看時的壯觀,更是能夠觸及人的靈魂深處。

不遠處的橋面上,景區把幾塊原本厚實的鋼板換成了透明的鋼化玻璃,讓游人得以清晰地看到下方的深谷。心理素質向來過硬的我踩在上面體驗了片刻,多少也感受到些許驚心動魄。最不客氣的還屬玉米,竟毫無顧忌地伏在玻璃上擺成了一個“大”字,還不時抬起頭來向我們嬉笑著,引得其他游客紛紛側目。看來,涉世未深的他當真尚不明白什么是恐懼。

夫妻倆趴在欄桿上,眺望著遠處。橫看成嶺的山崖上綠得濃密,卻依舊遮不住險峻處裸露著的巖石。那里太過陡峭,幾近垂直角度的山勢,任憑再頑強的生命也難以扎根生存。下方的矮寨小鎮枕在小河旁靜謐地曬著太陽,我們甚至能夠遠遠分辨出哪棟是醫院的大樓,何處是學校的操場。穿鎮而過的廈成公路在腳下的山坡上彎出了十來到U字彎,雖比不了貴州二十四道拐的驚險,卻也讓人微微瞠目結舌,尤其是以這樣俯瞰的角度去看。

不過一個小時左右,一家人就完成了矮寨大橋景區的游覽,輾轉驅車前往位于峽谷深處的德夯景區。

汽車首先來到的是德夯苗寨,被稱作大山里世外桃源的地方。這里尚未經過成熟的商業開發,還保留著苗族人真真切切的生活痕跡。清澈的九龍溪給小寨帶來的天然的優質水源,于是家家戶戶都臨溪而居,這樣無論浣衣洗物,還是擇菜飲水,都極為方便。溪岸上由并不規整的青石砌出兩條古道,沿途還能瞧見筒車、水碾、渡口的蹤影。我記得,有兩家苗族扎染的鋪子,在門前的竹架上晾曬著碎花的布料,顯得那樣古樸寧靜。

一個個苗族男女踩著苔蘚叢生的青石拱橋,穿梭于九龍溪兩岸的小巷中。他們步伐輕慢,并不著急趕去自己的目的地,只管在路上有說有笑地消磨著時光。幾位拄著手杖的大爺正慢悠悠地踱著步子,背上的背簍里裝著些新鮮的山貨,看來老哥幾個這次上山收獲不小,不然怎么逢人臉上便笑開了花呢。

若沿山路走向峽谷深處,那里還隱藏有許多少為人知的美景。成群的巖壁巖柱,讓山崖看上去險峻極了,恐怕連雄鷹都難以在上面立足。谷中蜿蜒的溪水,把沿途的碎石沖刷得圓潤細膩,每每遇到低洼的地方,便形成一潭幽靜的湖水,潭邊則爬滿了翠綠的石頭。最出名的是九龍溪源頭的流沙瀑布,216米的落差當之無愧是國內最高的瀑布。也正是這巨大高差的緣故,讓瀑流還未落地便先在半空中碎成細沙一般。縹緲如霧、潔白如絮的水流,像是一絲絲細雨鉆入看客的毛孔之中,令人心神舒緩又清爽。

只是山路崎嶇難行,我們不得不再一次望而卻步,把峽谷的神秘留給今后的來日方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沙坪坝区| 高要市| 资源县| 九江市| 永昌县| 天长市| 镇宁| 都昌县| 广宁县| 博罗县| 靖远县| 莱芜市| 平塘县| 突泉县| 田东县| 任丘市| 滦平县| 东至县| 汉寿县| 宜良县| 金沙县| 贡嘎县| 康平县| 武乡县| 白沙| 光泽县| 永川市| 临海市| 云龙县| 澜沧| 康马县| 奉化市| 新泰市| 舞钢市| 苍山县| 固阳县| 屯门区| 渝中区| 北海市| 武鸣县|